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综合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护理的效果研究

来源 :中国医药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__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强化综合护理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护理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7月期间92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给予强化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痰菌培养阳性率以及肺部感染评分。 结果 观察组患者痰菌培养阳性率液标本培养情况以及临床肺部感染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强化综合护理措施有利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呼吸道护理,可减少肺部感染,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呼吸道感染;强化综合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5)06-110-03
  Study on the respiratory tract nursing effect of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with strengthened comprehensive nursing
  LEI Guimei WANG Xiaofei HUANG Xinying DU Yin'e PENG Xiaona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Luoding People's Hospital,Luoding 5272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respiratory tract managemen effect of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with strengthened comprehensive nursing. Methods A total of 92 severe craniocerebralinjury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2 and July 2013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n=46) and control group (n=46) randomly.The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strengthened comprehensive nursing care,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The positive rate of sputum strains isolated and the score of 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sputum strains isolated and the score of 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a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Strengthened comprehensive nursing care is beneficial to the managemen of respiratory tract care.It can reduce the lung infections and improve the care quality.
  [Key words]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Respiratory tract nursing;Strengthened comprehensive nursing
  重型颅脑损伤是指广泛性颅骨骨折、广泛性脑挫裂伤、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意识障碍6h以上,有明显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和生命体征改变,Glasgow评分3~7分者[1]。由于其昏迷时间过长,病情变化快,治疗和护理较困难,外伤后伴发肺部感染机率较大,且致残率、死亡率均较高,因此临床上除采取及时治疗外,加强护理也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的关键因素[2-3]。2012年1月~2013年7月期间,对46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采取有效的强化综合护理措施,有效地降低了患者肺部感染,现将经验与不足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期间,符合颅脑损伤诊断标准[4]并排除心脏病、肝肾功能衰竭、妊娠的92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平均GCS评分和疾病类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两组患者的采取相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强化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痰液标本培养情况以及肺部感染发生率。
  1.2.1 对照组护理措施 对照组患者采取包括:病情观察;用药的护理:遵医嘱给药并观察用药的效果;做好基础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做好病室、物面的清洁;做好一次性用物的使用及管理等常规护理措施。
  1.2.2 观察组护理措施 详细评估患者情况,分析呼吸道管理的的高危因素,针对性的制定综合护理措施,如:加强病室环境管理,严密病情观察,有效预防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及营养支持等护理干预。   1.2.2.1 加强环境管理 创建良好的室内环境,维持舒适的温湿度。病房内温度应控制在18~20℃之间,湿度50%左右[5]。定时通风,一般每隔3h通风一次,每次通风时间为30min;用紫外线空气消毒机对病房的空气进行空气消毒,并定期做空气培养,确保室内空气质量合格;早晚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清洁病房的地板、床柜、内床等各一次。加强探视人员的管理,适当控制探视人员的数量及次数。
  1.2.2.2 密切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时监控血氧饱和度等情况。护士要就患者肺部听诊情况,胸部X射线的情况,以及咳嗽、咳痰情况进行交班,以便下一班的护士能够仔细、全面了解患者情况。一旦患者表现出发热、咳痰、痰液黏稠的症状时,应及时进行痰培养和药敏试验,适度使用抗生素以控制肺部感染[6]。
  1.2.2.3 有效预防感染 肺部感染发生率的高低与护理工作的质量密切相关[7]。护理人员应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因素,积极有效地治疗感染,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如:(1)患者口腔有细菌感染危险, 护理人员应注意加强患者的口腔护理[8]。每天早晚两次口腔护理,根据患者口腔pH值选择漱口溶液,并采用抽吸式牙刷进行冲洗式的刷牙,加强口腔的清洁度。(2)张口呼吸患者感染发生率较高,可将无菌纱布用无菌生理盐水浸湿后遮盖口唇,以湿化空气并防止异物吸入。(3)对行气管切开术患者,气切敷料一般每天更换一次,如有污染及时更换。金属气管插管内套管用生理盐水及3%双氧水消毒清洗,导管口和切口周围用复合碘消毒[9],清洁后煮沸消毒再套回。如使用呼吸机,要保持呼吸机清洁,每周清洗消毒1~2次。(4)翻身叩背,每2~3小时进行翻身叩背1次,频率每分钟超过100次;也可结合排痰理疗仪进行排痰,每次30min,每日2次,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5)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降低胃内食物返流入下呼吸道的机率,床头予抬高15°~30°,或给予患者半卧位[10]。
  1.2.2.4 保持呼吸道通畅 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抢救、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首要措施[11]。(1)为了预防痰痂形成而造成呼吸道阻塞,可以根据痰液的黏稠度进行持续或间断气道湿化。(2)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3)雾化吸入:超声雾化吸入生理盐水30mL、糜蛋白酶4000U、烟酸氨溴索30mg、庆大霉素8万U,每4~6 小时雾化1次,20min/次,雾化器要及时进行消毒处理,避免带细菌的雾粒终末细支气管及肺泡造成直接感染。
  1.2.2.5 营养支持 对昏迷超过48h的患者,应采取鼻饲术来给予管饲饮食提供营养。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且容易消化的饮食。每2小时进行一次鼻饲,每次200mL。为了防止胃内容物返流至气管,引起呼吸道阻塞及肺内感染,故在鼻饲后的30min内切忌翻身、叩背。
  1.2.3 评价方法 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痰液标本培养情况及肺部感染情况。肺部感染情况评价使用临床肺部感染评分表(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CPIS),CPIS是以临床表现、影像学和微生物学标准等评估感染严重程度的评分系统。是对体温、白细胞计数、气管分泌物、氧合指数(PaO2/FiO2)血压、胸部X线片、肺部浸润进展 及气管吸出物微生物培养等指标进行综合评分[12]。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痰菌培养阳性率36.96%,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肺部感染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2 ~ 3。
  3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情况[13-14]。由于重型颅脑损伤后呼吸中枢、咳嗽反射中枢受到抑制,降低了排痰能力,加之伤后颅内压增高、昏迷,多有不同程度呕吐,易发生误吸,造成呼吸道梗阻或通气下降,很容易并发呼吸道感染[15-16];如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建立人工气道,呼吸道感染的机率更大。因此,护理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发展情况。在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维持良好的室内环境,保持适宜的气道湿度,掌握正确的吸痰技术,以减少肺部感染。总之,做好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呼吸道护理,可提高抢救率,减少肺部感染,提高医疗和护理质量,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李武平.外科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48.
  [2] 权明桃,江智霞,施庆军,等.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肺损伤的护理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3):2125.
  [3] 沈春燕,汤莉伟,刘忆蓄.亚低温治疗中毒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2):31-33.
  [4] 赵培荣.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呼吸道护理[J].护理研究,2009,23(2):81.
  [5] 李瑞华.强化综合护理措施对神经外科开颅术后肺部感染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5):110.
  [6] 谭丽萍,朱文星,赵建琴,等.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肺部真菌感染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2):25-26.
  [7] 彭国英.强化综合护理措施对神经外科开颅术后肺部感染的护理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2,(7):43-45.
  [8] 史凤梅.脑出血并肺部感染的分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2098-2099.
  [9] 李艳芳.强化综合护理措施对神经外科开颅术后肺部感染的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6):224.
  [10] 刘泉.神经外科的急性感染与抗生素应用的选择[J].中国急救医学,2006,3(1):361-362.
  [11] 谭桂娣.6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的预见性护理[J].现代医院,2011,11(6):87-88.
  [12] Anon.Diagnosis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by bacte-riologic analysis of bronchoscopic and nonbronchoscopi“lind”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J].Am Rev Respir Dis,1991,143:1121-1129.
  [13] 李永华,厉为良,杨玉波.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干预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09,14(3):305-306.
  [14] 王临.重型颅脑外伤182例呼吸道的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13):87-86.
  [15] 郭锦梅,李航,肖宏.高压氧综合护理模式对早期重型颅脑损伤的影响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5):137-139.
  [16] 卓碧霞.超声雾化吸入对血氧饱和度影响的观察及分析[J].当代护士,2006,11(8):24-25.
  (收稿日期:2014-11-30)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讨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在早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45例早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对照组则予以传统开放甲状腺手术,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出现严重并发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PBL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2012年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临床见习的五年制临床专业学生97人,将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学生48人,对照组学生49人。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学生采用PBL教学法。 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对教学法基本满意度显著提高(81.6% vs. 93.8%,P0.05],而实验组病例分析成绩显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膀胱癌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1月~ 2013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膀胱癌患者51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2例患者在腹腔镜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为腹腔镜组,29例患者行开腹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为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腹组(P0.05)。 结论 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治疗膀胱癌与开腹手术具有相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严重外伤性脾破裂切除加自体脾移植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8月入院手术治疗的35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17例与对照组18例,治疗组患者应用脾切除加脾移植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仅应用脾切除无移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脾功能恢复及血小板变化情况。 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期刊
[摘要] 目的 比较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与微创经皮肾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1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52例采用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治疗,B组采用微创经皮肾碎石治疗,比较两组结石清除率、治疗成功率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两组在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率上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全系膜切除术中多入路清扫肠系膜上血管根部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间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全系膜切除术的28例患者资料,其中接受多入路清扫肠系膜上血管根部的12例,设为观察组;单纯逆肠系膜上静脉清扫的16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清扫淋巴结数量等指标。 结果 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两组间多项指标比
期刊
曾石远  广东省揭西县人民医院,广东揭西 515400  [摘要] 目的 研究四肢长骨骨不连患者使用骨皮质剥脱术联合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及影响。 方法 选取64例(共64根长骨)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四肢长骨骨不连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其中32例(32根长骨)患者使用单纯骨皮质剥脱术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另32例(32根长骨) 使用骨皮质剥脱术与锁定接骨板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围生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治、预防措施及母婴预后。 方法 对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09年1月~ 2014年1月42例围生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 结果 (1)其中37例多普勒彩色超声(88.1%)确诊,5例(11.9%)患者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血栓形成阴性,行MRI提示血栓形成阳性确诊。左下肢血栓形成32例(76.2%),右下肢血栓形成9例(21.4%),双下肢血栓形
期刊
[摘要] 目的 分析关节镜下FasT-Fix半月板内缝合技术治疗膝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98例膝半月板损伤患者,予以所有患者进行关节镜下FasT-Fix半月板内缝合技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 结果 经过治疗后,98例患者中,88例优,7例良,3例中。术后膝关节评分为(82.5±0.5)分,明显比术前评分(50.0±0.5)分高,差异有
期刊
[摘要] 目的 对不同类型Cockett综合征的腔内治疗的疗效分析。 方法 2011年8月~2014年2月,对25例Cockett综合征患者根据不同阶段、不同类型及其病变程度给予腔内血管重建。25例患者中,6例患者(髂静脉狭窄大于30%,小于80%侧支循环欠佳,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给予单纯球扩成形术,17例患者(髂静脉狭窄大于30%合并急性期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给予置管溶栓后给予髂静脉成形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