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现代粟、黍及其野生近缘种的淀粉粒形态数据分析

来源 :第四纪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l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来自中国北方不同区域的9个粟(Setaria italica)样品及其野生祖本青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的7个样品,9个黍(Panicum miliaceum)样品及其近缘野生种糠稷(Panicum bisulcatum)和野黍(Eriochloa villosa)样本各1个,共27个样品进行了淀粉粒分析。针对每个样品,统计100—200颗淀粉粒粒径数据,100颗形态特征数据,在此基础上初步明确了5种植物淀粉粒如下判别特征:1)5种淀粉粒中,除野黍淀粉粒为小粒径(X^-=4.8±
其他文献
目的 筛选高转移胃癌细胞亚系并与其母系进行生物学特性的比较。方法 利用transwell小室筛选高转移力胃癌细胞亚系,通过HE染色比较母亚两系细胞形态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母亚两
目的 研究苯对小鼠胚胎肢芽发育和分化的影响,探讨苯的发育毒性。方法 应用体外培养方法,对12天孕龄小鼠胚胎前肢芽进行培养,观察不同浓度的苯对肢芽骨发育和分化的影响。结果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人。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和纳洛
利用CCSM3海洋一大气耦合模式模拟结果,探讨了中全新世(6kaB.P.)我国东部西南风气候的季节演变规律。结果表明,6kaB.P.我国东部南风最早于1月出现在20°~25°N区域,此后逐渐增
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先天脆弱性,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是研究气候变化-生态环境变化耦合关系的理想场所。选取我国典型喀斯特地区湖泊白鹇湖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沉积物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