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困生在初中生物差异教学中的良性效应

来源 :中学理科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825855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困生的教学关系到一个班级个体差异的教学,本文结合教学实例,从巧设问题、渗透情感教育、设置多项分层任务等三个方面,提出初中生物教师如何正确引导学困生学习导向,让他们最大限度发挥其积极良性效应的作用,以减少班级的差异,最终促进所有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应有的发展。
  关键词:学困生;差异教学;良性效应
  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天地间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每一个学生都有与众不同的个性,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所以我们在班级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用自己的教学方式,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这就是所谓的差异教学,它的核心思想是以学生为本,最终促进所有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应有的发展 [1 ]。
  当然,在一个班级的所有学生中,会有一些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的学生。这些学生即所谓的“学困生”,他们在班级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也是我们老师常常会忽视的角色。
  然而,正是这些“特殊”的学生,如果我们采取特殊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他们能够在我们的生物差异教学中起到一定的积极的良性效应作用。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生物学知识的认知水平、信息接受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三个综合能力方面将学生分为A、B、C三个等级,对于这三个能力方面都很好的同学归为A级(也就是优等生),对于三个能力一般的同学归为B级(也就是中等生),对于这三个能力方面都较弱的同学归为C级(也就是学困生)。当然,从尊重学生的角度出发,这种分法只有教师自己知道,不能让学生知道他们归为哪一个等级,也没给他们按照这种格式化来分组教学,否则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会很受打击。分好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本人结合以下的一些做法来分别提高他们的能力。
  1 巧设问题,让学困生带动全体同学,减少个体差异的差距
  关注个体差异,巧设问题,将问题细化,层层分解,层层递进,让不同层次的同学都能渐进式的学习,降低学习难度,化难为易。如八年级上册“保护生物多样性”一节,当讲到探究“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时,先将水葫芦造成危害的视频播放一遍,再提出以下问题:(1)知道水葫芦有什么特点吗?它长在哪里?(2)为什么要引进水葫芦?(3)引进后,水葫芦为什么会疯长?(4)水葫芦为什么会影响其它水生生物的生存?这样层层递进式的提问,由简单到复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一步步理解到位。第一个问题对于学困生来说,他们看了视频后就很容易回答出来。在此基础上,第二、三、四个问题难度逐渐增大,对于学困生来说,他们思维能力也被渐渐启发,也就激发他们继续回答的热情。当然,如果一开始就提问:“水葫芦对环境有什么影响?”这样的问题,对于一些学困生来说难度较大,难以一步答到点子上。同样,本节课的另一例子:武汉市东湖生活污水排入水体,导致水生动物减少。我将问题设为:(1)什么原因导致内河中鱼类种数的减少?(2)生活污水排入水体,为什么导致水生动物种类减少?(3)面对这个问题,我们该怎么办?最后,通过本例子引申到福州的内河整治,我出示福州内河改造前后的照片对比。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上个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福州内河具有“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臭不可闻,80年代鱼虾断代”的特点,可如今,改造后的内河水质清澈见底,成为“舞动的城市‘飘带’”,呈现出“水清、河畅、路通、景美”生态景象。最后通过学生归纳总结出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我发现以往学习有困难的部分学生也能渐进式的答出一些题目,在他们的带动下,其他B级中等生和A级优等生自然不会落后于学困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回答问题中。
  对于C级学生来说,如果直接回答“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可能存在困难,但是将该问题层层小化,渐进式的提问,化难为易,层层引导后,就有助于提高C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因此进一步带动全班A、B级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实现面向全体学生,有助于减少个体差异的差距。
  2 渗透情感教育,关注个别差异,帮助学困生增强自信心和认识自我
  在集体教学中,以渗透情感教育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关注个体差异,起到润物细无声,让每个孩子体验爱,感受爱,回报爱。
  例如在上“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环节,为每个同学设计了一张桃红色爱心形卡纸,为全班设计一张绿色爱心树,让每位同学给同桌找优点,写在优点卡上,然后说出同桌的优点,最后全班同学把同桌的优点卡贴在黑板上老师事先准备好的优点树上,课后再将优点树粘贴在班级墙壁的学习栏上,让同学们课后进一步交流。
  课上交流时同学们的观点很多:“我的同桌,她有沉鱼落雁之美,她勇敢善良,乐于助人”、“他是一个学霸,学习特认真,也好打抱不平”、“我同桌豁达开朗、乐观向上”、“我同桌她善良大方,是一个除怕小强外其他都不怕的勇敢的女孩,身体素质特别好,体育也很棒”、“他数学特别好,乐于助人,大公无私”、“他很幽默、热爱生活,成绩优秀,老实纯朴”、“她大方善良,有上进心”、“她善于与同学交谈,行为举止像幼儿园的小孩一样天真”、“他大度幽默,身体健康,学习认真”、“他歌唱得很好,自信大方,积极向上,做事细心”、“她活泼、开朗、大方,长得苗条,我很羡慕”、“她成绩好,乐于助人,诚实守信,人品好”、“她成绩好,歌也唱得好,自信乐观”、“她画画好,成绩好,歌也唱得好,什么都好,且乐于助人”……听着同学们评价自己的优点,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积极快乐地参与到这个活动中,并表达自己的观点。一些学困生回答这种生物专业知识性不是很强的问题时,表现出特别的积极,谈起同桌的优点如数家珍,特别是听到同桌提到自己优点时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微笑。我心想,这节课的目的达到了,因为通过“帮同桌找优点”环节,所有同学的自信心都大大增长了,特别是一些学困生能看到自己的优点,让自己的闪光点在全班同学面前绽放,这是他们自信的源泉。渐渐地,这些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他们情商的发展就像催化剂一样启发了智商的开发,许多学困生的成绩也有明显的进步,在他们的带动下,整个班级的学习成绩也提高不少,并形成良性循环。   3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设置多项分层任务,让学困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
  3.1 让学困生在课上提问,由其他同学回答问题,促进学困生学习积极性提高
  我事先把学困生留下来,告诉他们,只要他们上课提问上一节课的知识并让其他的同学回答,就给他们奖励期末总积分。另外,新课教学中他们要是能提问或回答问题也一样加分。如果其他同学提问,他们会回答,加的分比别的同学多。关于加分的事只有这些同学和我知道,其他同学不知道,这样可以维护他们的自尊心以及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他们知道我的良苦用心后,上课也变得更加积极了。
  因此,在课堂中的学生提问环节,只要学困生有举手,我尽量先请他们。课前三分钟我让学困生提问上一节课的内容,其他同学抢答,这样,这些学困生每节课都会很认真地听讲,在课前就会很积极地去领悟上节课的重点知识,并且自觉地去归纳一些想要他人回答的问题。当然,别的同学回答后,他们还要判断回答是否正确,这又促使这些学困生不得不对自己提出的问题的答案了如指掌,否则,他们就无法做出评判。久而久之,这种方式大大促使这些学困生乐于提问,敢于提问,正确提问,在提问中受益,在提问中得到知识,在提问中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当然,看到学困生都会提出有意义和有价值的问题,其他同学肯定不服气,他们也渐渐地与学困生们互动提问。久而久之,这些学困生语言表达能力也提高了,学习热情也高涨了,对于优等生和中等生来说也是一种促进作用,从而形成一个班级的良性循环。这种有别于平常让优等生带动学困生,而是让学困生带动整个班级的做法,让全班同学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真正实现面向全体同学。
  3.2 让学困生当背书的组长
  为提高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在考试前一周将三四个同学分为一组,让学困生当背书组长,抽背中等生和优等生,这让学困生受益匪浅,因为多提问几次,他们对要掌握的内容也轻车熟路驾驭自如了。同样,我也让学困生帮忙优等生和中等生批改小测和练习,批改好后我再检查一遍,以免他们批改错了。这些举措大大提高他们的兴趣,让他们重拾信心,批改作业特认真,而批改完这些作业,学困生对于他们所批的内容也就自然而然地掌握了。这种方法比起叫他们主动去记好多了,因为初中生叛逆性特强,用这种方式可以激励他们主动去学习。
  3.3 让学困生提前体验实验,当老师的小助手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尤其重要,而初中生又特别喜欢做实验,对学习和表现都较差的学困生,若叫他提前做实验,上课当老师的小助手,辅导其他同学,充当小老师,他们就很乐意,似乎他们的能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将大大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4 课堂练习设置分层,作业分层
  在每节新课上完后的当堂练习环节,我采取难度逐渐增加的方式,让不同层次的同学都能对号入座地选择自己会做的题目来答,特别是学困生,前面几题的设置较简单,我就有意识地提问这批同学。同样地,在课堂作业布置中,我对不同的同学布置题型和题量不同的作业。练习册中的基础题,全班同学都要做,但对于一些提高题,学困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有选择地做,不勉强他们一定要做,这样他们才能做得有信心,等他们基本题掌握好后再增加难度,循序渐进地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3.5 转变评价观念,实现评价多元化和差异分层评价法
  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以“分数高低”的单一性评价学生的旧观念,应多层次多方面兼顾的综合评价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展学生的个性。
  在评价中,我对所有的同学都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评价。当然,我在教学中对于不同的同学,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如学困生,他们知识和能力方面的提升所占比例会少些,而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会多些,注重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特别是重视形成性评价,这样做有利于他们自信心的树立。对于中等生,他们知识和能力方面的提升所占比例会比学困生所占的比例略多些,其他方面比例略少些。而对于优等生,他们知识和能力方面的提升所占比例最多,同时兼顾他们学习过程的综合性评价。
  以上是我从教十多年来在生物差异教学实践中的些许感悟。学困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是班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容忽视的,老师不能轻视、无视、蔑视他们,相反的,要更加关注他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促进他们主动学习,让他们增长自信心,从而促进整个班级的共同进步和共同发展。只要正确引导,学困生在减少班级的差异性中将起到促进的良性效应的作用,最终促进所有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应有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曾继耘.差异发展教学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其他文献
近年来,安徽省服务业发展呈现出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有所优化、新兴行业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但其占GDP比重却呈下降趋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减弱。尽管这种现象在工业化进程中
摘 要: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将“互联网 ”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优化数学教学结构,突破教学难点,激活课堂思维,完善教学评价。就此问题探讨“互联网 ”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成: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及时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及评价体系的变化。  关键词:中职数学;“互联网 ”;数学教学  1 什么是“互联网 中职数学”  本文提出的“互联网 中职数学”的概念[1 ]
科学用肥包含肥料在施用前合理贮存与混合及科学合理的施用。它是肥料学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是现代农牧林业增收一个重要方面。
县教研室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县学科教研、区域教研为载体,充分发挥县教研室在课题研究中的主导作用,将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重视课题研究的过程体验,确实提升校本教研
摘 要:信息技术教育的着力点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衡量学生信息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能够将所学到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本文结合一线课堂教学实际,对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学生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培养情况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对于如何提高其运用能力进行了一些探索,总结出几点课堂实施策略。  关键词: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众所周知,学校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对已有知识的简单接受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吸收、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通过发展市场经济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经济效率。与此同时,“资本的逻辑”的恶性循环却开始肆虐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