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占全省三分之一的土地面积,却占有全省三分之二的GDP,占据了全省绝大部分的职教资源尤其是优质职教资源:拥有全省一半左右的中职学校和在校生,省级以上重点中职学校则占全省近六成,重点专业占到全省58%;共有独立设置高职高专院校59所,占全省高职院校比例的79.73%,在校生41.19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比例的80.56%。
这,就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一条拥有八大入海口的母亲河——珠江,将这片土地滋养得更加富饶神奇。
这,就是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南风窗”,是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前沿阵地”。在这里,职业教育也敢为天下先,抢占制高点。
珠三角职教,先在观念,抢占发展理论制高点。这是一片崇尚务实理论的土地,在没有理论之中蕴藏着的就是实用至上的理论;在朴实无华的语言之中体现了深奥难懂的哲理。至今为止,我虽然还没有看到源自于此的系统的职教理论,但我不怀疑其中早已蕴涵了丰富多彩的现实理论,并由其指引着职业教育人不断前行,攀爬了一个又一个的职业教育高峰。罗伟其厅长关于职业教育发展要遵循三大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人的认知成长规律、职教自身发展规律)的理念,就指导了广东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在理论发展上的少约束,就催生了许多新观点,让活跃的理论因子如雨后春笋般萌芽,日后它们就会蔚然成林。事实也证明,历史上许多伟大的理论,其诞生地就在这个神奇的珠三角。
珠三角职教,先在行动,抢占探索实践制高点。这是一片讷于言而敏于行的土地,在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春日,早来的春天总是让珠三角比其他地方先闻到了春的气息,善于赶早的珠三角人总会把握先机,不失时机,尽早行动。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就率先提出了建设南方重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基地、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等。一时间,全省各地尤其是珠三角地区,职业教育基地建设大规划、大投入、大发展,成为了本地职业教育发展的里程碑。深圳市34亿、东莞市33亿、珠海市20亿、中山市16亿……数以亿计的资金将投入发展职业教育,建设职教基地,必将有力地拉动着广东职教这架马车走得更快。
珠三角职教,先在机制,抢占发展模式制高点。这是一片适时而发勇立潮头的土地,孙中山先生“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的话音犹响耳边。各地情况不一,优劣各异,也就没有整齐划一的一种模式,或者统一要求。只有根据各地实际,制定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灵活有效的发展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逐步形成行之有效、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就目前而言,“顺德样本”具有标本意义,“中山经验”体现了新气象,“宝安模式”代表了一种探索……还有更多职业教育的“广州典型”“江门启示”“珠海现象”“东莞力量”“肇庆特色”“惠州本色”等,都达到了令人瞩目的高度,值得认真总结,大力弘扬。
珠三角职教,先在辐射,抢占带动引领制高点。这是一片面向大海辐射世界的土地,唐代诗人张九龄的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道出了蕴涵在这片土地里的文化意韵。珠三角职教,不但自己敢为天下先,还辐射到广大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带动和引领当地职业教育的发展。据统计,珠三角中职学校每年安排不少于30%的招生计划用于招收粤东西北地区学生,毕业后获推荐在当地就业,近几年每年跨市招生超过10万人,2009年更达到17万人,现在校生超过40万人,有力地服务了我省“双转移”战略的实施。
总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萌芽、开花、结果;珠江三角洲,正在抢占职业教育发展制高点。
责任编辑朱守锂
这,就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一条拥有八大入海口的母亲河——珠江,将这片土地滋养得更加富饶神奇。
这,就是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南风窗”,是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前沿阵地”。在这里,职业教育也敢为天下先,抢占制高点。
珠三角职教,先在观念,抢占发展理论制高点。这是一片崇尚务实理论的土地,在没有理论之中蕴藏着的就是实用至上的理论;在朴实无华的语言之中体现了深奥难懂的哲理。至今为止,我虽然还没有看到源自于此的系统的职教理论,但我不怀疑其中早已蕴涵了丰富多彩的现实理论,并由其指引着职业教育人不断前行,攀爬了一个又一个的职业教育高峰。罗伟其厅长关于职业教育发展要遵循三大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人的认知成长规律、职教自身发展规律)的理念,就指导了广东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在理论发展上的少约束,就催生了许多新观点,让活跃的理论因子如雨后春笋般萌芽,日后它们就会蔚然成林。事实也证明,历史上许多伟大的理论,其诞生地就在这个神奇的珠三角。
珠三角职教,先在行动,抢占探索实践制高点。这是一片讷于言而敏于行的土地,在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春日,早来的春天总是让珠三角比其他地方先闻到了春的气息,善于赶早的珠三角人总会把握先机,不失时机,尽早行动。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就率先提出了建设南方重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基地、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等。一时间,全省各地尤其是珠三角地区,职业教育基地建设大规划、大投入、大发展,成为了本地职业教育发展的里程碑。深圳市34亿、东莞市33亿、珠海市20亿、中山市16亿……数以亿计的资金将投入发展职业教育,建设职教基地,必将有力地拉动着广东职教这架马车走得更快。
珠三角职教,先在机制,抢占发展模式制高点。这是一片适时而发勇立潮头的土地,孙中山先生“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的话音犹响耳边。各地情况不一,优劣各异,也就没有整齐划一的一种模式,或者统一要求。只有根据各地实际,制定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灵活有效的发展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逐步形成行之有效、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就目前而言,“顺德样本”具有标本意义,“中山经验”体现了新气象,“宝安模式”代表了一种探索……还有更多职业教育的“广州典型”“江门启示”“珠海现象”“东莞力量”“肇庆特色”“惠州本色”等,都达到了令人瞩目的高度,值得认真总结,大力弘扬。
珠三角职教,先在辐射,抢占带动引领制高点。这是一片面向大海辐射世界的土地,唐代诗人张九龄的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道出了蕴涵在这片土地里的文化意韵。珠三角职教,不但自己敢为天下先,还辐射到广大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带动和引领当地职业教育的发展。据统计,珠三角中职学校每年安排不少于30%的招生计划用于招收粤东西北地区学生,毕业后获推荐在当地就业,近几年每年跨市招生超过10万人,2009年更达到17万人,现在校生超过40万人,有力地服务了我省“双转移”战略的实施。
总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萌芽、开花、结果;珠江三角洲,正在抢占职业教育发展制高点。
责任编辑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