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美其美 别样精彩

来源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lei8214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撰写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是美术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教学案例主要借助教学设计的基本体例加以呈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美术教师对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区分不清,在表述上出现混淆现象。美术教学设计和美术教学案例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撰写时间上,教学设计写在课前,教学案例写在课后;在内容描述上,教学设计体现美术知识进阶,教学案例描述教师经验;在呈现方式上,教学设计强调预设,教学案例关注生成。
  关键词:教学设计 教学案例 撰写时间 内容描述 呈现方式 区别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美术教师“教学即研究”的课程意识和专业素养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一些美术教学研究方式和成果表达形式,如美术教育日志、美术教育叙事、美术教学设计、美术教学案例、美术教学论文等不断呈现。由于教研工作需要,经常会阅读到美术教师的教育叙事、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和教学论文等教研成果。总体来说,美术教师对美术教育叙事和教学论文的撰写比较准确,但是对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的表述有时会出现混淆现象。
  一、撰写时间——教学设计写在课前,教学案例写在课后
  撰写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是美术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师的主阵地在课堂,不管是线上教学、线下教学,还是混合式教学,对课堂教学进行精心设计,是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之一。美术教学设计是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设计教学的基本思路,是准备实施的美术课堂教学方案的阐述。为了落实教学目标,教师通过教学设计对美术课“教什么”和“怎么教”进行教学目标分解,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运用恰当的评价手段,力求达成教、学、评的一致性。因此,合理的教学设计有利于美术教师把握学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为更好地开展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学案例是指教学活动完成后,对教学之前、教学之中和教学之后教师和学生双方活动的描述,是对已经结束的教学实施情况的介绍。因为只有真实的课堂教学发生后,教师才能对已经发生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情境进行记录和反思,因此,根据撰写时间对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进行区分显得既简单又直观。但是,作为在课前撰写的教学设计,由于是缺乏教学实践,没有传授美术知识的过程,这考验着美术教师的教育智慧。同样,对于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再从理论指引下继续进行实践的教学案例,也对美术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挑战。
  二、内容描述——教学设计体现美术知识进阶,教学案例描述教师经验
  美术教学设计一般包括课题、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法学法、教学准备、教學过程等八个要素,在文本的最后附上板书设计。而教学案例一般也包括上述八个要素,在文本的最后有的附上教学反思。“美术教学案例的呈现方式就目前情况看,最常见的方式是借助教学设计的基本体例加以呈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一些教师对‘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区分不清,因为这两者看着很像,都包括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等条目。”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由于在要素上的雷同,因此往往被美术教师所忽略,导致在教学研究上混为一谈。
  1、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是“到哪里去”,在教学案例中是“去过哪里”
  精心设计教学目标,是检验美术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在核心素养时代,美术学科教学目标的表述通常有二种方式,一种是仍旧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的三维目标形式,把美术学科的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这五个核心素养融合在三维目标中;另外一种教学目标的表述是用一段话把美术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预想和学生达成怎么样的学习结果进行判断和归纳。对教学设计来说,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在对教材和学情进行分析后,凭着教师的经验进行的一种预判,教学目标的设定只是预想,还没有经过课堂教学的检验。而在教学案例中,因为经过了课堂教学实践,教师就要反思检验本课教学是否达成了教学目标,文本的陈述更多的是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学生提升了哪些美术素养。
  2、教学设计中的教学过程强调计划性,教学案例的教学过程呈现情境性
  美术教学设计和美术教学案例的最大区别在于“教学过程”这个要素。在对“教学过程”的内容表述上,虽然美术教学设计和美术教学案例一般围绕着美术大概念,对每一个单元的主题设置议题,再把议题转化为美术问题,有着从创设问题情境导入,到教师新授、学生探究、美术表现、教学评价、拓展延伸等高度一致的若干个教学环节组成。但是,教学设计更加强调计划性和可操作性,力求以准确的教学脉络、新颖的立意和巧妙的构思,把美术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理念和美术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给予落地,体现美术知识学习的梯度性,不要求、实际上也做不到把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的可能回答都提前设计出来。而美术教学案例在“教学过程”中的文本呈现是一个真实的美术课堂教学情境,这其中既有对教学问题发生的过程性描述,如师生之间的对话、教师的提问、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等,还对教学过程进行具体的细节描绘,以便于供美术教师作经验的借鉴。
  3、设计意图适合教学设计中教学环节说明,环节解读契合教学案例中教学环节的诠释
  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的文本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教学环节结束有“设计意图”的阐述,其目的是为了对这个教学环节中为什么要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教师如何进行引领以及如何进行教学评价等做出解释,其语言表述更多的是体现“意图”。所谓“意图”,是希望达到某种目的打算。对于教学设计来说,“设计意图”的表述很好的吻合了教学设计的要求。但是对于教学案例来说,由于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叙述的是课堂中发生的师生教学行为,对“设计意图”的提法就有待于商榷,有必要进行一番斟酌。如果把“设计意图”改为“环节解读”更能体现经验性,更能够将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师生美术课堂行为进行一番针对性的有意义的解读。
  三、呈现方式——教学设计强调预设,教学案例关注生成   预设与生成是辩证与统一的关系,精彩的预设无法预知动态的生成,但是动态的生成呼唤着教师精彩的预设,这也是教师教学的魅力之所在。《礼记·中庸》有云:“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预设是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因为美术教学过程是一项师生共同浸润其中的,有计划、有教学目标的活动,需要教师在上课之前对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的思考和合理的安排。《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必修课程“美术鉴赏”模块的教学提示中指出要“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多角度、多层面联系文化、生活情境鉴赏美术作品,理解美术作品如何以形象、形式创造的方式表达思想、情感与创意”。《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也提到要“明确‘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情境、信息资源、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练习活动、学习评价等方面的精心策划和设计,提高美术教学效果。”对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来说,精彩的预设很好的体现了教学设计的计划性,强调对教学效果预期的判断;而动态的生成体现了教学案例的多样性,追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另外,在教法学法运用上,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也有所不同。教学设计的预设性使得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在走进相对陌生的课堂之前,面对着不同美术知识经验背景、不同学情的学生,如何使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斷、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五个核心素养在课堂中有效地落实,对体现什么样的设计意图,会达成什么样的教学效果进行思索。而在教学案例的撰写时,教师则会对已经经过实践的课堂教学行为和对教法学法运用的得失进行总结,反思学生在美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获得中,在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中,课堂教学的形态呈现怎么样的知识不断增量的过程,有鉴于此,教师就很有必要对原先设定的教法和学法进行一番修正和完善。
  总之,通过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的撰写有助于美术教师有效转变教学观念,将学与教的教育学原理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并且系统化地对教学过程进行规划,按照美术学科自身的教学规律有创意地解决教学问题,使教学工作更加规范有序。优秀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凝聚着美术教师的教学经验和生成教育智慧,引领美术教师由“教学型”向“研究型”转变,成为美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逐渐形成美术教师教学工作教研化的新常态。
  参考文献:
  [1]李力加.美术教学文案与美术论文写作指导[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55.
  [2]张劲.中学美术教学案例(设计)精选[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2-3.
  [3]贾勇.略谈中小学美术教学案例的表述问题[J].中国美术教育,2019,(3):14.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2.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8.
  (宁波市鄞州区教育局教研室 浙江宁波)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本课以毕加索为线索,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路径探究二十世纪现代美术的表现形式及风格特点。  2.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传统审美习惯,开阔审美视野,提高学生对西方现代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世界多元文化理解、尊重的情感和创新的精神。  重点:通过“毕加索一生作品”这条线,串联 “西方重要现代美术流派”这些珍珠,探究各现代流派的风格特点。  难点:主动探究、归纳立体派的风格特点
期刊
摘 要:书法课程的教学目标,具有整体性、层次性、灵活性的特征。就其整体性而言,包涵了书法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重难点目标等多个层次,它是一个目标系统,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就其层次性而言,教学目标设计要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学习差异,也是因材施教原则的要求。就其灵活性而言,由于在书法课堂实践中上,会经常出现偏离原来教学目标的情形,因此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特别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并加以适当影响、引
期刊
朱思源 《堆雪人》  宁波市镇海区骆驼中心学校 指导教师:袁 娜  嚴雨欣 《过马路》  慈溪市掌起镇中心小学 指导教师:厉群立  冯思烨 《斑马》  宁海县西店镇第二幼儿园 指导教师:叶亚彬
期刊
臧昕彤  我叫臧昕彤,就读于台州市椒江区人民小学。我的名字中有一个“昕”字,它不仅说明了我出生的时间是太阳刚升起的时候,也说明了我在日“昕”月异地变化着。善良真诚是我的一大优点,在家是父母的小棉袄,在学校是老师的好帮手,在班里是同学们的好朋友。我爱好广泛,画画、弹琴、跆拳道……畫画是我每天的一部分,一有空我就喜欢涂涂写写,因此我的一些美术作品曾多次在市、区级获奖,在班里我还有一个绰号叫“小画家”。
期刊
摘 要:传统水墨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纵观我国古代绘画,水墨画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来讲,学习水墨画可以让他们更加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因此小学美术课程中,中国画课程占据了很大一部分。但是有着如此悠久历史的中国画并不是非常容易掌握。传统的水墨画以写意和工笔为主,工笔比较费时,而写意的笔墨韵味需要学生多年的积累和练习。所以在日常课堂中,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有挫败感。而新课程标准提
期刊
摘 要:儿童是很有创造天赋的,他们的想象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大胆离奇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有效利用资源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合理开发。视频资源收集方便、内容丰富,学生喜闻乐见。本文尝试从巧借视频采撷点滴“生成”,活用视频重现经典时刻,回放视频提炼精彩瞬间等方面开展美术教学,争取让我们的美术教学关注“生成”巧归零,活用资源翻新篇。  关键词:视频资源 采撷“生成” 重现经典 提炼精彩   《美術课程
期刊
摘 要:乡土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具有地域性、传统性和继承性的特点。农村学校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正好与这点不谋而合,因此,将乡土文化与小学美术结合在一起,以主题式的开展是非常有价值的研究内容,它不仅有利于挖掘本土资源,还可以丰富美术课程,让学生成为地方文化资源的继承者、学习者、实践者和创造者。  关键词:乡土文化 主题式 价值探寻 元素挖掘 素养传承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认识本
期刊
校长:贾科召  德培小学创建于1851年, 至今历经了160多年的办学历程。目前拥有两个校区,百宁校区和沧海校区。  学校拥有高标准配备的教室、功能室,标准化的游泳馆,室内体育馆,学生地下接系统,智慧校园系统。  多年来,学校秉承“以艺培德,以品养慧”的办学理念,已形成三大鲜明的校园文化特征:源远流长的育人文化,德艺双馨的特色文化,润泽心灵的书香文化。  现代化的教学设施,科学规范的学校管理,优质
期刊
孙星衍 《浊酒苦无奇士赌 箸书恐有后人思》  孙星衍(1753年—1818年),字伯渊、渊如,阳湖县(今常州市区)人。生于观子巷(今和平南路),后迁居双桂坊。  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殿试榜眼,历任翰林院编修、刑部主事。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再升刑部郎中。后任道台、署理按察使等职,清廉有政声。  嘉庆十六年(1811年),在任代山东布政使时称病请假回乡。3年后客居扬州,参与校刊《全唐文
期刊
摘 要:微课的教学内容被安排得满满当当,似乎成了当前美术课的一种现状,很多老师可以说使出浑身解数来安排教学内容,生怕把课上单薄了,就显示不出课的深度,因而把教材里涉及的所有内容都塞进微课里。殊不知,这样过于饱满的教学内容,学生真的能吸收消化吗?如何有效实施线上美术教学,顺应疫情现状,取舍教学内容,并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时代教育教学的质量迫在眉睫。  关键词:线上美术 取舍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微课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