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良好的课堂气氛,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体育课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强调教师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注重教学效果评价的灵活性,要求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全面地发展。要上好体育课,教师除了思想上重视,教材内容上精心安排外,还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大脑处于适宜的兴奋状态,这样才能获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营造;课堂气氛;效果
教育心理学认为,良好的课堂气氛是一种催人奋发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体验到运动的乐趣,而这种乐趣是其它学科所不具有的,这些乐趣是通过一些实实在在的感受来体验到的,只有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到体育课所带来的乐趣,才能确确实实地提高体育课的课堂气氛。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利因素,进一步增强体育课中的热烈、欢快、活跃、兴奋的气氛,为此,在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中应该注意下列几个方面。
1.要处理好教和学的关系
教和学是构成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为基础的,一般情况下,教师的示范讲解做到形象生动,而且时间不长,才能使学生不感到厌倦,学生积极性达到一定高潮时,教师又要做到适可而止。以教学比赛为例,学生对教学比赛兴趣大,兴奋性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心理活动和精神情绪的变化,作适当的控制,当发现学生出现对立情绪或不文明行为时,应及时发出暂停的指令,及时进行解释和指正,并对学生类似的行为做简单的规则方面的讲解,使课堂气氛和谐协调。
同时,在教和学这一环节中要重视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必须把学生摆在主体的位置上,如:可以在课前及时与体育委员或体育骨干共同商量上课的内容,共同安排和设计体育课,在课中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组织准备活动,策划教学过程,主动去学,独立探讨,获取知识,从中真正体验到亲自参与掌握技能的情感,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把体育学习看成是一种既紧张又愉快的活动,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的需要,鼓励学生自觉地、主动地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
2.要加强教材的选配和使用
教材的选择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一个原因,无趣教材易使学生情绪低落,鼓不起练习的劲头,影响教学效果。如上中长跑和越野跑课,如果单纯地让学生绕操场跑,一般不大感兴趣,加上有的学生本身有畏惧感。另外,如果每节课周而复始地重复练习内容,学生就会产生厌倦情绪,喜爱上体育课的快乐情感也会一点点消失。没有了快乐,如何谈得上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学生不喜欢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初中男生喜欢的项目中,篮球最多,其次是足球、乒乓球、排球、羽毛球;女生则是韵律体操最多,其次是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篮球;田径课很少有学生喜欢。对此,教师如能增强田径课的趣味性和科学性,就可缓解听而生畏和感到枯燥无味的情绪。如,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有意识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和形象生动的场面,将枯燥、单调的练习融入趣味性,或采用竞赛和成功教育的方法,以迎合学生心理爱好,激励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完成练习,在乐趣中掌握运动技能把“无趣”的教材变成有趣的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上,关爱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能消除隔阂,增强兴奋情绪,如:对有先天性的心脏病不宜参加剧烈活动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该学生的运动量和运动负荷,既让学生得到锻炼增强了体质,又要保证了学生的安全心理;有的学生体育基础比较薄弱,学习动作相对较慢,教师在了解情况后,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不同手段进行教学,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尤其是在学生情绪低落和气氛沉闷,在学习技术动作上出现困难时,教师如能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这不难”、“你定能行”、“没问题”等等都能起到提高士气、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对违背常规的学生,教师要爱护关心,使其感到批评是善意的,要尽量理解学生,不要在大庭广众下批评,不要把事件扩大化,不要一点小事就转告班主任等不顾及学生的自尊。体育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活动,也是师生之间通过活动进行情感、意志、兴趣、能力的心理交流。教师在课中和课余时间,经常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情况,参加学生的活动,甚至与学生交朋友,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积极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促进体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只有在师生之间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条件下才能实现。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要少批评、多指导、多肯定、多鼓励,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
4.要多运用激励的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如能恰如其分地运用激励,同样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有悲观、失望、自卑的情绪时,要多使用肯定的激励语言,特别是对于运动基础差的学生,如:“加油”、“这次虽然没能做好,下次一定能行”、“相信自己”、“做的真漂亮”、“坚持下来”、“一定能胜利”或一些能激励学生的体态语言,都能激发学生积极进取,集中精力投入到练习中去。激励的根本在于肯定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练习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成功感。教师还要特别注意鼓励学生学习中取得的点滴进步,无论技术好的学生还是技术差的学生都能享受到学习进步的快乐,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推动自己自觉锻炼欲望,使每一个学生就能在愉悦中不断进步。
5.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
教师的语言要有趣而有内容、幽默而不俗套。体育运动最本质的动机是追求蕴藏在体育运动中的无穷乐趣,如同乐曲中的“旋律”和舞蹈中的“节奏”,能否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能否触动学生跃跃欲试的冲动,能否紧紧抓住体育的“神韵”,语言是尤为重要。如:跳马练习腾空的“身轻如燕”、落地的“稳如泰山”,足球过人及穿插跑动的“形如狡兔”,游戏规则讲述的《攻克堡垒》、《火线救伤员》、《寻找宝藏》等,都能充分展示语言艺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美感及趣味,诱导学生产生极大兴趣,以一种蓬勃向上、蔑视困难的勇气完成技术动作。语言的生动形象性,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的思维很快进入一个快乐的境界,对提高学生的兴奋性及良好动作的定型,对活跃课堂气氛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效果。
6.场地器材的布置要安全合理
场地、器材的合理布置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前奏,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前提,也是学生心理特征中影响课堂教学秩序和效果的主要因素。安全合理的场地布置能影响学生的兴趣、情感、信心、意志和运动能力。如场地布置新颖、优美、安全易学,达到人与物和谐,学生一见就兴奋,跃跃欲试。相反,学生一见就怕高、怕难、怕危险,大脑很易发生抑制状态,适宜的兴奋状态就很难出现。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心理特征,充分合理利用场地、器材,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激发学生参与练习的需求和兴趣。快乐是愉快情绪的体验,而愉快情绪的建立是以学生产生需求和兴趣为前提的。场地、器材的安排好坏是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建立快乐氛围的前提,是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掌握技能的序曲。
小结
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围绕着教学工作而形成的良好的动态环境,课堂气氛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教师教的积极性和学生学的主动性。根据体育与健康学科的特点,创设一种特定的课堂氛围,将学习状态调节到最佳,从而使教学双方身心愉悦,会对体育教学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要营造良好课堂气氛,关键在于教师课堂教学中能否挖掘那些潜在的情趣因素进行再创造,能否选择新颖灵活的教法,使自己的教学生动形象,活动妙趣横生,高潮迭起,使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得。教师如能充分利用这些主客观因素,使师生双方都进入了角色,课堂气氛融洽是坚信无疑的,教学效果肯定是令人满意的。
【参考文献】
[1]苏燕华《体育教师要学会运用“宽容”》[J]体育教育2001.1
[2]夏峰《让学生都喜欢上体育课》[J]中国学校体育,2001,(5)
[3]陈祥宝《体育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需要施教》[J]中国学校体育2002.1
[4]王国林《新课程发展中教学问题发探讨》[J] 中学教育资料2002.6
[5]苏燕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策略研究》[J] 体育
(作者单位:浙江上虞市城北实验中学)
【关键词】营造;课堂气氛;效果
教育心理学认为,良好的课堂气氛是一种催人奋发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体验到运动的乐趣,而这种乐趣是其它学科所不具有的,这些乐趣是通过一些实实在在的感受来体验到的,只有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到体育课所带来的乐趣,才能确确实实地提高体育课的课堂气氛。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利因素,进一步增强体育课中的热烈、欢快、活跃、兴奋的气氛,为此,在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中应该注意下列几个方面。
1.要处理好教和学的关系
教和学是构成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为基础的,一般情况下,教师的示范讲解做到形象生动,而且时间不长,才能使学生不感到厌倦,学生积极性达到一定高潮时,教师又要做到适可而止。以教学比赛为例,学生对教学比赛兴趣大,兴奋性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心理活动和精神情绪的变化,作适当的控制,当发现学生出现对立情绪或不文明行为时,应及时发出暂停的指令,及时进行解释和指正,并对学生类似的行为做简单的规则方面的讲解,使课堂气氛和谐协调。
同时,在教和学这一环节中要重视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必须把学生摆在主体的位置上,如:可以在课前及时与体育委员或体育骨干共同商量上课的内容,共同安排和设计体育课,在课中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组织准备活动,策划教学过程,主动去学,独立探讨,获取知识,从中真正体验到亲自参与掌握技能的情感,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把体育学习看成是一种既紧张又愉快的活动,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的需要,鼓励学生自觉地、主动地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
2.要加强教材的选配和使用
教材的选择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一个原因,无趣教材易使学生情绪低落,鼓不起练习的劲头,影响教学效果。如上中长跑和越野跑课,如果单纯地让学生绕操场跑,一般不大感兴趣,加上有的学生本身有畏惧感。另外,如果每节课周而复始地重复练习内容,学生就会产生厌倦情绪,喜爱上体育课的快乐情感也会一点点消失。没有了快乐,如何谈得上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学生不喜欢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初中男生喜欢的项目中,篮球最多,其次是足球、乒乓球、排球、羽毛球;女生则是韵律体操最多,其次是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篮球;田径课很少有学生喜欢。对此,教师如能增强田径课的趣味性和科学性,就可缓解听而生畏和感到枯燥无味的情绪。如,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有意识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和形象生动的场面,将枯燥、单调的练习融入趣味性,或采用竞赛和成功教育的方法,以迎合学生心理爱好,激励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完成练习,在乐趣中掌握运动技能把“无趣”的教材变成有趣的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上,关爱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能消除隔阂,增强兴奋情绪,如:对有先天性的心脏病不宜参加剧烈活动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该学生的运动量和运动负荷,既让学生得到锻炼增强了体质,又要保证了学生的安全心理;有的学生体育基础比较薄弱,学习动作相对较慢,教师在了解情况后,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不同手段进行教学,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尤其是在学生情绪低落和气氛沉闷,在学习技术动作上出现困难时,教师如能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这不难”、“你定能行”、“没问题”等等都能起到提高士气、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对违背常规的学生,教师要爱护关心,使其感到批评是善意的,要尽量理解学生,不要在大庭广众下批评,不要把事件扩大化,不要一点小事就转告班主任等不顾及学生的自尊。体育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活动,也是师生之间通过活动进行情感、意志、兴趣、能力的心理交流。教师在课中和课余时间,经常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情况,参加学生的活动,甚至与学生交朋友,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积极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促进体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只有在师生之间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条件下才能实现。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要少批评、多指导、多肯定、多鼓励,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
4.要多运用激励的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如能恰如其分地运用激励,同样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有悲观、失望、自卑的情绪时,要多使用肯定的激励语言,特别是对于运动基础差的学生,如:“加油”、“这次虽然没能做好,下次一定能行”、“相信自己”、“做的真漂亮”、“坚持下来”、“一定能胜利”或一些能激励学生的体态语言,都能激发学生积极进取,集中精力投入到练习中去。激励的根本在于肯定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练习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成功感。教师还要特别注意鼓励学生学习中取得的点滴进步,无论技术好的学生还是技术差的学生都能享受到学习进步的快乐,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推动自己自觉锻炼欲望,使每一个学生就能在愉悦中不断进步。
5.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
教师的语言要有趣而有内容、幽默而不俗套。体育运动最本质的动机是追求蕴藏在体育运动中的无穷乐趣,如同乐曲中的“旋律”和舞蹈中的“节奏”,能否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能否触动学生跃跃欲试的冲动,能否紧紧抓住体育的“神韵”,语言是尤为重要。如:跳马练习腾空的“身轻如燕”、落地的“稳如泰山”,足球过人及穿插跑动的“形如狡兔”,游戏规则讲述的《攻克堡垒》、《火线救伤员》、《寻找宝藏》等,都能充分展示语言艺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美感及趣味,诱导学生产生极大兴趣,以一种蓬勃向上、蔑视困难的勇气完成技术动作。语言的生动形象性,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的思维很快进入一个快乐的境界,对提高学生的兴奋性及良好动作的定型,对活跃课堂气氛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效果。
6.场地器材的布置要安全合理
场地、器材的合理布置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前奏,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前提,也是学生心理特征中影响课堂教学秩序和效果的主要因素。安全合理的场地布置能影响学生的兴趣、情感、信心、意志和运动能力。如场地布置新颖、优美、安全易学,达到人与物和谐,学生一见就兴奋,跃跃欲试。相反,学生一见就怕高、怕难、怕危险,大脑很易发生抑制状态,适宜的兴奋状态就很难出现。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心理特征,充分合理利用场地、器材,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激发学生参与练习的需求和兴趣。快乐是愉快情绪的体验,而愉快情绪的建立是以学生产生需求和兴趣为前提的。场地、器材的安排好坏是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建立快乐氛围的前提,是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掌握技能的序曲。
小结
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围绕着教学工作而形成的良好的动态环境,课堂气氛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教师教的积极性和学生学的主动性。根据体育与健康学科的特点,创设一种特定的课堂氛围,将学习状态调节到最佳,从而使教学双方身心愉悦,会对体育教学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要营造良好课堂气氛,关键在于教师课堂教学中能否挖掘那些潜在的情趣因素进行再创造,能否选择新颖灵活的教法,使自己的教学生动形象,活动妙趣横生,高潮迭起,使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得。教师如能充分利用这些主客观因素,使师生双方都进入了角色,课堂气氛融洽是坚信无疑的,教学效果肯定是令人满意的。
【参考文献】
[1]苏燕华《体育教师要学会运用“宽容”》[J]体育教育2001.1
[2]夏峰《让学生都喜欢上体育课》[J]中国学校体育,2001,(5)
[3]陈祥宝《体育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需要施教》[J]中国学校体育2002.1
[4]王国林《新课程发展中教学问题发探讨》[J] 中学教育资料2002.6
[5]苏燕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策略研究》[J] 体育
(作者单位:浙江上虞市城北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