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特岗计划”实施15年来对我国农村教育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特岗教师职业幸福感是审视“特岗计划”实施成效的重要维度,不仅影响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也影响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实现.对全国31个省份特岗教师进行调查后,从健康幸福感、认知幸福感、主观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4个维度,深入剖析了特岗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同时,也从性别、年龄、学历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以及区域、乡县、学校文化等因素,对特岗教师职业幸福感进行了差异性分析.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个体层面、工作环境、社会环境、专业发展等因素对特岗教师职业幸福感有显著影响
【机 构】
:
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吉林 长春 13002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岗计划”实施15年来对我国农村教育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特岗教师职业幸福感是审视“特岗计划”实施成效的重要维度,不仅影响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也影响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实现.对全国31个省份特岗教师进行调查后,从健康幸福感、认知幸福感、主观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4个维度,深入剖析了特岗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同时,也从性别、年龄、学历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以及区域、乡县、学校文化等因素,对特岗教师职业幸福感进行了差异性分析.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个体层面、工作环境、社会环境、专业发展等因素对特岗教师职业幸福感有显著影响.为此,可以从扩大理解与支持范围、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把握服务地特点、推动差异性补偿政策落实,建立与完善科学、动态的特岗教师管理系统,发挥人才优势、提供多种发展途径与支持渠道等不同方面,采取有针对性与差异性的提升策略.
其他文献
教师是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应有之义.教师职业幸福的实现要以对教师职业幸福的科学认识为基础.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的本土化研究,对揭示我国教师职业幸福规律具有重要意义.21世纪前20年是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研究奠基的20年,在教育学界和心理学界共同努力下,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研究逐渐形成了以教师为本、以心理为根和以发展为重的基本取向.这20年间,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研究取得的主要成就有:四大理念(教育质量论、专业发展论、职业境界论、幸福教育论)协同作用
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关键在于教师均衡发展.为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出台,提出了“优化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政策举措.这些举措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推动城乡教师流动、加强乡村教师培养、实施乡村教师补充计划.各省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以落实中央要求,围绕上述三个方面内容,提出了本地优化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的实施方案.各省的实施方案属于公共政策再生产的文本,是政策实施的重要环节,关系着政策执行成效.对各省实施方案进行内容分析发现:总体上,各省并未较好地细化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