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恋杂感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wei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初恋发生在北大荒。
  我那个连队,有一排宿舍———破仓库改建的,东倒西歪。中间是过廊,将它一分为二。左面住男知青,右面住女知青。除了开会,互不往来。
  劳动还往往在一块儿。既一块儿劳动,便少不了说说笑笑,却极有分寸。任谁也不敢超越。男女知青打打闹闹,是违反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是要受批评的。
  但毕竟都是少男少女,情萌心动,在所难免。却都抑制着。对于当年的我们,政治荣誉是第一位的,情爱不知排在第几位。
  星期日,倘到别的连队去看同学,男知青可以与男知青结伴而行,不可与女知青结伴而行。为防止半路会合,偷偷结伴,实行了“批条制”———离开连队,由连长或指导员批条,到了某一连队,由某一连队的连长或指导员签字。路上时间过长,便遭讯问———哪里去了?刚刚批了男知青,那么随后请求批条的女知青必定在两小时后才能获准,堵住一切“可乘之机”。
  如上所述,我的初恋于我实在是种“幸运”,也实在是偶然降临的。
  那时我是位尽职尽责的小学老师,二十三岁。我探家回到连队,正是九月,大宿舍修火炕,我那二尺宽的炕面被扒了,还没抹泥。我正愁无处睡,卫生所的戴医生来找我。她说她回黑河结婚,她走之后,卫生所只剩卫生员小董一人,守着四间屋子,她有点不放心。问我愿不愿在卫生所暂住一段日子,住到她回来。
  我犹豫,顾虑重重。
  她说:“第一,你是男的,比女的更能给小董壮壮胆。第二,你是教师,我信任。第三,这件事已跟连里请求过,连里同意。”
  我便打消了重重顾虑,表示愿意。
  卫生所一个房间是药房(兼作戴医生和小董的卧室),一个房间是门诊室,一个房间是临时看护室(只有两个床位),第四个房间是注射室消毒室蒸馏室,四个房间都不大。我住临时看护室,每晚与小董之间隔着门诊室。
  除了第一天和小董之间说过几句话,在头一个星期内,我們几乎就没交谈过。甚至没打过几次照面。
  我们似乎谁也不会主动接近谁。我的存在,好比一条警犬———仅仅是为她壮胆。仿佛有谁暗中监视着我们的一举一动,使我们不得接近,亦不敢贸然接近。但正是这种主要由我们双方拘谨心理营造成的并不自然的情况,反倒使我们彼此暗暗产生了最初的好感。
  每天我起来时,炉上总是有一盆她为我热的洗脸水。接连几天,我便很过意不去。于是有天我也早早起身,想照样为她热盆洗脸水。结果我们同时走出各自的住室。她让我先洗,我让她先洗,我们都有点不好意思。
  那一天中午我回到住室,见早晨没来得及叠的被子叠得整整齐齐,房间打扫过了,枕巾有人替我洗了,晾在衣绳上。窗上,还有人替我做了半截纱布窗帘。放了一瓶野花。桌上,多了一只暖瓶,两只带盖的瓷杯,都是带大红喜字的那一种。
  我顿觉那临时栖身的看护室,有了某种温馨的家庭气氛。甚至由于三个耀眼的大红喜字,有了某种新房的气氛。
  我在地上发现了一截红色塑料绳。那无疑是小董的。至今我仍不知道,那是不是她故意丢在地上的。我从没问过她。我捡起那截塑料绳,萌生起一股年轻人的柔情。
  受一种莫明其妙的心理支配,我走到她的房间,当面还给她那截塑料绳。
  我腼腆之极地说:“是你丢的吧?”她说:“是。”我又说:“谢谢你替我叠了被子,还替我洗了枕巾……”她低下头说:“那有什么可谢的……”
  我心如鹿撞,感到正受着一种诱惑。
  她轻声说:“你坐会儿吧。”我说:“不……”
  立刻转身逃走。回到自己的房间,心仍怦怦直跳,久久难以平复。晚上,卫生所关了门以后,我借口胃疼,向她讨药。趁机留下纸条,写的是———我希望和你谈一谈,在门诊室。
  一会儿,她悄悄地出现在我面前。我们也不敢开着灯谈,怕突然有人来找她看病,从外面一眼发现我们深更半夜地还呆在一个房间里……
  黑暗中,她坐在桌子这一端,我坐在桌子那一端,东一句,西一句,不着边际地谈。从那一天起,我算多少了解了她一些。
  从那一天起,我们都觉得我们之间建立了一种亲密的关系。她到别的连队去出夜诊,我暗暗送她,接她。如果在白天,我接到她,我们就双双爬上一座山,在山坡上坐一会儿,算是“幽会”。却不能太久,还得分路回连队。
  爱是遮掩不住的。后来就有了流言蜚语,我想提前搬回大宿舍。但那等于“此地无银三百两”。继续住在卫生所,我们便都有继续承受种种投射到我们身上的幸灾乐祸的目光,舆论往往更沉重地落在女性一方。
  后来领导找我谈话,我矢口否认———我无论如何不能承认我爱她,更不能声明她爱我。
  不久她被调到了另一个连队。我因有着我们小学校长的庇护,除了那次含蓄的谈话,并未受到怎样的伤害。
  你连替你所爱的人承受伤害的能力都没有,这真是令人难堪的事!
  我曾托人给她捎过信,却没有收到过她的回信。
  我以为她是想要忘掉我……一年后我被推荐上了大学。据说我离开团里的那一天,她赶到了团里,想见我一面。因为拖拉机半路出了故障,没见着我……
  一九八三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获奖,在读者来信中,有一封竟是她写给我的!
  我当即给她写了封很长的信,装信封时,却发现她的信封上,根本没写地址,我奇怪了,反复看那封信。信中只写着她如今在一座矿山当医生,丈夫病故了,给她留下了两个孩子……最后发现,信纸背面还有一行字,写的是———想来你已经结婚了,所以请原谅我不给你留下通讯地址。一切已经过去,保留在记忆中吧!接受我的衷心的祝福!
  信已写就,不寄心不甘。细辨邮戳,有“桦川县”字样。便将信寄往黑龙江桦川县卫生局。请代查卫生系统可有这个人。然而空谷无音。
  初恋所以令人难忘,盖因纯情耳!
  选自《中国人的日常》
其他文献
“八拜之交”到底指拜几拜“八拜之交”是指有世交的两家子弟拜见对方长辈时的礼节,异姓兄弟结拜也称为“八拜之交”。其实古时并没有八拜之礼。《说文解字》:“拜,首至地也。”许慎的解释不完全准确,因为还有“拜首,首至手”的说法,不一定非要拜到头顶到地的程度,要根据不同等级来定“拜”的礼节。需要说明的是,古人日常生活都呈跪姿,因此才会有“拜”礼。对古人而言,寻常的礼节也就是一拜而已,两拜已经属于非常隆重和尊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说法最早出现在宋朝,并在明朝的话本中多有出现。明朝时期,有一县令,为官一任、作恶一方,尤其是遇到打官司的,从来都是闭着眼睛断案,吃了原告吃被告。有一天,一个小偷偷了一商人五十两银子,被商人发现了,商人一路追赶小偷,一直追到一个酒楼上。小偷一看前无退路后有追兵,一时情急,恶从心头起,随手抓起一只大海碗,狠狠地向商人扔了过去。不想商人身手敏捷,一侧身躲过了海碗,那只海碗从窗
在發黄的古籍书页中倘佯,细细搜寻面条的踪迹,对我这样一个未曾接受过相关的专业训练,又对觅古探幽不怎么喜好的非专家型文化人来说,绝不是一件有趣的事儿;不过,在苦苦搜寻的过程中,竟然和那种有趣的故事(当然是与面条有关)一次又一次地不期而遇,则令我禁不住地或扼腕慨叹,或莞尔开颜……话说东汉末年,大将军何进有一孙名何晏,曹操为司空时纳其母,并收养晏。晏少时聪慧过人,得宠于曹操,被视若诸公子。何晏后来娶金乡
汉元帝时,有名的奸臣中书令石显,做了一件打脸“贪官奸,清官比贪官更奸”的绝妙操作。虽说他的动机是为了欺上瞒下,巩固专权。但是他的做法颇值得借鉴。深受汉元帝倚重的石显权倾朝野,常常一手遮天,在朝廷中口碑极差。一日,有人上书控告石显:石显专擅皇命,假传圣旨,私开宫门。这道奏本极为严厉,如果查证属实,便是欺君之罪,石显难逃一死。上奏指出:某天,石显深夜进宫,宣称汉元帝的命令责令守卫开门,但是,汉元帝并没
一进太行山,心就跳得欢了,嗓子眼儿痒痒的,想喊。先还压抑着,顾及自己的年龄而不敢聊发少年狂。走着走着,上了太行之巅,呼喊的欲望直撞嗓门儿,几下就撞开了,那喊便喷泉般喷射出来。阳光下,连绵射向天空的啊啊啊声,灵魂出窍似的,直到嗓门儿不痒了,才缩回体内。头回这样的喊,是在山西长治平顺县的太行之巅。二回这样的喊,则在山西长治壶关县壁立如刃的太行大峡谷底。两回喊山,相隔八年。我对太行山向怀敬意,青少年时便
長城脚下,妫水河畔,总规划面积960公顷的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靓丽地进入全球公众视野。仲夏时节,徜徉于这座会“呼吸”、有“生命”的园林之中,顿觉“乱花渐欲迷人眼”。北京的月季、河北的果树、内蒙古的蒙草、安徽的红杜鹃、山东的牡丹……目光所及,岂止是千红万紫,简直可以说摄人魂魄,让人神驰心醉。姿态各异的花花草草若波翻浪涌,绿成欲滴欲流,红得触目惊心,黄到灿若蜀锦。另有众多异国他乡的奇花异草
当我真正走进苏州的雨里,想象中一切与清寒有关的词汇,却在慢慢散去,甚至身体本能对雨的抵御都消弭不见,相反,温暖的湿润感,可适温度和清爽气息,让人的心情若蜷曲的叶片,渐次舒展开来。在苏州的几天里,这样的感觉反复出现,直到某个难眠的夜里,我终于成为一片盈盈的莲叶。嗯,我或许长久以来便是一片叶,只不过,北方干燥寒冷的物候,让我迟钝而忘本。道路两旁树叶稠密,我所陌生的叶片和枝干让人心神摇荡,银杏,香樟,合
夏日,在安徽泾县乡村转悠,一路青山绵延,树木繁茂,绿水环绕,就连暑气也少了威力。当至黄田时,溪水流经村中,偌大的风车吱吱呀呀地转着,山泉似一条白练哗哗淌出。几只鸭子在卵石间寻觅着螺蛳鱼虾,不时地发出呱呱叫,搅动着丝丝凉意。青石板路面被磨得溜光,石缝间早布满小草。溯流而上,几座石桥一字横跨,桥身爬满的藤萝似垂帘般挂向水面。水草葳蕤,河对岸的秧苗一片葱绿,在夏阳中愈加盎然,阵阵泥土芳香,预示着又一丰年
有两年的暑期,我住在宜兴湖的山里。方圆数里没有人烟,除了山林就是起伏的茶园。无人相扰,只做自己愿做的俗事,乐得自在。既是自在自处,无心与外界联络,便关了手机。电脑敲字外,无非读书,走路,睡觉,发呆。发呆是生活必要的一部分,人得让自己有时候无所事事。在山里,有大把的时间,一整天一整天地可以浪费。自由到可以颓废地懒看东方日出西方日落,无聊地等着远处的雨轰隆隆地跑过来,头顶的云慢悠悠地移过去。我用半天的
周岛在地图上是找不到的,即便坐船到了那片海域也不一定能找到。它太小了,起风时冲天而起的浪头也会把它淹没,一年中总有几个月的时间,周岛会沉入水底变成暗礁。它只是一块比礁石稍大的长条海礁,东西宽二十几步,南北方向也只有四五步,深藏在一片广阔的海域里,是蓝色地带里一块惹眼的黑斑,夜航时甚至看不到它,只有在晴好的天气里才会看到它在海浪中出没。我曾经为它感到难过,就像许多人可有可无的一生。每到潮水凶猛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