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在操作真实物品中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hui_on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三岁幼儿对周围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心。每个儿童都有不同的发展速度,儿童因生理、心理、教学方式的不同,要求教师要用不同方法,对幼儿进行合理教学。教师引导幼儿操作摆弄真实物品,可以有效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在本文中从四方面探讨了幼儿在操作摆弄真实物品中观察能力的培养锻炼,供业内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幼儿操作 摆弄物品 观察能力 研究探讨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兴趣是刺激儿童学习的最好形式。”所以,幼儿园教师要从兴趣出发,先了解孩子的兴趣点在哪里。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幼儿喜欢观察活的、动的物体;喜欢观察颜色鲜艳的东西;喜欢看大而清晰的物体图像;位置明显的物体容易被观察;差别大的物体容易被观察出来等。教师引导幼儿操作摆弄真实物品,可以有效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在本文中从四方面探讨了幼儿在操作摆弄真实物品中观察能力的培养锻炼,以期对提升幼儿观察能力有所帮助。
  一、要充分发挥幼儿主体作用,激发幼儿观察欲望
  幼儿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增强幼儿的主体参与意识,激发幼儿探索知识的求知欲,使他们乐学、善学。要优化教学过程,加深幼儿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教学中让幼儿动手操作,不仅可以扩展数学教学直观手段的内涵与外延,而且有助于调动多种感官、多种心理因素的优势形成合力,化静为动,可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从而有效地调和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儿童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教师要善于运用比较法,使幼儿在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或现象比较时,能够发现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如:在中班组织泡豆芽活动,教师事前准备两类种子:黄豆和绿豆。在同一时间内用同样的方法炮制,每天组织孩子们观察后进行记录,通过这样的比较观察,幼儿对豆芽的特征,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这样,在比较观察中提高了幼儿对事物细节的观察能力。
  二、要对幼儿进行正确指导,有效提升幼儿观察能力
  幼儿在观察如果有一定的顺序,能够更加集中注意力,观察所得出的结论不零散,从而能够进一步发展幼儿的思维,使之更有条理性地指导幼儿学习。顺序观察法的过程: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整体到局部、从主要特征到其他特征等。教师让幼儿观察牵牛花时,应按照上述顺序观察,这样,幼儿在描述所观察的结果时,不会出现零乱、重复、遗漏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充分抓住幼儿对感兴趣事物的有利契机,积极、正确引导幼儿的观察方向,并对幼儿的反应及时回应,使幼儿的好奇欲望得到满足、激发,提高的观察能力。同时,教师可将自然现象带到课堂中,让幼儿近距离观察。为能进一步地开展观察活动,教师可在教室的四周创设自然角等教育环境,使幼儿能够时时处在观察、探索的环境中。
  三、要引导幼儿多感官观察,提升幼儿的观察效率
  客观事物的特征是多方面的,如:色、香、味、软硬、光滑等多个方面。在幼儿观察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将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等器官都充分应用到对事物的感知中去,通过多感官的共同作用,让幼儿去看、挺、嗅、触,从而提升幼儿对事物的认知程度。比如:在“认识水”这个活动中,可以引导幼儿去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让幼儿深刻的认识到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在“认识大自然”的活动中,可以引导幼儿亲眼看看地里长出的小草、天上飞着的小鸟、饱满飘香的麦粒、漫天飘舞的雪花等,让幼儿感知一下大自然四季的美好风光。总之,通过引导幼儿运用多感官进行观察,让幼儿在生动、愉悦的氛围中,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提升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观察效率。
  四、要科学设计记录方法,让幼儿主动记录观察的现象
  教师在幼儿进行观察的过程中,要科学地进行设计记录方法,引导幼儿在观察中记录、在记录中总结。幼儿正确规范的记录方法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记录习惯,培养起初期科学意识。诚然,科学现象是比较抽象的,幼儿在记录的过程中,可以把抽象的现象变成具体的表格或者图画。其中,表格记录适合各种科学实验,绘画记录适合记录各种自然景观。通过幼儿自主记录观察现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幼儿的观察意识,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在观察、发现、记录的过程中,获得更加科学、完整的知识。
  总而言之,教师要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充分发掘教材中用到的学具、教具操作的功能和环境优势,切实加强对幼儿操作的指导,通过有效的观察方法,使幼儿的操作有目的、规范,真正为掌握知识、培养观察能力服务。笔者认为,教师只要充分发挥幼儿主体作用,激发幼儿观察欲望,对幼儿进行正确指导,同时,引导幼儿多感官参与,提高幼儿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并记录幼儿记录观察情况,使幼儿对所观察的事物及时反馈,合理评价,培养幼儿用规范掌握的数学语言进行归纳概括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霍力岩,孙冬梅. 自然观察智力及其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培养[J]. 教育科学,2006(03).
  [2]桑標,徐轶丽. 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与其日常同伴交往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02).
  [3]阎平,曹爽英. 幼儿教师组织指导幼儿角色游戏应具备的能力素质[J]. 学前教育研究,2007(09).
  [4]王宝珠,潘建平,郑萍. 早期教育对不同气质类型幼儿社会生活能力的影响[J]. 中国全科医学,2007(21).
其他文献
<正> 慢性唇炎指唇部的非特异性炎症病变,多发于下唇,是以唇部红肿疼痛、日久破裂流水或干燥脱屑为主要症状的唇部疾病。有的表现为唇部糜烂、炎性渗出物形成脓性或血性痂皮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之一。理解合作学习的本质是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基础;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是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关键;加强合作学习的经营是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保证。  【关键词】合作学习 基本模式 教师作用 合作时机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之一,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这一方法。我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发
张尧学,男,汉族,1956年1月出生,湖南常德澧县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南大学校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务院信息化咨询委员会委员,计算机学会普适计算专委会委员,解放军总装备部军用计算机及软件技术专业组专家。曾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学位管理与研究生司司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985工程办公室主任、211工程建设办公室主任。著有《又见木兰》、《水随
<正> 贾某,女,42岁,1993年11月22日初诊。患者下口唇痒痛、瞤动、破裂流水3月余。3月前始感下唇轻微肿胀作痒,渐而火燎样疼痛,破裂流粘水,经市某医院五官科诊为剥脱性唇炎。
针对汽车点火线圈被测信号频率高、干扰大、特别是不规则的非周期信号等特点,介绍了汽车点火线圈测试系统的组成,抗干扰技术及基于DELPHI的软件设计,其中重点介绍了高速采样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免疫接种能否获得成功,不但取决于接种时疫苗的质量、接种途径和免疫程序等外部条件,还取决于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这一内部因素。接种疫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使虚幻的音乐形象具体化、使复杂知识简单化、使零乱知识条理化。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给音乐教学增添了无穷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