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材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和先导,每一项重大新科技的发现和新兴产业的形成无不依赖于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新材料已成为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信息、生命、能源并称为现代文明和社会发展的四大支柱;它己渗透到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对促进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增强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当今新材料向高性能化、复合化和多功能集成化方向发展。火炬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重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先进而成熟、市场前景好的项目,鼓励发展新材料领域七个方面的技术和产品:
1、高性能金属材料;
2、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
3、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及精细化工材料;
4、先进复合材料;
5、生物医学材料;
6、纺织新材料;
7、环境友好材料;
8、材料的先进制备、成型和加工技术及高性能产品。
1 高性能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具有高强度、高弹性模量、高韧性和优异的物理特性及优良的可加工性,在材料领域中仍占有重要位置。高性能金属材料作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在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医学、新能源等高技术领域中应用,有明显的性能价格比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重点支持发展适应特殊使用条件的金属及合金材料,如超高强、高韧性、耐高温、耐低温、抗辐射、耐磨、耐蚀、抗氧化金属材料,开发高比强、高比模、多功能、低成本的先进金属基复合材料,发展优异性能的电子信息材料等。
1、高纯有色金属及化合物;
2、高洁净、超细晶、低偏析组织金属材料;
3、高性能合金钢
低合金高强度钢、先进不锈钢、超高强度钢和高温合金钢材等;
4、新型铝合金材料
铝锂合金、新型高强度铝合金和耐热铝合金材等;
5、先进镁合金材料
铸造稀土镁合金、耐蚀压铸镁合金及制品等;
6、高性能铜合金材料
高强度、高电导铜合金、高弹性铜合金及新型功能铜合金材料及制品;
7、大直径硅单晶及抛光片、砷化镓、磷化镓、磷化铟及氮化镓等半导体材料;
8、新型电子材料
高熔点、低蒸发率和电阻小的真空电极材料;高比容钽、铝电容器材料;高性能铁氧体永磁和高导磁、低功耗、抗电磁干扰的软磁铁氧体材料以及屏蔽材料等;
9、稀土功能材料
新型稀土发光材料、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稀土贮氢材料、稀土大磁致伸缩材料、稀土在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玻璃陶瓷等领域的应用产品;
10、形状记忆合金及其制品;
11、超细钨粉、碳化钨及高强度、高韧性超细硬质合金材料和制品;
12、高性能钛及钛合金材料
高强高韧钛合金、高温钛合金、耐蚀钛合金及其制品;
13、高温、耐蚀难熔金属材料;
14、新型磨具材料;
15、超细、纳米粉体材料及其制品,金属纤维及多孔材料;
16、表面改性金属材料;
17、非晶、微晶、纳米晶合金材料;
18、贵金属材料及其代用材料;
19、特种粉末、粉末冶金高强度材料及制品。
2 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品种多、资源丰富,是一个大产业。该领域的传统行业基本属于资源消耗型,工艺技术落后,产品档次低,资源利用率不高,产品附加值低。因此,我国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应向精细化、功能化和环保型方向发展,以国际市场和满足高科技产业的需要为目标,加快技术改造,提高加工深度、精度和产品的附加值,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火炬计划重点支持发展无机功能材料及制品、高性能陶瓷及玻璃纤维、玻璃深加工制品和新型建材产品。
1、纳米级材料
利用适应于规模化生产的工艺开发纳米金属氧化物材料,包括纳米材料的表面处理技术;
2、高纯、超细陶瓷粉体材料;
3、高性能功能陶瓷
介电陶瓷、铁电陶瓷和绝缘陶瓷等电子功能陶瓷、敏感功能陶瓷以及光功能陶瓷等;
4、人工晶体
新型非线性光学晶体、激光晶体材料及制品、铁电压电晶体材料及制品以及特殊应用的光学晶体;
5、高性能陶瓷和池窑法生产的玻璃纤维;
6、超硬材料
合成金刚石、高硬度氮化硅等;
7、新型建筑材料
环保型阻燃剂及制品、高效防水材料、节能型软质墙体材料。
3 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与精细化工材料
有机高分子材料及精细化工材料是化工新材料领域中两个主要门类,它们不但涉及国民经济各行业,而且深入人们日常生活各个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伴随着科技进步,为满足社会对材料性能的各种需求,在三大合成材料基础上,发展起来品种众多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如电子电器、交通运输、机械、建筑领域应用的工程塑料、复合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有机硅及氟系材料、液晶材料等;汽车、航空航天领域应用的子午线轮胎、特种橡胶、高性能密封材料及制品、专用涂料及粘合剂等;生物、医学领域应用的高分子材料;农业用多功能、保温、保湿、无滴棚膜材料和喷灌、滴灌用高分子材料;轻工食品用包装材料等;以及用于增强的特种合成纤维等等。
精细化工材料分为两类,一类是用化学或生物合成方法制成的专用化学品,如农药、染料、涂料、颜料、试剂和高纯物、催化剂、信息用化学品、粘合剂等;另一类是添加剂或助剂,作为工业制品加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辅助材料。精细化工材料发展趋势是以专、精、特、新为特征,品种更替频繁。
1、功能高分子材料;
2、新型工程塑料及合金;
3、有机硅及氟系列材料;
4、液晶材料;
5、子午线轮胎、特种轮胎生产技术及关键设备和原材料;
6、特种橡胶(耐高温、高寒)、高性能密封材料及制品;
7、专用涂料和特种粘合剂;
8、特种合成纤维;
9、新型染料、颜料、农药及配套助剂;
10、新型医药、兽药、关键中间体及配套新型助剂;
11、造纸、皮革、日化、石油开采与炼制、选矿用新型精细化学品;
12、高分子材料合成、加工用新型引发剂、助剂和添加剂;
13、高纯试剂与电子化学品;
14、新型油墨与印刷材料;
15、新型感光材料、发光材料与信息材料;
16、有机光电子材料;
17、有机分离膜材料;
18、专用润滑油、润滑脂及机加工用油;
19、新型高效水处理剂;
20、新型高效催化剂;
21、其它新型精细化学品。
4 先进复合材料
先进复合材料可以根据应用需要进行设计,把金属、有机高分子、无机非金属材料通过复合工艺制备成一种新型的性能优异和功能多样的复合材料。火炬计划鼓励开发有明确应用目标并有一定市场规模的先进复合材料,发展低密度、高强度、高模量、低膨胀系数、耐磨、耐蚀等优异性能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品。
1、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制品;
2、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制品;
3、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制品;
4、复合材料用助剂及增强剂。
5 生物医学材料
生物医学材料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能,用以和生物系统接合,以治疗、康复、预防或替换机体组织、器官或增强其功能的材料。这类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和功能性(包括足够高的强度、韧性和耐磨性,适当的弹性和硬度),优异的耐腐蚀性和良好的可加工性。用这类材料制成的人体器官功能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火炬计划支持发展医用金属及合金、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生物陶瓷、以及用它们结合而成的生物医学复合材料及其制品。
1、介入治疗器械材料;
2、心血管外科用新型生物材料及产品;
3、骨科内置物;
4、口腔材料;
5、新型手术器械材料;
6、其它生物医用材料;
7、生物可降解材料;
6 纺织新材料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纺织行业是我国出口创汇支柱产业,出口创汇占全国出口商品创汇的1/4,净创汇列全国各行业第一。但我国纺织行业总体技术水平落后,产品档次低、品种少、吨纤维创汇低、市场应变能力差。支持纺织技术创新,提高加工深度、精度和产品附加值,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加经济效益,使纺织行业从生产低档次、来样、来料加工型产品向生产高档名牌、高技术含量型产品转变。纺织新材料重点支持发展的是新型纺织用纤维、新型产业用纺织品、印染新技术及助剂、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纺织产业等项目。
1、化学纤维
如:碳纤维、芳纶纤维、芳砜纶、高强维纶、高功能纤维、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PTT纤维等功能性纤维;新型差别化纤维;耐热耐氯氨纶、氨锦并列纤维等;
2、新型纤维素纤维
如:新溶剂法再生纤维素纤维(Lycell)、竹纤维、菠萝叶纤维、大豆蛋白质纤维、功能性纤维素纤维、甲壳素纤维等;
3、产业用新型纺织品
如:新型土工合成材料、农用纺织品、汽车用纺织品、生物医用纺织品、新型蓬盖材料、高技术、功能性过滤材料等;
4、新型环保染整技术及在线控制系统
如: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技术、等离子体处理技术、数码喷射印花技术、喷雾染色技术、纳米材料在纺织印染上的应用、新型涂料印花及印染过程自动检测、记录、调节与控制系统等;
5、新型纺织、染整助剂
如:生物酶种及复合酶助剂、无甲醛天然纤维免烫整理剂、合纤织物舒适性整理剂、有机氟系列整理剂等新型高效清洁助剂等;
6、生态纺织品加工材料及技术
如:可生物降解纤维及纺织品、羊毛拉细仿羊绒及后整理加工技术、天然彩棉加工技术等;
7、纺织污水处理新工艺及助剂
如:印染污水生物酶处理助剂及技术、光氧化降解废水处理技术、粘胶纤维污水物化-多级生化处理技术、物化-吸附处理技术等;
8、高档出口创汇纺织品
如:真丝网络、交络复合丝、复缫丝、蓬松丝、高支绢丝、形状记忆丝等新型质丝及面料,轻薄高支赛络菲尔毛纺面料,高支柔性麻纺织品等;
9、新型纤维纺织品
如:用大豆蛋白质纤维、Modal纤维、Tactel纤维、Lyocell纤维、甲壳质纤维、竹纤维、菠萝叶纤维等新型纤维加工的具有高技术含量和明显特色的纺织品。
7 环境友好材料
环境友好材料是指那些同时具有满意的使用性能和优良的环境协调性以及可接受的经济性的材料。开发环境友好材料对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意义重大。重点支持技术成熟、可以实现产业化的项目,包括天然材料及其综合利用技术、绿色包装材料、生态建材加强产品、环境降解材料及其产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废弃物资源优化技术和绿色生产工艺技术等。
1、绿色包装材料技术
主要针对一些环境友好包装材料进行开发和产业化;
2、生态建材及其产品
鼓励开发环境友好居住产品及其技术;
3、环境降解材料及其产品
主要针对可降解农用薄膜及特种包装塑料袋进行技术开发和产业化;
4、量大面广的工业废弃物的资源化技术及产品
主要针对目前环境影响较大的汽车、电子、通讯产品的废弃物进行资源化技术开发和产业化;
5、绿色产品及其工艺技术;
6、高效空气过滤材料及制品;
7、汽车尾气净化三元催化剂及工业废气净化、空气与水净化用新型催化剂;
8、具有杀菌、释放红外线等功能的无机材料及制品;
8 材料的先进制备、成型和加工技术及高性能产品
新材料的发展除了选择高品质的原材料,优化材料组分外,与材料制备、加工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有紧密关系。每当一种新工艺、新技术和材料的检测评价新技术的出现,就会推动新材料飞跃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新材料产业的技术水平,火炬计划将重点支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熟和可规模化生产的材料制备和加工成型新技术及高性能产品。
1、冶金新材料的制造与加工技术
如快速凝固制造技术、金属雾化喷射成型技术、自蔓燃高温合成技术、金属半固态加工、激光加工快速成型技术、液-固相复合技术、近终成型技术、静液挤压等高压变形技术及超塑性成形技术等;
2、高纯、超细、纳米粉体制备、成型及加工技术
如物理、化学气相沉积法、高压水、气雾化、机械合金化法等制粉技术;注射成型、双螺杆挤出和反应成型、喷射成型以及温压成型等先进成型技术;微波、放电、等离子等快速致密化烧结技术及低温烧结技术;
3、先进的材料表面改性技术
主要有金属蒸汽真空弧(MEWA)源离子注入技术、等离子体喷涂技术、激光熔覆技术、微孤氧化技术以及各种先进的物理、化学气相沉积技术。
(本刊编辑部根据《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11月29日13版《“十五”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编辑整理)
1、高性能金属材料;
2、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
3、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及精细化工材料;
4、先进复合材料;
5、生物医学材料;
6、纺织新材料;
7、环境友好材料;
8、材料的先进制备、成型和加工技术及高性能产品。
1 高性能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具有高强度、高弹性模量、高韧性和优异的物理特性及优良的可加工性,在材料领域中仍占有重要位置。高性能金属材料作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在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医学、新能源等高技术领域中应用,有明显的性能价格比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重点支持发展适应特殊使用条件的金属及合金材料,如超高强、高韧性、耐高温、耐低温、抗辐射、耐磨、耐蚀、抗氧化金属材料,开发高比强、高比模、多功能、低成本的先进金属基复合材料,发展优异性能的电子信息材料等。
1、高纯有色金属及化合物;
2、高洁净、超细晶、低偏析组织金属材料;
3、高性能合金钢
低合金高强度钢、先进不锈钢、超高强度钢和高温合金钢材等;
4、新型铝合金材料
铝锂合金、新型高强度铝合金和耐热铝合金材等;
5、先进镁合金材料
铸造稀土镁合金、耐蚀压铸镁合金及制品等;
6、高性能铜合金材料
高强度、高电导铜合金、高弹性铜合金及新型功能铜合金材料及制品;
7、大直径硅单晶及抛光片、砷化镓、磷化镓、磷化铟及氮化镓等半导体材料;
8、新型电子材料
高熔点、低蒸发率和电阻小的真空电极材料;高比容钽、铝电容器材料;高性能铁氧体永磁和高导磁、低功耗、抗电磁干扰的软磁铁氧体材料以及屏蔽材料等;
9、稀土功能材料
新型稀土发光材料、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稀土贮氢材料、稀土大磁致伸缩材料、稀土在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玻璃陶瓷等领域的应用产品;
10、形状记忆合金及其制品;
11、超细钨粉、碳化钨及高强度、高韧性超细硬质合金材料和制品;
12、高性能钛及钛合金材料
高强高韧钛合金、高温钛合金、耐蚀钛合金及其制品;
13、高温、耐蚀难熔金属材料;
14、新型磨具材料;
15、超细、纳米粉体材料及其制品,金属纤维及多孔材料;
16、表面改性金属材料;
17、非晶、微晶、纳米晶合金材料;
18、贵金属材料及其代用材料;
19、特种粉末、粉末冶金高强度材料及制品。
2 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品种多、资源丰富,是一个大产业。该领域的传统行业基本属于资源消耗型,工艺技术落后,产品档次低,资源利用率不高,产品附加值低。因此,我国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应向精细化、功能化和环保型方向发展,以国际市场和满足高科技产业的需要为目标,加快技术改造,提高加工深度、精度和产品的附加值,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火炬计划重点支持发展无机功能材料及制品、高性能陶瓷及玻璃纤维、玻璃深加工制品和新型建材产品。
1、纳米级材料
利用适应于规模化生产的工艺开发纳米金属氧化物材料,包括纳米材料的表面处理技术;
2、高纯、超细陶瓷粉体材料;
3、高性能功能陶瓷
介电陶瓷、铁电陶瓷和绝缘陶瓷等电子功能陶瓷、敏感功能陶瓷以及光功能陶瓷等;
4、人工晶体
新型非线性光学晶体、激光晶体材料及制品、铁电压电晶体材料及制品以及特殊应用的光学晶体;
5、高性能陶瓷和池窑法生产的玻璃纤维;
6、超硬材料
合成金刚石、高硬度氮化硅等;
7、新型建筑材料
环保型阻燃剂及制品、高效防水材料、节能型软质墙体材料。
3 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与精细化工材料
有机高分子材料及精细化工材料是化工新材料领域中两个主要门类,它们不但涉及国民经济各行业,而且深入人们日常生活各个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伴随着科技进步,为满足社会对材料性能的各种需求,在三大合成材料基础上,发展起来品种众多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如电子电器、交通运输、机械、建筑领域应用的工程塑料、复合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有机硅及氟系材料、液晶材料等;汽车、航空航天领域应用的子午线轮胎、特种橡胶、高性能密封材料及制品、专用涂料及粘合剂等;生物、医学领域应用的高分子材料;农业用多功能、保温、保湿、无滴棚膜材料和喷灌、滴灌用高分子材料;轻工食品用包装材料等;以及用于增强的特种合成纤维等等。
精细化工材料分为两类,一类是用化学或生物合成方法制成的专用化学品,如农药、染料、涂料、颜料、试剂和高纯物、催化剂、信息用化学品、粘合剂等;另一类是添加剂或助剂,作为工业制品加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辅助材料。精细化工材料发展趋势是以专、精、特、新为特征,品种更替频繁。
1、功能高分子材料;
2、新型工程塑料及合金;
3、有机硅及氟系列材料;
4、液晶材料;
5、子午线轮胎、特种轮胎生产技术及关键设备和原材料;
6、特种橡胶(耐高温、高寒)、高性能密封材料及制品;
7、专用涂料和特种粘合剂;
8、特种合成纤维;
9、新型染料、颜料、农药及配套助剂;
10、新型医药、兽药、关键中间体及配套新型助剂;
11、造纸、皮革、日化、石油开采与炼制、选矿用新型精细化学品;
12、高分子材料合成、加工用新型引发剂、助剂和添加剂;
13、高纯试剂与电子化学品;
14、新型油墨与印刷材料;
15、新型感光材料、发光材料与信息材料;
16、有机光电子材料;
17、有机分离膜材料;
18、专用润滑油、润滑脂及机加工用油;
19、新型高效水处理剂;
20、新型高效催化剂;
21、其它新型精细化学品。
4 先进复合材料
先进复合材料可以根据应用需要进行设计,把金属、有机高分子、无机非金属材料通过复合工艺制备成一种新型的性能优异和功能多样的复合材料。火炬计划鼓励开发有明确应用目标并有一定市场规模的先进复合材料,发展低密度、高强度、高模量、低膨胀系数、耐磨、耐蚀等优异性能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品。
1、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制品;
2、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制品;
3、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制品;
4、复合材料用助剂及增强剂。
5 生物医学材料
生物医学材料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能,用以和生物系统接合,以治疗、康复、预防或替换机体组织、器官或增强其功能的材料。这类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和功能性(包括足够高的强度、韧性和耐磨性,适当的弹性和硬度),优异的耐腐蚀性和良好的可加工性。用这类材料制成的人体器官功能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火炬计划支持发展医用金属及合金、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生物陶瓷、以及用它们结合而成的生物医学复合材料及其制品。
1、介入治疗器械材料;
2、心血管外科用新型生物材料及产品;
3、骨科内置物;
4、口腔材料;
5、新型手术器械材料;
6、其它生物医用材料;
7、生物可降解材料;
6 纺织新材料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纺织行业是我国出口创汇支柱产业,出口创汇占全国出口商品创汇的1/4,净创汇列全国各行业第一。但我国纺织行业总体技术水平落后,产品档次低、品种少、吨纤维创汇低、市场应变能力差。支持纺织技术创新,提高加工深度、精度和产品附加值,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加经济效益,使纺织行业从生产低档次、来样、来料加工型产品向生产高档名牌、高技术含量型产品转变。纺织新材料重点支持发展的是新型纺织用纤维、新型产业用纺织品、印染新技术及助剂、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纺织产业等项目。
1、化学纤维
如:碳纤维、芳纶纤维、芳砜纶、高强维纶、高功能纤维、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PTT纤维等功能性纤维;新型差别化纤维;耐热耐氯氨纶、氨锦并列纤维等;
2、新型纤维素纤维
如:新溶剂法再生纤维素纤维(Lycell)、竹纤维、菠萝叶纤维、大豆蛋白质纤维、功能性纤维素纤维、甲壳素纤维等;
3、产业用新型纺织品
如:新型土工合成材料、农用纺织品、汽车用纺织品、生物医用纺织品、新型蓬盖材料、高技术、功能性过滤材料等;
4、新型环保染整技术及在线控制系统
如: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技术、等离子体处理技术、数码喷射印花技术、喷雾染色技术、纳米材料在纺织印染上的应用、新型涂料印花及印染过程自动检测、记录、调节与控制系统等;
5、新型纺织、染整助剂
如:生物酶种及复合酶助剂、无甲醛天然纤维免烫整理剂、合纤织物舒适性整理剂、有机氟系列整理剂等新型高效清洁助剂等;
6、生态纺织品加工材料及技术
如:可生物降解纤维及纺织品、羊毛拉细仿羊绒及后整理加工技术、天然彩棉加工技术等;
7、纺织污水处理新工艺及助剂
如:印染污水生物酶处理助剂及技术、光氧化降解废水处理技术、粘胶纤维污水物化-多级生化处理技术、物化-吸附处理技术等;
8、高档出口创汇纺织品
如:真丝网络、交络复合丝、复缫丝、蓬松丝、高支绢丝、形状记忆丝等新型质丝及面料,轻薄高支赛络菲尔毛纺面料,高支柔性麻纺织品等;
9、新型纤维纺织品
如:用大豆蛋白质纤维、Modal纤维、Tactel纤维、Lyocell纤维、甲壳质纤维、竹纤维、菠萝叶纤维等新型纤维加工的具有高技术含量和明显特色的纺织品。
7 环境友好材料
环境友好材料是指那些同时具有满意的使用性能和优良的环境协调性以及可接受的经济性的材料。开发环境友好材料对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意义重大。重点支持技术成熟、可以实现产业化的项目,包括天然材料及其综合利用技术、绿色包装材料、生态建材加强产品、环境降解材料及其产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废弃物资源优化技术和绿色生产工艺技术等。
1、绿色包装材料技术
主要针对一些环境友好包装材料进行开发和产业化;
2、生态建材及其产品
鼓励开发环境友好居住产品及其技术;
3、环境降解材料及其产品
主要针对可降解农用薄膜及特种包装塑料袋进行技术开发和产业化;
4、量大面广的工业废弃物的资源化技术及产品
主要针对目前环境影响较大的汽车、电子、通讯产品的废弃物进行资源化技术开发和产业化;
5、绿色产品及其工艺技术;
6、高效空气过滤材料及制品;
7、汽车尾气净化三元催化剂及工业废气净化、空气与水净化用新型催化剂;
8、具有杀菌、释放红外线等功能的无机材料及制品;
8 材料的先进制备、成型和加工技术及高性能产品
新材料的发展除了选择高品质的原材料,优化材料组分外,与材料制备、加工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有紧密关系。每当一种新工艺、新技术和材料的检测评价新技术的出现,就会推动新材料飞跃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新材料产业的技术水平,火炬计划将重点支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熟和可规模化生产的材料制备和加工成型新技术及高性能产品。
1、冶金新材料的制造与加工技术
如快速凝固制造技术、金属雾化喷射成型技术、自蔓燃高温合成技术、金属半固态加工、激光加工快速成型技术、液-固相复合技术、近终成型技术、静液挤压等高压变形技术及超塑性成形技术等;
2、高纯、超细、纳米粉体制备、成型及加工技术
如物理、化学气相沉积法、高压水、气雾化、机械合金化法等制粉技术;注射成型、双螺杆挤出和反应成型、喷射成型以及温压成型等先进成型技术;微波、放电、等离子等快速致密化烧结技术及低温烧结技术;
3、先进的材料表面改性技术
主要有金属蒸汽真空弧(MEWA)源离子注入技术、等离子体喷涂技术、激光熔覆技术、微孤氧化技术以及各种先进的物理、化学气相沉积技术。
(本刊编辑部根据《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11月29日13版《“十五”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