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生物课堂生动有趣的思考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roc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获得知识的内驱力,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效果。本文介绍了几点使高中生物课堂有趣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兴趣实践
  新课程改革以来由于种种原因,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开展还是不尽如人意。暗示心理学的先驱伯恩海姆认为,凡是来自环境的刺激,都是对整个人的活动发生作用的酵素,因为它作用于人的心理。而兴趣是获得知识的内驱力,能加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能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开发他们的创造力,从而提高效率,取得优异成绩。因此,使课堂生动有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了生物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我就这个问题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一、趣味导课,抓住学生
  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每堂课的导入只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学生不溜号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1设置悬念学者须疑,以疑导学。教师根据教材和课标,结合本地环境有意识的在常识和生活现象中设计出认识冲突,发现问题。学生对解析悬念的过程充满期待,产生求知欲。如:在“光合作用”一节的复习时候,提出:秋天落叶时,叶面朝上的多还是朝下的多?为什么呢?在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中继续探讨分析就能加深对光合作用场所、产物的理解和认识。
  1.2角色换位高中时期,正是好奇心强,思维发散的阶段,教师一厢情愿的推敲学生状况难免有所误差,所以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提出问题,就要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留意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把具有代表性和有探究价值的学生问题归纳整理,日积月累,对学生的所思所想就会有一个客观全面的了解[1]。比如在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时,武进洛阳的本地学生就对葡萄酿酒非常熟悉,但是他们通常都不知道在发酵中起作用的什么生物,教师只要抓住关键就能设计问题轻易的吸引学生主动了解。
  此外一些生物事实、生活疑问、新闻实事等都可以经过润色作为导入新课的好办法。利用学生的好奇、活泼、天马行空的想象精心设计导入,激发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积极主动的学习。
  二、课堂创设情境,吸引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知识点引入和切换可以先设置一个情境,让学生有所感悟,产生问题后共鸣,学生为了获得“之所以然”就会思考,而创设情境的方法是多样的。
  2.1利用时尚创造环境
  复习课容易上,但上得精彩却很难,而最后的复习时刻又是很重要的。所以笔者就曾把教室变成舞台,全程模仿曾经的《幸运52》的场景,制造比赛氛围。班级分四个大组比赛,抢答。回答和补充回答,答对者,小组加1分,错不扣分。同小组有优先补答权。扰乱游戏规则的扣小组1分,比如起哄,嘘声等。答题内容为一章或者一节(范围不宜太大或者太小,否则学生复习没有针对性),教师做主持人。笔者发现,即使胜利所得奖品十分微薄甚至没有实物奖励,课堂气氛依旧热烈。下课时,学生意犹未尽。教师一句“下一轮复赛题某某章”,学生就会主动的做好复习。这样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者认可的依据,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2],复习课上出了情趣。
  2.2利用日常生活情形创设情境
  “生活即教育”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教育理论的核心,在生物学教学中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课本知识进行教学,使内容更具实用性,更有利于学生对生物学核心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和运用及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内环境稳态重要性的问题探讨中,投影我们在进行常规体检时,通常要做的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单,以了解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是否正常。这些都与我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在教学中让学生分析相关的保健知识,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还可以根据生活热点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像毒奶粉如何检测,假鸡蛋怎样鉴别等,很自然的学生就会去主动思考,掉入教师设计好“陷阱”。
  三、变换教学方法,引导学生
  长期的使用一种教学方法,甚至是说教形式的课堂会让学生厌倦学习,失去动力。让学生在快乐和简单中掌握知识,就得改变教学方法。
  3.1讲故事 人体免疫这类抽象的内容学生掌握起来非常不易,通过讲授法学生只能靠死记硬背来掌握,在上了两个班“呆滞、平静”的课后,笔者想到了一个创意:把整节课以故事的形式展现:结核杆菌,流感病毒是两个邪恶的将领,带着一群士兵分别想要入侵婴儿,高中生、老人的领地——呼吸系统。 整个战斗过程就是该课的主体内容,不同的学生发表着自己的观点,认真描述着在婴儿,高中生、老人体内的战斗故事,笑声不断,学生参与热情很高。甚至在课堂上,如果发现个别同学溜号,讲一个短小生动与课堂内容有些许关联的故事,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回课堂。
  3.2新学语文,做游戏这样能使一些比较易混淆淡忘的知识记住,如:微量元素——铁、锌、硼、铜、钼、锰,总的归纳为一句话:新铁臂阿童木,猛!成语如:无师自通——遗传。一山不容二虎——种内斗争。诗词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竞争。与之相类似,还可以利用俗语、体育、新闻等关联生物知识,使得课堂生动活泼。
  高中生处在一个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过渡期,直接从理论导入,或者几句话就进入难点不符合认知规律。所以能以实例展示的现象就不用语言描述代替,避免单纯说教。例如在学习DNA结构,DNA复制的内容时,可以展示具体的模型,甚至可以让学生来扮演脱氧核糖核苷酸演示DNA的结构和复制过程。
  3.3总结归纳解一题而众篇明,提一纲而万目张。所以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总结归纳将有许多优点:①有利于知识间的区别对比。②有利于理清容易混淆的知识。③有利于找出事物的内在联系[3]。④有利于形成有效的知识网络。在高中阶段,生物课程中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图文转换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意识的要求学生把一段文字用表格或者流程图的形式展现出来,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又可以化学生的被动为主动。
  四、注重实验,培养学生
  通常最有效也是最成功的教育是使学生亲身体验,帮助他们“发现”自己在当地的行为是如何引发、防止或解决问题的[4]。学生对自然充满了好奇,而且具备了一定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喜好动手,所以做实验是满足学生的好办法。实验也可以设计出不同类型,比如学习了“反射”后可以尝试给自己加的宠物狗改名字;了解了艾滋病后,布置学生对身边的人做知识宣传;在暑假利用酵母菌的呼吸方式自制米酒或者果酒,开学后在课堂上相互品尝,交流经验,写成科技小论文。既丰富了课余生活又富有意义。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课堂不再枯燥,处处透露出生物学的新奇和乐趣时,学生就自觉的成了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陈国宏.2005.把握课堂教学中的兴奋点.生物学教学,(11):26
  [2]毛信绍,马利明.2005.谈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生物学教学,(9):45
  [3]杨明鄞.2005.生物教学中归纳法的应用.生物教学,(8):71
  [4]温新娟.2007.在生物学教学中开展环境教育的探索与实践.生物教学,(2):29
其他文献
教导主任处于学校的中层位置,上是校长,要做好领导的参谋,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下是教师,要为广大教师的教学工作做好引领带路和协调保障。它上承校长的领导,下对师生负责,是教育教学的桥梁和枢纽。这就决定了教导主任在学校教学管理这个舞台上扮演的角色不是单一的,而是具有多重性,交叉性的。  一、教导主任面临的问题与困惑  (一)忙碌——事情太杂乱,管不过来  教导主任的工作是杂乱繁琐的,一所学校,事
期刊
[摘要]:管理要注重细节,细节对于事业的成败尤为重要,“学校无小事,教育无小事;管理无小事”,当前,学校教育质量的有力体现就是教育管理过程中的细节管理,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作为一名中学校长,更要重视自己的教育服务,慎审自己的教育管理过程,细中求细,才能使自己管理的学校在日益激励的竞争中得到长足、和美发展,才能更好的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贡献力量,笔者从实际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就细节管理浅谈几
“文化”一词,英文culture,在汉语中来自《易经》。《易经》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学校建设归根到底是文化建设,在教育均衡发展的大背景下,在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每一所学校都面临着学校文化的继承、提炼和重构的问题。因此,传承学校丰厚的文化底蕴,形成先进的教学理念、鲜明的办学思想、显著的办学效益,就要从学校文化建设入手,使学校文化真正成为学校发展的内在推动力、核
期刊
班级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作为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班主任应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各任课教师的纽带。一个成功的班主任,其行为首先表现出的特点是:有理想,爱学生,能为学生的成长奉献出身心,具有做好自己班级工作的各方面的才能。那么,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应采取怎样的符合自身角色的基本行为模式呢?我认为班主任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以身作则,努力提高自身修养,树立榜样  “其身正
期刊
认知策略是学习者控制与调节自身的学习、记忆与思维等认知过程的能力,它是处理内部世界的能力、自我控制与调节的能力。教育不仅应使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智慧技能,而且应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学习。创新能力与学会如何学习的核心是认知策略和学习策略的获得与改进。在化学教学中要创造条件,考虑学生知识、智慧技能学习的同时考虑策略的学习和应用,逐步培养学生应用策略的能力。  一、重视资料的利用和取舍,促
期刊
思想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建模思想就是我们在研究客观存在问题的时候,不是直接去处理,而是舍弃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透过问题的表象澄清事物的本质,构建理想化的模型来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一种思维体系的思想。物理建模是物理学家从事物理科学研究过程最常用的基本方法之一,他们在研究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总是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及其新发现构建物理模型,从而对客观世界进行解释并作出预测。
期刊
目的:  评价并比较调神法及针刺输穴法治疗急性痛症(急性腰扭伤、急性踝扭伤、落枕)的临床疗效,以探索一种有确切疗效、安全简便的治疗方法。  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对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