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菖蒲的化学成分研究

来源 :中国药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_h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根茎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包括MCI、硅胶、Sephadex LH-20、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对石菖蒲的根茎部分体积分数70%乙醇提取物进行系统的分离纯化,并结合理化常数与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共分离鉴定12个化合物,分别为(7S,8R)-4,9’-dihydroxyl-3,3’-dimethoxyl-7,8-dihydrobenzofuran-1’-propylneolignan(1),(-)-南烛木树脂酚(2),dihydrocubebin(3),evofolin B(4),(+)-淫羊藿醇A2(5),β-谷甾醇(6),(+)-13-hydroxyspathulenol(7),aromadendrane-4β,10β-diol(8),anomallenodiol(9),(9CI)-cis-4-(3,4-dihydroxy-2,6,6-trimethyl-1-cyclohexen-1-yl)-2-butanone(10),(3E)-rel-4-[(3R,4S)-3,4-dihydroxy-2,6,6-trimethyl-1-cyclohexen-1-yl]-3-buten-2-one(11)和ixerol B(12)。结论化合物2~4和7~1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其他文献
裂缝的出现不仅仅影响工程质量甚至会导致桥梁垮塌。本文对混凝土桥梁在施工过程中产生裂缝的原因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虽然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无论是从前提条件、内容还是形式上都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有很大区别,但是在我们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按劳分配仍然有其重要的地位
摘 要:本文试图通过对图式理论与高职英语听力教学的联系找到适合当下高职英语听力教学改革的模式,以期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听力理解能力。  关键词:语言图式;内容图式;英语听力;改革  随着近年来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图式理论逐渐发展成一个重要理论,它是心理学与语言学研究结合的产物。这一理论已越来越多地被外语教育工作者关注并成功地应用于教学。《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
随着4G时代的到来,电信业数据流量监管成为了新的研究课题。目前,我国数据流量监管制度仍存在缺陷。行政垄断、监管机构缺乏中立性、立法缺位,都使得电信业务难以得到有效监管,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