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监测配合专项护理在PCI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a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监测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在PCI围术期调整肝素使用剂量及其与临床护理配合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解放军第306医院导管室行冠状动脉造影+PTCA+支架置入术并同时使用肝素进行抗凝的患者327例。通过ACT监测及术前护理访视,采集患者的危险因素,做好手术预案;以10岁为1个阶段按照年龄段进行分组,共分为5组,术中密切监测ACT值,观察患者危险情况;术后进行针对性指导。

结果

每组均有部分患者术后ACT值不达标,需追加肝素使用量。71例术前应用欣维宁的患者,术后实时监测ACT均在靶目标值200~250 s范围之内;而在术前未应用欣维宁的256例患者中有41例术后ACT监测值未达到靶目标值,需追加肝素,其中55~64岁组别的ACT值不达标发生率最高,可达到20%。术前未使用欣维宁的患者有8例在术后因股动脉鞘管穿刺部位渗血而提前拔出鞘管,但术后ACT值位于靶目标值范围内。所有患者术中和术后均无卒中、出血和支架内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

ACT监测及与护理有效配合,确保了肝素在介入手术中的安全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手机APP在住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智能手机建立医院手机APP信息平台,使住院患者及家属随时随地利用手机获得个性化健康信息、检查检验须知、住院费用清单、检验报告等。结果患者及家属通过手机APP获得住院诊疗及护理信息,方便快捷,实现个性化服务,效果良好。结论个性化APP在住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架起了医护沟通的另一座桥梁,重塑了服务流程,提升了护理质量。
目的探讨薄膜敷料在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后造瘘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0例盆腔肿瘤导致肾后性肾衰竭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后需要长期留置造瘘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方法,干预前应用传统的无菌纱布和胶布护理造瘘口,干预后使用薄膜敷料覆盖造瘘口。结果干预前患者普遍担心脱管和感染;干预后,患者日常生活,如沐浴、睡觉姿势、活动等的舒适感明显高于干预前;肾造瘘口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
目的评价中药熏浴、坐浴、冲洗3种不同熏洗方式对混合痔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根据入选标准选择18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分别在江苏省中医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两中心参加该项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熏浴组、坐浴组、冲洗组各60例,每个中心各30例,比较三组术后疼痛、肛缘水肿和创面愈合情况。结果三组疼痛评分随时间逐渐下降,冲洗组在术后第7天疼痛评分(2.32±0.82)分,熏浴组(2.65±0.04)
目的探讨以家属为主导的病程日记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行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出院宣教及电话随访;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出院后由家属根据病程日记条目进行日常康复锻炼的记录和监督。出院4周后,评价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自理能力(
摘 要:建筑是时代缩影,对于建筑空间的理解不可局限于表面,一些建筑师将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作为突破这种局限性的“帮手”。作为有着清晰时空结构的艺术形式,电影与建筑有着多方面的共同点。在探索电影与建筑的互通性和叙事手法的前提下,剖析和归纳电影建筑学的叙事结构在旧建筑更新中应用的案例,利用電影叙事手法的特性解读厦门下庄村旧建筑改造的可能性,在电影建筑学的辅助下探索旧建筑改造中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潜力。 
近年来,相关人员在保护和修复西藏文物建筑时,会使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来获取文物建筑的全彩色三维数据。这种测量技术比传统测量技术更加快捷、高效。概述运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进行三维建模的实践案例,分析这一技术在西藏文物建筑保护中运用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应用前景,对西藏文物建筑的保护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期刊
目的调查目前临床护士护理伦理决策能力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护士护理伦理决策能力及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沈阳市4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338名临床护士作为调查对象,应用护理伦理决策问卷(JAND)进行调查研究。结果JAND问卷总分为(296.37±14.23)分,伦理行动及伦理选择两个维度得分分别为(162.23±8.02)分和(134.14±6.20)分;多元回归分析提示,
目的通过实施护理专案降低随身灸相关烫伤发生率。方法对2015年1—6月烫伤案例回顾分析,确定本专案解决策略,包括修订随身灸操作流程及烫伤处理流程、全员随身灸操作培训及考核、灸盒及配套物品管理制度化、多种形式随身灸宣教,根据操作特点设定达标指标。结果改进措施执行后,操作前评估率、操作中巡查率、操作后评估率和患者知识知晓率4项观察指标达标率均≥80%;护理缺陷率由改善前的68.95%降低至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