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转移催化合成1,4-二(1-咪唑甲基甲酰胺基)苯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_y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相转移催化法,以对苯二胺和咪唑为原料,经两步反应合成了一种双咪唑化合物1,4-二(1-咪唑甲基甲酰胺基)苯,通过元素分析、1H NMR及13C NMR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收率的影响.得到最佳反应条件:n(咪唑)∶n(氢氧化钠)∶n(1,4-二(氯甲基甲酰氨基)苯)=2.2∶2.2∶1.0,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3h,三乙基苄基溴化铵为催化剂,摩尔分数为1%.在最佳反应条件下,1,4-二(1-咪唑甲基甲酰胺基)苯的收率可达97%。
其他文献
1病例简介患者,女,68岁,工人。因“发作性抽搐1次”于2007—10—03就诊于我院。患者约30min前在洗菜时无明显原因突然感觉四肢无力,随即平躺在地,出现抽搐,两上肢不停地抖动,双下肢
脑血管病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寿命的常见病。在我国,血管性疾病、肿瘤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导致死亡的主要病因。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脑血管病占绝大多数,因脑卒中死亡的人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训练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有氧
目的:通过调查乡村医生数量、年龄、职称、学历、收入、存在的问题等,为完善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立意取样法原则,调查分析山东省滨州市5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
采用缠绕的方式进行螺旋桨的三维建模,相比较传统的坐标转换方式,其符合螺旋桨叶面成型的原理,建模精度较高。利用FINE/Turbo软件对螺旋桨的三维模型构建全六面体多块结构化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梗死(traumatic cerebral infarction,TCI)的分类、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TC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TCI患者中,治愈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