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江:在葵园忧伤地张望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m888c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观念回到架上,从象征返回直观,从天空返回大地,从荒寒返回拯救。
  
  很多时候,许江的身影出现在上海美术馆,他的身份是艺术委员会主任或策展人之类,他以旁观者的视角侃侃而谈,理论素养之厚、艺术观念之新,让人折服。这一次,他被推上了幕前。
  4月3日在上海美术馆,《被拯救的葵园:许江新作展》将拉开帷幕。这是许江继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个展之后的又一次大型综合性展览。许江近年来创作的百余幅作品——包括油画、水彩、雕塑的综合形态构成丰富的视觉景象,立体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精神远游的返乡
  
  一个世纪以来,中西文化的碰撞是始终横亘在中国现代文化建构中的一个大课题,许江的艺术之路可以被视为对此问题的一种解答。80年代,许江留学德国,在此期间他进行了大量的跨媒体试验,挑战了观念艺术的多种形态。然而在此后的数年中,他的身上却呈现出一种双重的回归:在思想上是从西方艺术学问向中国传统学养的回归,就作品而言是从跨媒体的形态试验向绘画直观表达的回归。如他本人所说,这一历程是“精神远游者的返乡”。
  许江的创作形态从空间回到架上,由观念重返绘画,向人们展现了一部个人的回溯的艺术史。这种“回返”式的艺术旅程,为中国当代绘画揭示出一个新的发展空间,也为当代艺术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而深刻的案例。本次展览在上海美术馆呈现的正是这样一个独特的艺术读本。观众可以从中领悟到这位精神远游者返乡的四个步伐:从观念回到架上,从象征返回直观,从天空返回大地,从荒寒返回拯救。
  
  被拯救的葵园
  
  2003年以来,许江的作品突然从城市建筑转向以葵花为主题。最新的《葵园》系列可以被视为城市主题与大地主题的叠合,茂密的葵花如生长的城市丛林,更是大地上蓬勃不息的生命。同样,这些画面也可以看成是画家行走与守望、思考与叙述的叠合,葵花的群像交织出生命的混响,呈现为视域和远望的无限,在此,系列的画幅是一种向未来延伸的开始。特别是,我从这些画中读出了许江的忧伤和焦虑,那是当下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的心态或者说是时代症候。
  从画面视觉构造来说,许江所描绘的其实是“葵原”。那在四季中轮回的一望无际的原野,带着燎原之势,向观者迎面袭来。那是一种根源于沉思的深重的忧郁,与他之前通过城市风景所捕捉到的历史兴废感相较,这种忧郁更显深刻——它来自画者对世界和大地的“天问”式的思索。许江笔下的葵却从来不是花朵,这与中国古典文学与艺术中反复颂咏的葵的形象全然不同。许江的葵自成一格,不是花朵而是果实。它是沉重的,在秋天的深处,葵的硕果已然沉醉;它又是强韧的,在四季轮回中,反复地从衰朽中重生,用生命铸造出精神。
  许江的葵从来都是集体性的,或为列兵般精神抖擞的“葵阵”,或为叠加堆积却如火焰般升腾的“葵塔”。他的画面所呈现出的是一种集体性的视觉,其中蕴含着巨大的力量。而此力量却绝不仅仅属于葵本身,而是来自那孕育化生并且承载万物的大地。葵与大地的合体即是葵原,那漫无边际的葵的原野,反复更生于沉沦与拯救之间。对许江这位文化守望者而言,葵原即是家园。在荒原与家园迁变之际,蕴藏着一切存在者存在的秘密与根源。
  “黄花冷淡无人看,独自倾心向太阳。”拖着整个夏季的孕养,脱尽碧绿鲜黄的铅华,老葵锲而不舍地挺立着。在这里,有一种历史渴望拯救,一如花朵渴望太阳。在这里,在每一棵老葵上,都系着一份令人动情的兴衰,系着生命被拯救的渴望。
  如许江所说:凡常之物谈不上拯救,与心相系者方才授以拯救。而这与心相系者必趋向于精神的层面,应和心灵的期盼;这授以拯救者又必是宏大而蕴涵深远,必须经受长期的滥觞与救赎,必须回应一份沉重的运命的安排。当风景被赋予拯救的命题,当老葵现身为被拯救的情态,就呈献出一片特殊的期待和生机。
  
  许江艺术的当代文化价值
  
  作为一位学者型艺术家,许江始终追逐着20世纪早期的艺术探索者(也即林风眠那代人)的艺术道路,并在此道路上遭遇到新的文化问题。林风眠的艺术道路可以概括为“从西方发现东方”,在今天这个全球化的文化境遇中,许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西方当代艺术思潮和中国本土语境之间的隔膜和冲突,更加痛切地感受到技术与大众传媒对于全球视觉艺术的巨大挑战,这造成了他对于当代文化的深切焦虑,同时也鞭策着他在自己的艺术中积极寻找当代中国文化的建构之道。
  从精神远游到回返中国文化根源,许江的艺术在当代全球化境遇和本土文化精神之间开辟出一种建构性的方向,这就是:在全球性绘画式微的时代里,重建一种东方式的当代绘画发展之路;直面图像时代技术文化的挑战,在现实的生活的远望中,以具体的生命体验,抵达文化的通境,在文化内部寻求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视觉文化建构方式。
  也因此,中国评论界普遍认为:许江的绘画是失而复得的绘画——艺术精神的远游者在不断回望中返乡,重新发显出绘画在艺术史、在当代文化中的意志和力量。他的作品是中国性与当代性共生的绘画——在对世界艺坛的深入介入的同时,不断追溯、发掘本土的艺术思想根源。他的创作可以被视为一种东方式的当代绘画的建构,一种针对艺术个性与民族性的解决方案。■
其他文献
我家有一个美丽如画的小院,院子里种有葡萄、桃树、无花果、草莓和笤帚苗,景色十分迷人。  早春,大地上的小草刚刚钻出嫩芽,我家小院里的葡萄也不甘落后,那叶包里的嫩芽像个调皮的小娃娃,扒开叶包探出头来,好像在说:“呀,春天来了,这里马上就要变成绿色的海洋了!”果然,过了不久,我家小院就绿荫一片了。  阳春三月,院子里的桃树刚刚绽开剑形叶片,淡红色的小花就已经一簇簇、一排排地点缀在枝头了,尽情地向人们展
人物简介:胶州市新型职业农民吴占嘉,通过带领群众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打造出胶东半岛最大的文玩核桃种植基地、山东省农业旅游示范点。他创办的青岛吴家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山东省林业示范社、青岛市农业示范社和胶州市农业星级示范社。吴占嘉,致力于把小核桃做成大产业,成了远近闻名的“新农人”。  他,曾经是个走南闯北的商人,如今成为了起早贪黑的农民。已过不惑之年的吴占嘉,在创业兴业的道路上乐此不疲。他
步骘是三国时期临淮淮阴人,当时正值乱世,他到江东避难,结识了广陵人卫旌,因为生活贫困,两人就一起种瓜来养活自己。  会稽人焦征羌是郡内的豪门贵族,他是个傲慢无礼的人,打男骂女、欺行霸市,还纵容手下的门客任意胡为,因此大家都很害怕他。步骘和卫旌在他的地盘谋生,担心他会来找麻烦,二人就拿了一些瓜去拜见他。他们到达焦府的时候,焦征羌正在寝室内睡觉,于是两人就在外面等。等了好一会儿,焦征羌还没睡醒,卫旌有
兰考大火后,一组题为“命若垃圾”的照片重新引起人们注意,从2009年开始,国内知名自由摄影师卢广历时3年时间,多次前往兰考,跟踪拍摄袁厉害收养弃婴的点点滴滴。卢广表示,在他眼里,袁厉害的家庭、经济条件的确不适合收养这么多弃婴,但她的爱心行为不应该被误解。  相对于吃,孩子们的穿衣问题好解决一点。以前都是邻居或者民政局给一点,在街上捡一些。大的穿过了,小的接着穿。穿破了,袁厉害再给缝缝。渐渐为人所知
从前,在一座大山的脚下,有一个小山村,小山村子里居住著两个猎户,他们常年以狩猎为生,过着平淡而幸福的生活。  在这两个猎户中,一个猎户枪法很准,一个猎户则枪法欠佳。枪法准的猎户发现猎物时基本上是百发百中,猎物往往是一枪毙命。枪法不准的猎户,则往往只能把猎物打成重伤或者轻伤,他就把这些受伤的野猪、野兔、野鸡带回到家里,重伤的猎物就吃掉,轻伤的猎物就慢慢地饲养起来。就这样,枪法不准的猎户家里饲养了许多
牛蝇刚喝过牛的血,飞到水池边,见到一只蛙在喝水,便跑过去嘲笑道:“看你长得这么高大,却只能喝地上不干净的污水,真是可怜。”  蛙没有搭理牛蝇,默默地继续喝着水。  牛蝇见对方不理睬自己,有点生气,又说道:“不过这也很正常,站得远,飞得高的,便可以吃香的喝辣的。不怕告诉你,我可是有身份的,牛津大学毕业的博士,高学历高素质。再瞧瞧你,我猜你就只有个卑微的身份。”  蛙笑了笑,回答道:“说出来怕吓到你,
银杏树,在南方很多,到了寒冷的北方,就比较罕见了。  这种树,一名“公孙树”,那意思是说它的生长期很慢,也很长。银杏树结的果子,叫做白果,因其外壳薄白而名。果肉色绿而糯,微苦,颇有不同一般的滋味。旧时,在上海,冬夜,常可听到有小贩叫卖“糖炒热白果”,于小可盈握的炭炉上,炒一捧白果,热烘烘地剥来,在寒风里,塞入嘴中,也很有一点暖在心头之意。如今,在广东,这种白果肉,大都用来做菜煲汤了,食来也是相当清
朱利安·里奥斯·坎图是个墨西哥男孩,1999年出生。在他13岁时,母亲罹患乳腺癌不幸离世。  13岁的朱利安成了没有妈妈的孩子。他忘不了妈妈切除乳房时的痛苦,忘不了乳腺癌对妈妈的折磨。尽管他对乳腺癌一无所知,但却下定决心:要研究和战胜这种疾病。  于是,朱利安在网上寻找答案。网上各种乳腺癌的统计数据让他大吃一惊:女性癌症发病率最高的是乳腺癌,每26秒钟就有一个人被确诊为乳腺癌,每一分钟就有一名患者
问:我们跑团有位队员右侧膝盖疼,问老队员打针吃药消炎行不行?被告之最好不要这样,可以通过跑步死扛,或者找人按摩,舒缓一下肌肉,并说按摩三四次就能好。请问这种情况一般该怎么对待?  答:膝盖疼痛不是病,而是一种症状。疼痛是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反应,提醒我们哪儿出现了损伤。打消炎针吃消炎药,固然可以减少疼痛反应,但不会去除跑步带来损伤的根源,反会掩盖它。仅凭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办法,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通
四川省乐至县选定乐至县禾光家庭农场、乐至县鸿运兔业专业合作社、乐至縣八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乐至县联创优果岭果业专业合作社等四个场地作为乐至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实训基地,新增的基地涵盖了家畜养殖、园艺种植。通过此次新增选定,乐至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训基地将达到11个,累计实训能力可达3000余人次,可充分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作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