诗词教学要落实三个到位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styh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诗的价值不仅可以给人以艺术的熏陶,更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情操。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激发学生兴趣,轻松带领学生迈入古诗的神圣殿堂,使学生领悟中华古诗魅力,增强民族的自豪感,从而激发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
  关键词:诗词教学;育才良方;三个到位
  随意翻开小学语文教材便可以发现古诗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这些古诗多是千古传诵的名家、名篇,不但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而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抓住古诗这一教学内容,通过古诗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引导学生从古诗中获得美的熏陶,提高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诗不但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而且更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如何使古诗教学贴近学生,能真正促进学生对古诗的吸收和积累,我进行了有关古诗教学的探索。
  一、拓展到位
  在古诗教学中,课后的拓展延伸十分重要,往往会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当小朋友对古诗的形式、意境、构思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我们再加以点拨、诱导,触动孩子的写作灵感,让他们学习诗中的写作手法,对诗文进行改写,可以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增加对古诗美的领悟。
  首先是依托诗歌主题,积累诗句。如《咏柳》一诗学习完毕,可设计拓展如下:教师可于此提问:“二月春风”好像一把小巧玲珑的剪刀,除了裁出柳叶之外,还裁出什么?你还能借助诗句补充一下吗?就照教师这种格式:裁出了梨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学生可能会回答:裁出了粉红的杏花(一枝红杏出墙来),裁出了绿绿的小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裁出了鲜艳的桃花(竹外桃花三两枝)……这样做对于他们的古诗的积累,古诗的意境,古诗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其次可以依托诗歌主题,大胆创新。解放小学有位教师在《赠汪伦》一诗教学的最后是这样启发学生的写诗的:
  师:诗中送别的场景如此感人,我们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送别的画面,朋友转学,亲人远行……你们会在什么地方送别呢?
  生(七嘴八舌):火车站、汽车站、码头、机场……
  师:在依依惜别之时,大家一定有许多话要说,请你们学学作者,写一首送别诗给他们。
  学生的灵感得到激发,纷纷模仿古诗,开始自己的古诗创作。交上来的作品,也各有特色,有的甚至让人爱不释手。这样的过程不正是他们自我超越,自我创新的过程吗?在课间,我们时常能听到学生改写的古诗:种柑日当午,汗滴柑下土,谁知手中果,颗颗皆辛苦。春眼不觉晓,处处蚊子咬,夜来点蚊香,蚊子死多少……像这类充满童真童趣的诗作,就是孩子们古诗创新的花苞,值得我们鼓励。
  二、咀嚼到位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汉姆雷特”。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才能使学生领会诗人的感情,进而领悟诗的意境美。古诗中的一字一词都是诗人经过反复推敲写出来的,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字是内容骨,情从感悟出,但是由于不少古诗中,许多诗意不能给出正确的解释,所以古诗中许多谴词造句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有一定的蒙胧性,值得我们反复咀嚼,因此在教学中不必过分强调教学的技术和精准化,那样会抑制了学生的想象力,从而破坏了古诗的整体美感。具体说来,主要应做到以下二点:一、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动之以情,并通过自己动情激发学生动情,使学生情感的琴弦得以奏响,使他们一同进入或欢欣或伤感的情态。这就要求教师讲课的语言、表情、动作等富于感情,紧如诗眼,带领学生从读中去悟诗情。二、教师应根据每首诗的不同特点,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出发,启发学生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感情。既要从一首诗的整体上去把握诗的感情,又要体会诗中某些词句的感情色彩。
  三、融合到位
  诗的内容高度浓缩,内涵极其丰富,有的古诗比较难懂,即便明白了诗的意思,进入诗的意境也很难。如果只要求他们死记硬背,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时间久了,他们就会对古诗失去兴趣,运用一些有效的方法,创设多种情境,拉近古诗与生活的距离,可以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古诗,使他们易于朗读,乐于背诵。
  (1)音乐伴读:音乐和文学有着不解之源。有时古诗的意境,确实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是,如果在课堂上,适当地运用音乐,往往会引起学生的共鸣,也更容易融入诗的意境。比如,在《出塞》、《送别》、等送别诗中,我配上《送别》、《知音》等轻音乐,加上声情并茂的古诗范读,一下子就把学生带进了一个动人的情境之中,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通过想象达到了“触景生情”的效果。
  (2)绘画引读:有些古诗,本身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如果把绘画引入古诗教学,将会大大提高学生兴趣,事半功倍。小学生喜欢画画,尤其喜欢“创作画”,基于这个特点,在学习古诗的时候,可以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凭借语言,设法将“诗”与“画”结合起来,诗配画,画填诗;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诗的内容的理解,可以增进丰富的想象,画一幅或几幅图画,来表现诗的内容和意境。记得学习《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时,我一边吟,一边引导学生在黑板上、依次画出稀疏的竹篱、悠远的小路、如伞的绿树、翩翩起舞的蝴蝶、金黄的菜花,而学生无形中将自己构想成了画中的主角——奔跑着的、活泼天真的儿童。赏析图画时,不少学生发现在那个捕捉蝴蝶的儿童,身在金色菜花海洋的里,很难找到那只美丽的蝴蝶,从而,更好的理解了“飞入菜花无处寻”。
  (3)唱读:诗歌与音乐相伴而生,优美的曲调能创造特定的情景,把学生带进一种特殊的艺术氛围中,帮助学生加强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教学时,我找到了一些学习古诗的磁带,磁带中将《春晓》、《鸟鸣涧》等语文优美的古诗词谱上了曲子,我和同学们一起反复的听,认真学唱,大家兴致勃勃,在唱歌的同时,很快就把古诗背诵下来了,而且印象深刻。
  (4)赛读:小学生求知欲强,喜欢竞争。比赛是一种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在进行了一个阶段的古诗背诵活动之后,为了及时掌握同学们的背诵情况,并巩固学过的古诗,我进行了游戏和比赛。如:古诗接龙游戏,抽签背诵,看谁背得多等活动,分阶段评出表现突出,背诵认真的同学,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
  总之,古诗的价值不仅可以给人以艺术的熏陶,更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情操。古诗教学要靠教师加强自身文学修养,想尽一切办法激发学生兴趣,轻松带学生迈入古诗的神圣殿堂,使学生领悟中华古诗魅力,增强民族的自豪感,从而激发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
其他文献
摘 要:就高中羽毛球正手击高远球教学中发现的教学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了羽毛球在教学中正手击高远球技术的有效策略。针对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进行强化训练,以此,提升学生羽毛球技术水平。  关键词:高中体育;羽毛球;高远球教学  正手击高远球是羽毛球上手击高远球动作的基础,但,许多同学在进行高远球的基础练习时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错误动作,不仅减少学生对羽毛球学习的积极性,还妨碍了练习者正手击高远球水平的提
摘 要:如何对于非数学专业的学生进行数学的教学,让数学对他们产生影响?作为未来的建设者,他们必须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基本方法,接受高等数学对他们思维的锻炼,情操的陶冶,那么,首先就应当回答“数学到底有什么用”这一问题。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心得体会,浅谈了关于数学的作用的三个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数学;作用;思维方式;非数学专业  马克思曾经说:“任何一门学科,只有当它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汽车已经成为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肩负着人民出行的重任,加之汽车工业有了很大的进步,各种新材料、新工具、新观念在汽车上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汽车已经逐
摘 要: 随着近年来新课改的实行,越来越多的人士加大了对语文科目的教学重视,尤其是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部分。高中语文教学是在小学语文和初中语文基础上的延伸,也是大学语文的基础,高中语文更是高考中的三大主科之一。近年来,语文分值的提高更是把高中语文放到至关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古诗词 教学实践  随着高中语文地位的上升,语文学科被划分得越来越细致。过去语文中的细节划分都被放在语文课中,现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 要: 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其语文课程处于重要地位。语文学习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兴趣,面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不够浓厚的现状,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成为摆在中职教师面前的突出任务。本文主要论述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问题。  关键词: 中职语文 学习兴趣 培养策略  进入中职学校后,学生不由自主地会对文化学习产生一种畏惧感,这时如果不关注他们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进入21世纪后,国家在工业方面的煤炭消耗量开始大幅度增长,在煤炭的供应量不能保证足够的前提下,必定会导致各种各样的问题。煤炭的供不应求势必会导致工业用煤炭的质量出现问题
少儿版画具有童真童趣、质朴自然的艺术美感。它的表现形式简便,表现过程轻松有趣。本文从少儿版画的基本表现形式、趣味表现形式、特殊效果的表现形式三个方面论述了少儿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