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中俄西北分界与边民“人随地归”研究

来源 :西域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28469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根据历史文献资料,研究《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人随地归"条款订立过程及其原因,分析沙俄代表在议定该条款时的主要策略,探讨新界西边的边民愿意臣属清王朝的原因,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其他文献
方志馆是收藏研究、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宣传展示国情、地情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展示地情是方志馆的重要功能.本文论述了方志馆地情展览建设①的必要性,分析探讨了方志馆地情展览的本质特征和实现途径,阐述了方志馆地情展览设计的基本要求,对当前方志馆地情展览建设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简要总结,并提出建议措施.
民营企业产权刑事司法保护面临理论准备欠缺、保护内核及其位阶关系甄别不明、实践保护不足等现实问题。对此,应以刑法谦抑性作为涉民营企业产权犯罪的定性基础,保证法益侵害认定的规范形式与实质侵害相统一。刑事司法保护的法益内核包含超个人法益(社会法益)和个人法益,在保护过程中需呈现法益保护位阶的梯度关系。为优化其实践路径,应坚持刑法谦抑性与罪刑法定原则,谨慎界分一般经济违法与涉民营企业产权犯罪行为;限制适用经济犯罪兜底罪名,体现刑事司法保护价值维度,确保犯罪违法所得认定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