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内神经阻滞联合臭氧皮内注射对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近期疗效观察

来源 :中华疼痛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ep0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皮内神经阻滞联合臭氧皮内注射对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

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8月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疼痛科住院的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70例,随机分为皮内神经阻滞组(IB组)与皮内神经阻滞联合臭氧组(IBO组),每组35例。IB组每注射点皮内注射混合药液1 ml(甲钴胺1 mg+复方倍他米松1 ml+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10 ml+0.9%氯化钠注射液7 ml);IBO组在皮内神经阻滞治疗基础上每点皮内注射35 μg/ml臭氧1 ml。于入院第1、4、7日进行治疗,3次为1个疗程,观察记录治疗开始前、疗程结束后当日、疗程结束后1及3个月时的NRS及ES评分;记录两组患者疗程结束3个月时优效、良效、无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结束后当日及3个月时IBO组NRS评分分别为[(1.8±1.0)、(0.8±0.7)]分,低于IB组[(2.3±0.9)、(1.4±0.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结束后当日、1及3个月时IBO组ES评分分别为[(2.7±1.4)、(1.8±1.2)、(1.7±1.2)]分,均低于IB组[(2.9±1.1)、(2.3±1.2)、(2.5±1.1)]分(P均<0.05)。治疗结束后3个月时IBO组优效率为28.6%(10/35例),IB组优效率为5.7%(2/3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分层分析后发现,治疗结束后3个月时IBO组糖尿病患者优效率为25%(2/8例),低于非糖尿病患者的29.6%(8/27例)。

结论

两种治疗方法均对老年PHN患者疼痛和情绪有显著改善,且皮内神经阻滞联合臭氧治疗对于老年PHN的疗效优于皮内阻滞,效果更稳定。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对氢吗啡酮鞘内输注自控镇痛治疗上腹部难治性癌痛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青岛市市立医院疼痛科收治的上腹部难治性癌痛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行鞘内输注港植入术。A组为氢吗啡酮输注组,B组为罗哌卡因联合氢吗啡酮输注组。前者药物为氢吗啡酮20 mg,后者为氢吗啡酮20 mg+1%罗哌卡因20 ml,两组均溶入0.9%氯化钠
《中华疼痛学杂志》为中华医学会主办的疼痛学专业学术期刊,以广大疼痛学与相关专业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疼痛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以及对疼痛科临床有指导作
有一位叫卡罗尔的女士经常向她的朋友提及她教自己的狗说话的事。有一天,她的几位朋友提出要看看那只会说话的狗。于是,卡罗尔把那条狗带到了朋友跟前,对狗说:“说话。”狗大声地喘气并摇摇尾巴。卡罗尔又说:“说话。”狗还是大声地喘气又摇尾巴。朋友们都大笑不已,说卡罗尔的狗并不会说话。卡罗尔的回答是:“我一直在教我的狗说话,但它却一直学不会。”  这个小故事引发了我对教学的思考:当教师的“教”远离儿童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