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效课堂中小组讨论学习有效性研究

来源 :信息化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435321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在个别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学习、互补互助性学习,使不同水平和特点的学生在讨论中相互促进,是实现学生获得充分发展的有效手段。本文寻求最有效的小组讨论学习模式,形成自己的特色,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地理 高效 课堂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小组讨论学习方式确实为学生提供了参与交流的学习空间。特别是地理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都很强的学科,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够进行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使他们的主体精神,实践能力和地理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笔者将重点在讨论小组组建、讨论问题创设、讨论小组评价等方面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合理组建课堂讨论小组
  合理组建学习小组是开展小组讨论学习及取得成效的基础。在组建讨论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根据性别比例、兴趣倾向、学习水准、交往技能、守纪情况,同学关系等合理搭配,讨论小组的人数一般为4至6人,并且从2人或4人相邻合作学习开始,循序渐进,取得经验后再深化发展。
  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要被赋予特定的职责。如“组长”要掌握小组学习的进程;“主持人”安排发言顺序;“记录员”要记录小组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检查员”要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确认每位成员都完成了学习任务……为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可让小组成员定期交换分工。其学习的一般步骤是:组内成员自学→在“主持人”的协调下学生依次发表意见(相同的意见不再重复)→若经过争论后大家的意见仍不统一,则由“记录员”记录下来,待小组汇报时提交全班讨论。 具体分工如表1。
  二、科学创设小组讨论的问题
  1、问题要明确:小组讨论学习探讨的问题一定要明确,要紧紧扣住课程标准,从知识、能力、情感的三维度目标入手,设计出明确的活动要求,切忌模棱两可。
  2、问题要精选: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主动探究地理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促进合作学习。不提出过于简单,不假思索就能解决的问题。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张口就会,看起来气氛活跃,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形成思维惰性,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同时小组讨论学习要经常进行,但并非每堂必要,要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学生实际而定。一般一节课最多两个回合。
  3、问题要设计:苍白、直露、难度过高的问题不可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在设计问题时还要注意问题的情景性、启发性、层次性。其步骤是:教师情景导入、分层次展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记录 小组汇报、教师点评。
  三、有效评价小组讨论学习的过程和结果
  1、制定适宜的小组讨论学习目标:小组讨论学习的精髓是通过学生互动求得小组成员的共同进步。在讨论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达到个人目标,而且要帮助同伴实现目标,通过相互协作,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所以,采用小组讨论学习模式,要求教师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制定学习目标,只有小组成员都完成了自身的学习任务,小组学习目标才算最终达成。
  2、建立激励性评价机制,培养小组成员的合作精神:研究结果表明,激励性评价机制的建立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对小组讨论学习的情况进行评价时,“小组合作表现”是评价的主要指标。它包括:小组成员的差异性、小组成员分工的合理性、小组成员的合作方式、小组成员的参与度、集体研究活动的形式、个人对集体学习的贡献等。教师要将激励性评价指标公布给学生,并定期引导学生对小组讨论学习的情况进行评价。
  3、正确处理好组内优生与学困生的关系:小组讨论学习的目的是要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优生与学困生的关系,非但达不到目的,相反会加剧两极分化,优生更优,差生更差。为此,教师要首先做好学困生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大胆发言,勇于说出自己的意见,即使说错了也要说出来;其次,在组内安排他们优先发言,让学困生先说出最容易想的解题策略,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第三,要求他们认真仔细地听取别人意见,听完再动手操作,细致分析一下过程;第四,教师行间指导时,应重点指导学困生的学习,了解他们的学习思维状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4、评价和奖赏整体与个体相结合
  我们研究小组讨论学习时,认为小组讨论学习以小组团体的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这可能把实施小组讨论学习的教师引向一个误区: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把评价和奖赏过多地放在小组整体上,从而忽略个体的发展。
  总之,小组讨论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探究意识和合作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形式,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努力研究,使这种学习形式更完整、更合理、更有效。
  参考文献:
  [1]余文利. 高中地理合作学习的三种常用方法简介[J].基础教育研究, 2008年06期
  [2]王枫. 中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32期
  [3]徐建红. 参与式教学方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马九荣.生生互动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 2009年
  [5]陈昌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研究[J].新课程(教师),2010年10期
  [6]季王杰.试谈中学生地理学习思维能力的培养[J].文理导航(中旬),2010年12期
其他文献
经济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工业化进程也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获得较大的提升.厂房作为工业化的基础性建筑设施,其结构的发展和改进也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钢结构因为自身的刚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网翅蝗科的隆额网翅蝗 ( Arcyptera coreana Shiraki)、宽翅曲背蝗 [ Paracyptera mi-croptera meridionalis ( Ikonnikov) ] 及斑翅蝗科的赤翅蝗 ( Celes s
期刊
摘要: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基层技术人才的主要场所,受到应试教学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在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职院校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从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两个方面,对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应用方式和效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希望能给实际的高职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提供一定的参
裂缝是混凝土路面施工以及应用过程中常见的问题,甚至会出现板块断裂等现象.通常情况下,混凝土路面施工建设之初,如果出现微小的裂缝,则在道路投用后该裂缝会在荷载作用下逐
期刊
利用RACE技术首次从药用真菌桦褐孔菌中克隆得到了与菌核形态发育相关的内切葡聚糖编码(EG)基因。结果表明:桦褐孔菌内切葡聚糖酶基因(IO-EG)的cDNA全长为1 315 bp,其中编码
医院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单位,在实际的工作中发挥着具大的作用,站在宏观的角度上来看,各个医院在对自身消防系统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充分的考虑到安全方面的问题,例如消防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