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音乐教学改革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tao_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是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音乐需要天地,天地需要音乐,课堂是传授音乐的最佳地方。然而,由于长期受“教唱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老师已经习惯了练声视唱,节奏训练、学习歌谱歌词的传统套路,学生总是围绕老师的指挥棒运转,其学习的满足感也只能在课堂的最后十分钟个人唱、小组唱、集体唱中获得一些体验。这种教学手段单一,信息量少,教学过程缺乏艺术性、创造性,教学模式既不能全面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更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已经严重地制约了音乐教学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所以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构建一种具有时代气息,让学生经历音乐实践过程,满足表演欲望,改革使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创新思维都能得到发展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已经迫在眉睫,也必将引起广大教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作为一名音乐工作者,我十分热爱音乐,并且把音乐教育事业作为一种神圣的职业!我想让每一个动听的音符流淌进学生的心田,滋润每一个渴望陶冶的心灵!但在教学过程中,我渐渐地体悟到,如果仅从音乐的角度去谈音乐路会很窄,生活的丰富多彩赋予了音乐复杂而又多样的表现形式,作为音乐课堂教学的引领者,如果我们不能调动学生认知世界的多种潜能,那么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就会产生片面性,而且缺乏丰富的情感。在教学中我发现通过音乐欣赏能够刺激同学们的各种感觉器官,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同学们展开丰富的联想,这使我加深了对音乐本质的理解。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方向,应逐渐从传统的教唱形式转向以欣赏为主的教学模式。新课程标准也强调以音乐为本的教育(以音乐为核心,以人文为主题,以学生为本位)的多学科相互渗透,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学生们接受音乐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他们所接受的音乐教育的广度和深度较大地影响着其素养的提高和音乐能力的发展。因此,音乐课堂教学必须改革,必须保持开放的态势。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把音乐与语文、美术、信息技术等其他学科有效地结合起来,相互渗透,不断求新求异得到发展。如音乐与美术结合,音乐是一幅画,是一幅用音乐当色彩,旋律作线条所描绘的只能用听觉去观看的心灵之画,有些音乐本身是描写画的,如法国著名作曲家德彪西的24首前奏曲《亚麻色发的少女》《月光》等。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有机地融合、渗透一些美术因素是十分有效的。音乐与多媒体的结合,“把多媒体网络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是教育现代化的制高点,网络时代的到来使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课程标准也提出了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区运用电脑网络方面所蕴藏的巨大教育潜力,引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音乐。因此为音乐课创设教学背景,制作生动活泼的动画课件,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又如音乐与语文,中国的文学向来就是和音乐融于一体的,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无不可吟唱,音乐课堂教学中更需要用文学这门艺术来创设特定的情境和气氛。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又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扩散思维。
  总之,音乐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的审美活动是以社会生活为基础的,与各学科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我们音乐教师在所有教育学科中可以说是专业性最强的教师之一,说专业强是说我们具备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手段最多最丰富。而且在新课改的形式下上好音乐课更是义不容辞,这既是我们的责任又是音乐教师风采的体现。
  
   (商城县二中)
其他文献
根据西宁特钢三流异型中间包的结构和操作参数,应用ANSYSCFX数值模拟软件计算不同控流装置下中间包内的流场和温度场分布,提出了优化的中间包结构.在此基础上,建立物理模型对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只有改革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改革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实现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才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  一、改革课堂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启迪学生创造思维。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注入式”,这种教学模式有碍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忽视了开发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启发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