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主要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来源 :农村百事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ama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症状识别
  1.茶饼病
  茶饼病主要危害茶树嫩叶和新梢,先在嫩叶上产生淡黄色水浸状病斑,而后逐渐扩大成圆形斑。病斑正面凹陷,背面突起,上生灰白色或粉红色粉末,最后粉末消失,凸起部分萎缩成枯斑,边缘一圈灰白色,形似饼状。嫩梢发病时,常倾向一侧,病部畸形膨大,枝梢易枯萎。
  2.茶白星病
  茶白星病主要危害叶片,最初出现褐色小斑点,而后扩大成圆形病斑,中央灰白色,凹陷,边缘有暗褐色或紫褐色隆起线。感病的叶片易早期脱落,发病后期,病斑上散生黑色小粒点。
  3.茶云纹叶枯病
  茶云纹叶枯病主要危害叶片,在叶片叶尖或边缘产生病斑,初为黄褐色水浸状,而后形成浅褐色与灰白色相间的不规则形斑块,病斑上有波状轮纹,形似云纹状,后期病斑上产生黑色扁平圆形粒点,沿轮纹排列。
  4.茶炭疽病
  茶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部位从叶缘与叶尖开始,最初出现暗绿色水浸状圆点,而后扩大成茶褐色的不规则形大斑,最后色泽加深为红褐色,边缘有黄褐色隆起线。后期病斑生有黑色小粒点,病斑大小不一。
  5.茶苗根结线虫病
  茶苗根结线虫病危害1~2年生实生苗或扦插苗幼根,发病后,在主根和侧根上形成瘤状物,表面粗糙、黄褐色,病根畸形,常无须根。病株地上部分叶片发黄,植株矮小,严重时大量落叶,甚至整株枯死。
  二、综合防治措施
  1.农业生态防治
  ①选用抗病良种,采用大田土育苗,保持田园清洁,减少病菌传播和虫卵侵入,从而培育健壮茶苗。
  ②深翻土壤。新建菜园,土壤翻耕深度要求达到50厘米以上;成龄茶园,土壤翻耕深度要求达到25厘米以上,将表土中的病菌和虫瘿翻入深层,减少初侵染来源。
  ③茶苗健身移栽。加强检疫,防止从病区调入茶苗。取苗前10~15天,喷一次1∶0.5∶200的波尔多液,健身取苗。定植时,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蘸根,防止将病菌和虫瘿带入茶园。
  ④加强田间管理。彻底清除茶园枯枝落叶和病株残体,集中销毁或深埋,严禁将病株、病根随意丢弃在田间、地埂等处,以减少再侵染来源。
  ⑤测土配方施肥。检测土壤中养分含量,结合茶树不同生长期需肥特点,增施有机肥,配合施用磷、钾肥,促进茶株生长健壮,提高茶树抗病能力。
  2.药剂防治
  春茶采收前及采收后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严禁采茶期施用化学农药,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
  发生初期,用25%粉锈宁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进行篷面喷雾,防治茶饼病、茶云纹叶枯病效果明显。
  用70%百菌清1000倍液、50%多菌灵600~8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茶白星病、茶炭疽病效果明显。
  防治茶苗根结线虫病,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5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灌根,效果良好。(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农业局 罗勇 吴江 陈健 邮编:555200)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睑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0月至2014年12月于某院治疗的100例睑缘炎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红霉
1.疾病潜伏期或鸡群病后未完全健康时不宜防疫。鸡群病后刚刚恢复健康,身体的各项机能还没有完全恢复,建议在防疫前用3~5天抗病毒中药后,停1天,再进行防疫,这样效果较好。  2.转群与疫苗接种不宜同时进行。在鸡转群时注射疫苗,意味着将多种巨大应激叠加起来共同作用于机体,从而会导致鸡转群后体重非但没有增加反而下降,严重的还会有相当一部分鸡因应激而绝食、腹泻,甚至死亡。建议转群后3~5天再进行免疫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