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的所得税核算

来源 :财会学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czbczbcz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企业所得税法于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它与新会计准则在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的收入确认上存在着差异,该差异怎样正确体现在所得税费用的核算上,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笔者就此问题查阅一些资料,发现部分资料的会计处理是不正确的。在此,笔者就该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与大家交流。
  首先明确基本概念,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某一项资产在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分期收款销售收入的税务规定与会计规定的区别见下表1:
  表1
  
  【案例】2008年12月31日,黄河公司出售一套大型设备,协议约定采用分期收款方式,2009~2012年每年年末收取200万元,合计800万元,该大型设备的销售成本是500万元。发出货物当日即开出发票,金额800万元,增值税136万元,并于当日收取增值税额。假定购货方在销售成立日支付货款,只需付600万元即可。假设该企业所得税率为25%,假设,企业各年的税前会计利润均为1000万元。历年没有其他的调整事项。
  【分析】
  在2008年底,并未满足企业所得税法确认收入的条件,即长期应收款的计税基础是零。根据计税基础的概念“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某一项资产在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也就是说,此时长期应收款作为一项经济利益并没有纳入应税所得额的核算,将来收到时不可能从应税所得额里抵扣,相反,在逐步实现的过程中要被计入应税所得额。
  案例中,长期应收款的账面价值是800—200=600(万元),长期应收款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600万元,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减去的最终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600×25%=150(万元)。
  一些参考书采用了错误的做法:认为长期应收款的账面价值是600万元,其计税基础是800万元,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进而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笔者认为,800万的长期应收款在形成时并没有计入应税所得额,待其实现时能允许从会计利润中减去么?还有一种理解也可以判断该处理的错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形成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做纳税调整,是要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作加项处理的,会计已经核算了此项利润,而按税法规定则纳税义务滞后,要把这部分利润减去,减去的利润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
  再以普通应收账款为例,它的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是一致的。应收账款在形成时对应主营业务收入,纳入了应税所得额,也纳入了会计利润的核算。当应收账款真正收回时,企业就实现了经济利益,该利益已纳过税了,无需再计税,可从应税所得中扣除。它与长期应收款的差异是长期应收款对应的收入没有纳入所得额的核算,而只纳入会计利润的核算。长期应收款在逐步实现时是需要纳税的,故其计税基础为零。综上所述,认为长期应收款计税基础是800万元是错误的。
  重新回到案例,税法不确认这部分收入,当然也不会允许扣除相对的销售成本,那么存货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也产生了差异。存货的计税基础大于账面价值,产生的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500万元,在计算所得额时,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作加项调整的。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500×25%=125(万元)。在以后逐步结转成本时,递延所得税资产转回。
  在一些参考书里,错误的做法是根本没有考虑到存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只是错误的认为长期应收款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差异200万元,形成了递延所得税资产。
  正确的处理是以上两项分别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正常情况是递延所得税负债大于递延所得税资产。另外强调一下按新会计准则的规定,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是要分别核算,不可以互相抵销,它们综合作用的结果体现在所得税费用的多少上。
  企业正确处理:
  2008年底:
  应税所得额=1000-600(长期应收款形成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500(存货形成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900(万元)
  应纳税额:900×25%=225(万元)
  2009年底:
  在2009年底长期应收款的账面余额是800-200(本年末收到的)=600(万元)减去未实现融资收益的余额200-75.72=124.28(万元),是475.72万元(账面价值),此时其计税基础是还是零,因为企业所得税应税所得额没有把长期应收款对应的经济利益纳入核算。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余额是475.72万元,本年度转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600(上年余额)-475.72(本年余额)=124.28(万元)。
  按税法规定此时确认收入200万元,结转成本500×1/4=125(万元),该存货的计税基础是500-125=375(万元),其账面价值为零,差异375万元,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余额,转回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500(上年余额)-375(本年余额)=125(万元)。
  应纳税所得额=1000+124.28(转回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25(转回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999.28(万元)
  应纳税额=999.28×25%=249.82(万元)
  其实也可以按原来的利润表债务法印证一下。应纳税所得额=1000-75.72(未实现融资收益摊销计入财务费用的金额)+200(税法分期确认的收入)-125(税法分期确认的成本)=999.28(万元)
  2010年底:
  长期应收款账面余额800―200(2009年底收到的)―200(2010年底收到的)=400(万元),未实现融资收益的账面余额124.28 (2009年底余额)-60.04(2010年摊销额)=64.24(万元),长期应收款账面价值400-64.24=335.76(万元),而它的计税基础还是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是335.76万元,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余额,转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475.72万元(2009年底的差异余额)-335.76(2010年底的差异余额)=139.96(万元)。
  按税法规定此时确认收入200,结转成本500×1/4=125,该存货的计税基础是500-125(2009年确认的销售成本)-125(2010年确认的销售成本)=250(万元),而它的账面价值还是零。其差额250万元,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余额,转回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75(2009年底的余额)-250(2010年的余额)=125(万元)
  应纳税所得额=1000+139.96(转回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25(转回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14.96(万元)
  用利润表债务法印证一下:
  应纳税所得额=1000-60.04(未实现融资费用本年摊销额)+200(分期收款本年确认的收入)-125(分期收款本期确认的销售成本)=1014. 96(万元)
  应纳企业所得税:1014.96×25%=253.74(万元)
  2011年底(以后省去详细的分析过程,详细的分析过程同往年):
  长期应收款账面价值为178.13万元,计税基础是零,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余额是178.13,转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335.76-178.13=157.63(万元)
  按税法规定此时确认收入200,结转成本500×1/4=125,该存货的计税基础是125万元,账面价值为零,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余额为125万元,转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50-125=125(万元)
  应纳税所得额=1000+157.63(转回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25(转回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32.63(万元)
  应纳企业所得税额=1032.63×25%=258.16(万元)
  2012年底:
  长期应收款账面价值为零,计税基础为零,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余额为零,转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78.13万元。
  按税法规定此时确认收入200,结转成本500×1/4=125(万元),该存货的计税基础是0万元,账面价值是零,转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25万元。
  应纳税所得额=1000+178.13-125=1053.13(万元)
  应缴企业所得税=1053.13×25%=263.28(万元)
  至此核算周期结束,2008年底形成的递延所得税负债150万元和递延所得税资产125万元全部转回。通过上面的核算,可以印证,只有暂时性差异存在的情况下,会计利润和所得税费用始终是配比的。本例中会计利润始终是1000万元,所得税费用也始终是250万元。
  以上是笔者对新会计准则和新企业所得税法在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的会计核算上的理解。真诚与大家商榷。
  
  作者单位:河南省焦作市马村区地方税务局
其他文献
【摘要】推动中职应用文教学与专业相结合,是应用文教学过程中的大势所趋,同时也是新课改背景下,对中职学生专业素质培养的内在要求。中职教师要在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方式等方面凸显专业自身特征,不断地激发学生兴趣,取得更优更佳的教学效果。以园林专业应用文写作为例,系统论述中职应用文教学同专业结合的具体实践。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 应用文教学 中职 园林专业  作为中职教育阶
围绕IT系统及其内在的控制措施中所存在的重大缺陷,对满足萨奥法案要求带来了挑战。萨奥法案404条款要求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登记上市的公司报告其内部控制的效力,其中包括利用公司数据通过计算机系统生成报告的可靠性。如果没有有效设计IT系统的控制措施,就会直接影响到财务报告的质量。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至关重要,因为系统的好坏在于其所拥有数据的质量。  公司往往未能充分理解IT系统如何控制业务和财
编者按:中注协日前发布了CPA考试改革的征求意见稿,本刊有幸请到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业内权威会计辅导专家徐经长先生,对征求意见稿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解读。    《财会学习》:征求意见稿提出CPA考试设为专业阶段与高级阶段两个层次,同时指出拟向考生提出实务经历的建议性要求。即考生参加最后一科“综合测试”考试前,建议其在具有1年实务经历的基础上报考,实质可能会限制“非从事审计实务”的考生参加高级阶段
故事开篇    金融工具:亮出你的盖头来  新准则充分适应我国金融创新发展要求,基本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规范了各种金融工具业务的列示和披露,与现行《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相比,新的金融工具列报准则的主要变化、突出内容及对企业的影响如下:  新准则规定,企业发行金融工具,应当按照该金融工具的实质,以及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定义,在初始确认时将该金融工具或其组成部分确
霍华德·欧文·罗斯(Howard Irwin R0ss,1907-1974)是加拿大藉著名会计学家,也是国际知名的现行价值倡导者,特别是对改进财务报表方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曾担任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anadian Instnute Of Chartered Accounting,简称CICA)主席,并任麦考吉大学(McGill University)校长。1977年,他成为会计名人堂(Acc
刘永泽教授,1950年出生于河北省滦南县,1977年7月毕业于辽宁财经学院财政系会计专业,1985年7月获东北财经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1997年7月获东北财经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任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办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MPAcc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曾荣获“国家级教学名师”、“辽宁省优秀
一、引言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税收规划的开局之年,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肖捷在2010年12月召开的全国税务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着力强化国际税收管理和反避税工作。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剧,经济领域的企业避税现象出现了避税手段趋于隐蔽n生、避税主体趋于多元化、避税模式趋于操纵性、避税范围延伸到国际领域等新特征,这为我国进一步强化税收管理、完善反避税工作机制、切实维护我国
财务会计,四个字,一类职业,但对我而言,惟以草根两字形容,才是最确切的,也是最货真价实的。是我过去、现在,甚至未来职业身份的具体写照——未接受过财务会计方面的系统教育,纯粹是一边从事实务工作,一边自学理论知识的成长过程,却也相得益彰。如今,虽拥有了许多头衔,仍依然是典型的草根,无非是走在了前列。我知道,能走到这一步,没有付出,绝对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参加一系列会计考试是必经之路。这样的成长经历,造就
一、搬迁补偿费的基本形式    依据《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规定,在城市规划区内的国有土地上实施房屋拆迁,需要对被拆迁人予以补偿和安置,其取得搬迁补偿费的方式,通常包括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企业因政府进行城市整体规划、旧城区改造等原因收回土地使用权而取得搬迁补偿费。需要说明的是,企业因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权而取得搬迁补偿费,并不一定是从政府直接取得财政资金。这是因为,政府往往将因收回土地使用权应
奥利巴斯惊曝巨额财务丑闻  日本医用设备及数码相机制造商奥林巴斯日前发布公告承认20年间隐瞒投资亏损高达13亿美元,成为日本历史上最大的公司财务丑闻案。奥林巴斯称,第三方调查委员会发现,公司3名高管做假账以掩盖证券市场投资亏损,2006年至2008年间,奥林巴斯以734亿日元收购了日本国内三家基本与本业无关的公司。2009年财报中,奥林巴斯对这三家公司做出了557亿日元减记处理。2008年,奥林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