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族传统伦理道德文化与幼儿社会性发展

来源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w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并加以运用,不仅可以很好地传承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也有助于对下一代的教育。群体意识,重人情礼节,和睦友爱是土族的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在这个民族繁衍生息的历史进程中已经内化为本民族成员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传统道德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良好情绪、情感的形成;促使幼儿去"自我中心",发展亲社会行为;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为良好的人际关系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青海河湟地区人口在汉宋间长期徘徊在10—50万人之间,元明及前清时期则突破50万,逐渐接近百万。这一发展过程与这一地区经济扩展的过程是相辅相成的。但清代中后期,人口减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