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墒灌溉对渠灌类型区冬小麦产量构成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来源 :西北植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eng124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传统耕作栽培方式为对照,研究了5种保墒灌溉栽培方式下冬小麦产量构成的差异,并对冬小麦灌浆期旗叶叶绿素含量、MDA含量、SOD含量、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不同保墒灌溉栽培方式对冬小麦均有增产作用,平均增产13.46%,穗长平均增加7.15%,不孕小穗数平均降低21.78%,结实小穗平均增加11.42%,穗粒数平均增加10.82%,千粒重平均增加11.05%。保墒灌溉栽培方式的冬小麦灌浆期旗叶叶绿素含量降低减缓,MDA含量降低、SOD含量增高,水分利用效率平均提高24.03%。结果表明,以免耕留
其他文献
通常认为气孔参数 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 和大气CO2浓度有负相关关系,但不是每种植物的气孔参数都与CO2浓度的变化有负相关关系,气孔参数对大气CO2浓度的显著反应也只在一定的CO2浓度范围内发生.大气CO2浓度是影响气孔参数变化的主要因素,同时温度、水分的供应和光照条件等其它环境因素也影响气孔参数.CO2浓度和光照条件主要影响气孔发生,而其它环境因素主要影响叶片表皮细胞的大小.气孔指数部分消除了表皮
采用PVC管种植模拟土壤干旱的方法,研究了牛心朴子 Cynanchumkomarovii 在水分胁迫下光合速率 Pn 、气孔导度 Gs 、胞间CO2浓度 Ci 、叶绿素荧光的变化规律及不同生育期适应性表现.结果表明:土壤水分胁迫对牛心朴子叶片光合生理的影响与其胁迫时间及其胁迫程度都有关系,胁迫前中期Pn下降的原因主要是气孔限制,而到后期则以非气孔因素限制为主.中度土壤水分胁迫在短期内对牛心朴子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