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需求“新”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leo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如何扭转学生怕写作文、写俗套作文的不良局面,努力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张扬学生的个性,从而实现作文与做人的有机统一,成为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需要面对的课题。笔者认为,要在作文教学过程中紧扣一个“新”字,优化作文教学环节,以创新训练为主线,多教学生作“新”文章,真正让创新成为作文教学的“落锤点”。
  一、储新料:背起生活织就的作文锦囊
  将生活中鲜活的例子用到作文中会使文章充满活力。其实,生活瞬息万变、异彩纷呈,这就需要我们指导学生多从生活中“找”,从生活中引来作文的“源头活水”,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特别是对那些产生过剧烈的触动或震撼效应的人和事,定要“腿勤心细耳聪目敏”,仔细地思考、感悟、口述、笔抒。这样,在写作时方能游刃有余、左右逢源,并且文章个性突出,让人看了爱不释手。
  二、立新意:打造富有个性的精品
  “千古文章意为高”“意尤帅也”,这里的意即主题,立意就是要确定好文章的主题。主题是一篇文章的统帅和灵魂,新奇的立意,常给人以心灵的撞击、智慧的启迪。一般说来,对事物形成某种认识并不困难,难的是文章所传达的思想应当有一定的深度和人所未道的新意。“多想出智慧,深思能创新”,这就需要教者多鼓励学生,勇于独立思考,善于展示个性,进行创造性的写作。“以创作的写作,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勇于创新思维的人正是做人与作文的有机统一的高层次境界”,叶圣陶的这句话道出了作文教学的真谛,也应成为我们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特别是求异思维、批判思维和发散能力,尤为关键。可选一些格言、俗语来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譬如从“近墨者黑”得出“近墨者未必黑”,谈如何抵制不良环境的消极影响,养成一尘不染的自律精神。“这山望着那山高”中原含贬义,能否这样立意:就要把眼光投向那高山,不断进取、不安于现状。又如有一则材料写道:某行政部门在上班时人手一把剪刀、一瓶浆糊,翻贴废旧信封,结果减少了一笔购买信封的开支。一般学生对此写成“节约精神赞”。其实,工作人员上班时无公可办,却忙着粘贴废旧信封,表明有的机关人浮于事,这正是人力和时间上的浪费,实际上是最大的浪费,此做法不可取。这就训练了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鼓励想象是一种好办法。想象犹如三棱镜,能够照射出七彩人生,学生一旦具备了想象力,也就具有了创造力。在教完《孔乙己》一文后,我曾要求学生写一篇《给孔乙己的一封信》,有的学生写道希望孔乙己放下架子,要勇于同恶势力斗争。这样,学生的思维活了,灵感来了,文章自然新意叠出。
  三、选新材:揭开生活神秘而真实的面纱
  有一次考试的作文题是“第一次 ”。结果相当一部分学生写“第一次做饭”或“第一次骑车”,千人一面。追根溯源,学生不会选材,作文缺乏新意。如何引导学生选新材呢?不妨从三方面着手训练:一是鼓励学生书写自我。由于年龄、性格、阅历、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差异,各人的见解、感受必然不同。为何有的学生写的日记很细腻,很有感染力,让人耳目一新?那就是因为他敞开了心扉,展现了真实的自我。二是引导学生写作要贴近生活,把准时代的脉搏。记真事,抒真情,发真感。生活是日新月异、丰富多彩的,只要用心观察,独立思考,收获肯定是各不相同的,文章当然多少有点“新”意了。如写《我的老师》,若还写备课到深夜、课前从田里来,显然不能反映当代教师真实的精神风貌。三是指导学生选材时要灵活处理,大胆取舍。有时选的材料虽说是亲身经历的,但也要想想这样的经历,别人多不多,如多,就干脆避开。
  四、布新局:设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目前,不少学生仍习惯于写老三段的文章。其实,进行“入格”训练后,就要多指导学生在文章的谋篇布局上翻新。如灵活安排叙述顺序,巧妙拟定小标题,恰当设置线索,精心设计过渡语言,大胆设计首尾,等等。笔者曾让学生写一篇“初中生活回眸”的习作,指导学生用“苦、辣、酸、甜”或“喜、怒、哀、乐”来作小标题,再充实相关的内容,结果学生兴趣盎然,写出来的作文令人耳目一新。
  五、用新语:奏出陌生而迷人的乐曲
  如果说上述构思是一篇文章的“蓝图”,那么表达就算是具体的“工程”实施了。表达是写作的关键一环,不少学生的习作充满套话、大话、空话、假话,读了让人生烦、生厌。究其原因,学生的词汇贫乏,也不肯动脑筋选择。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有两条途径:其一是让学生“将活人的唇舌作为源泉”,向“活人”学“活语”。比如,有一次学生在习作中这样写妈妈对他说的话:“到学校后,要勤奋学习,将来为社会作贡献。”看后,我问他:“你妈真的是这样教育你的吗?”他扑哧一笑。我要求他回去留心听,再作修改。结果他写道:“上学读书可要上心啊,赶明儿见识多,才能干大事。”显然,这里的人物语言很鲜活,很能打动人。其二是指导学生学会锤炼语言。这当然要靠学生多修改了。“文章不厌千回改”,古往今来,留下不少作家炼字炼句的佳话。如“吟安一个字,捻断三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都说明语言要生动、形象、精确、凝练、顺畅。特别是标题用词力求新颖、醒目,首尾用语力求简洁、明快。当然,语言创新绝不是生造词语,倘若这样,除表明用语态度不严肃,还直接影响意思的表达。
其他文献
减负、减负一直在教育行业呐喊了很多年。但是每一天我们的孩子都在题海中或作业中呻吟、挣扎,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良后果,孩子因过多的作业而苦不堪言。作为一个教育者,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教学规范,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发展,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要想少留作业,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就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作业的设计与布置  1.作业设计要多样化。英语作业的布置,不应停留在抄单
会计专业实践性很强,与创业教育联系非常紧密.构建技工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是创业教育的前提和基础.“3 + 1”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中的“3”,指的是3个课程模块,即专业基础课程
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高中英语教学越来越需要开放式的教学模式,真正拓宽教学的渠道和内容形式,并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全新的课堂环境中学习英语,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  一、大课堂英语教学的特点  1.教学资源丰富  英语大课堂教学让传统课堂教学得到了有效的延伸,不仅含有课本知识,还有对课本之外的网络资源的摄取。学生在英语大课堂教学中可以获得课堂之外、其他教师及兄弟
曾经希望rn我们的能象鸟儿一样rn在旷远的草原上rn拥有鸟一样飞翔的自南rn游刃于空气中rn我们是在努力去亲近rn但显然rn已经无法找到rn当初与自然的息息相关rn
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具备能够使用常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进行交际的能力。从2014年开始的高考改革中,英语学科的写作部分更从以往的25分增加到35分,题型也从比较简单的提供信息式命题作文增加到对学生写作能力和创造力要求更高的开放式作文,突显了对写作能力的更高要求。  面对这一高考要求的变化,高中英语教师必须更加充分意识到科学、系统地进行英语写作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践出一
听力测试通常有如下考点:1.考查对听力材料主要内容的掌握和理解。比如:听力材料主要说的是哪个方面的事情?文中主要谈到了下列哪些问题,哪一个没被提到?这就要求考生能听懂听力材料的大致内容,并对文中提到的事实记忆清楚。2.考查对特殊细节的理解。如:发生了什么变化?怎么变化的?3.考查对某些信息的精确掌握。这类考查题目对考生的要求比较高,要求精确的记住某个短句、短语或单词,只有这样才能答对题目。经常考到
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自1958年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51个春秋.51年来无论是在艺术领域还是在教学领域,探索与创新始终是版画系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一批批国内外知名的教师为版画
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在学校专业建设中占有重要作用.通信工程制图与概预算文件的编制是通信工程相关岗位中的重要基本技能,实践性强.以《通信工程制图与概预算》课程为例,探讨了
开幕时间:2009年12月27日下午2点展览时间:2009年12月27日——2010年1月10日开幕时间:上海市浦东新区图书馆(迎春路324号)“≠”记忆——上海艺术家沙龙特别展是一个继往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