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对小鼠左肺全切手术后肺功能的影响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zheng19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对小鼠左肺全切手术后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

45只行左侧全肺切除术C57BL/6雄性小鼠,根据VEGF受体1注射剂量分为0 μg/kg(对照组)、5 μg/kg组、20 μg/kg组、60 μg/kg组、180 μg/kg组,每组9只。各组每天给药剂量分别为0、5、20、60、180 μg/kg,饲养4 d后,比较各组肺体积、肺容量、肺顺应性,进一步比较VEGF的表达,并分析缺氧诱导因子(HIF)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

结果

VEGF受体1药代模型拟合为二室模型:C=A1 e(-Ke t)+ A2 e(-Kα t)+ A3 e(-Kβ t)。VEGF受体1的半衰期[t1/2(K)]为25.997 h;术后4 d观测,20 μg/kg组的肺体积数值最大[(64.8±5.1) μl/g]。与对照组(0 μg/kg)比较,5 μg/kg组小鼠的右肺体积明显降低(t=7.982,P<0.05),而60 μg/kg组和80 μg/kg组小鼠的右肺体积没有明显变化。术后4 d,20 μg/kg组小鼠的右肺体积、总容量、顺应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6.568、11.436、9.391,P<0.05);与对照组比较,20 μg/kg VEGFr1组小鼠的VEGFr2和VEGF mRNA的表达均明显提升(t=7.425、9.391,P<0.05);20 μg/kg VEGFr1组小鼠的肺部和血浆中的VEG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t=23.764、6.972,P<0.05);(6)20 μg/kg组小鼠的HIF-2α表达、以及HIF相关基因PH、VHL、CXCR4、HK、PDK、PDGFα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6.486、12.283、12.283、5.134、12.671、8.870,P<0.05)。

结论

VEGF抑制剂通过刺激HIF的途径在20μg/kg的浓度可有效提升小鼠左肺全切术后右肺的生长,改善其功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大鼠右肾切除,并用无创动脉夹夹左肾动脉60 min复制肾缺血再灌注模型。并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组及地塞米松组(10 mg/kg),同时设立假手术组(右肾不切除,左肾动脉不夹),每组大鼠10只。对大鼠肾小管损伤进行评分,同时测定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
目的观察正常脑组织和胶质瘤组织中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和脾酪氨酸激酶(Syk)的表达,探讨两者与胶质瘤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本研究62例胶质瘤组织和18例正常脑组织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XIAP和Syk的表达水平。结果胶质瘤组织中XIAP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48.39%比16.6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92、P<0.05),胶质瘤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BTXA)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以及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切取增生性瘢痕组织并分离培养成纤维细胞,通过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BTXA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Annexin V-FITC)/碘化丙锭(PI)双染色法观察BTXA处理后成纤维细胞的凋亡,Transwell观察不同浓度的BTXA对成纤维细胞迁移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
目的观察巨噬细胞铁累积对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利用ApoE-/-小鼠与Fpn1Lysm/Lysm小鼠,进行杂交及回交,获得基因型为ApoE-/-Fpn1Lysm/Lysm的小鼠。8周龄雄性ApoE-/-小鼠10只为对照组,8周龄雄性ApoE-/-Fpn1Lysm/Lysm小鼠10只为铁累积组,高脂喂养8周后处死。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脏和脾脏中Fpn1表达,普鲁士蓝染色、蛋白质印迹法
目的探讨骨肉瘤组织和骨软骨瘤组织中富含脯氨酸蛋白11(PRR11)和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3年3月至2019年6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资料完整的18例骨软骨瘤和61例骨肉瘤组织标本,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RR11和XIAP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PRR11在骨肉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骨软骨瘤组织阳性表达率(72.13%比11.11%,χ2=21
喉返神经损伤是颈胸部手术,尤其是甲状腺手术常见且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可由于肿瘤性或医源性损伤而出现。临床上对于较短的喉返神经断裂,通常将断裂的神经两端进行端端吻合;而对于较长的神经缺损的重建仍是一项挑战。自体神经移植由于供区神经来源有限,供体神经支配区域感觉和功能的丧失以及供受体神经在组织结构和尺寸上的不匹配等,其应用受到限制。随着再生医学和组织工程学的发展,人工神经导管被认为有望解决上述难题。
目的检测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和CD8在Lumina B型乳腺癌组织的表达,探讨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和CD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与Lumina B型乳腺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石蜡切片中FoxP3和CD8在肿瘤间质的表达量;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FoxP3和CD8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组织病理分级的关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临床多表现为腹泻、腹痛,甚至出现黏液便和血便,多呈急性发作和缓解期交替进行。目前研究结果显示,胱天蛋白募集域蛋白9(CARD9)在IBD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作用。本文就近年来CARD9在IBD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探讨一种应用负压细针穿刺细胞(FNAC)诊断甲状腺疾病快而稳定的实验程序。方法对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病理科1 20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诊断进行分析,对术前FNAC技术和术后石蜡实验技术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 200例术后诊断甲状腺癌827例(68.9%),甲状腺腺瘤267例(22.2%),甲状腺囊肿66例(5.5%),甲状腺功能亢进31例(2.6%),甲状腺炎9例(0.8%)。
骨再生是骨组织损伤或缺损后,重新形成形态与功能相同的骨组织的过程,是目前骨科研究领域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干细胞与再生技术的不断发展,干细胞移植在骨再生领域的应用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外泌体作为一种运输载体在疾病的早期诊断、细胞间物质的靶向运输、组织再生修复上表现出巨大的潜力,在干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就近年来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在骨再生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