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年(外一首)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e2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像一头老黄牛
  只管兀自拉犁前行
  既不敢撒歡
  也不敢停下脚步长哞
  纵使鞭痕累累
  偶尔闲一次
  还可以卧在阳光下
  反刍反刍生活
  雀,向梅而声
  自唐诗宋词而来
  从山水画卷而来
  摩诘,放翁,梅花屋主皆为向导
  一路疏影,一路暗香
  吟一首诗,衔一幅画
  啄一嘴香,送你一个春
  “只留清气满乾坤”
其他文献
莎士比亚作为人类戏剧史上杰出的艺术大师,其戏剧作品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不属于某一个时代,而属于任何一个时代。在中国,曹禺享有“中国的莎士比亚”的美誉,他创作了《雷雨》《北京人》《原野》《如初》《家》等优秀作品。与莎士比亚的知名作品一样,曹禺创作的作品也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呈现出独特的艺术生命力和影响力。这两位戏剧家之间的联系,在诸多文章中都被提及,但是很少有人把莎士比
摘 要:《文学概论》和《文学的基本原理》认为文学是一种以语言为载体,通过创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的意识形态。这一文学观是在苏联文论、毛泽东文艺思想和编者自身学术素养的多重影响下形成的,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民族性,但也有狭隘化、教条化的缺陷。  关键词:蔡仪;以群;《文学概论》;《文学的基本原理》;文学观  作者简介:苏安娜(1996-),女,汉族,浙江温岭人,沈阳师范大学2018级在读研
来去匆匆 常会错过沿途风景  就像门前被春风吹绿的枝叶  常被我忽略 此时闲暇多看几眼  就想起你的名字 你的容颜  似曾相识于医书的某个章节  那片片叶羽 除了夏日送爽  還是防治天空雾霾的灵丹妙药  其实 我看与不看 你都在  我从不迷惑 有缘于此各负其责  虽然没有前世有约 彼此从未走远
初中的时候,学过一首古诗,题目是《春望》。诗里面有一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儿和鸟儿都是美好的事物,但是在人伤心欲绝的时候,却只能让人更加伤心。《边城》就是这样一部小说,极致地描写着美,却也把忧伤无尽地交织在美中。  一、人物塑造美  在日常的小说中,我们经常看到的人物塑造是有着正反面的,正面人物塑造得面若城北徐公,心似东土三藏;而反面人物恨不得人人都是镇关西。很少有着像《边城》这样,主要
《项狄传》作为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全书描述了主人公特里斯舛·项狄的精神世界和心理变化,以及他对人生的感伤情绪,有助于读者获取更多独立感悟,从而为现实世界的行为提供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导向。本文对其作者的写作技巧进行研究分析,以叙事艺术特色作为切入点,全面解读小说《项狄传》,为读者拓展审美取向提供思路。  《项狄传》是英国著名作家劳伦斯·斯特恩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因小说中采用了大量
很柔  我没有说水,也没有说风  我说湖堤婀娜多姿的旗袍秀  五月油纸伞下的雅韵  这样的锦绣适合奏鼓乐,写诗  高声朗读:我爱你,湖韵山情  那么多人從四面八方赶回来  为的是  膜拜百年湖堤龙舟文化习俗  为的是  他们那颗受伤的心永不孤单  龙神一直住在大冶湖吗?可不  它护佑着两岸乡亲呢  左手一指,一道彩虹桥架起  右手一指,鱼肥蟹美,荷海飘香  传说大冶湖是一位渔家少女,可不  她丝绸
是否有一种语言,  听到了便失去了神秘。  是否有一种感觉,  说出来便不再美丽。仿佛  清晨飘渺的薄雾,  江南秋日迷离的细雨,渐渐隐去。  是否有一首歌曲,  总在心地轻轻吟唱,  却总也听不清字句。  是否有一首詩词,  可以写出所有的别绪,  却总也不能将墨迹凝聚。仿佛  流过堤岸的河水,  淌过鬓边的岁月,  藏在心底的回忆。
加拿大当代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第九篇长篇小说《别名格蕾丝》以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运用女性主义叙事策略为读者再现了以格蕾丝为代表的下层阶级女性在十九世纪中期加拿大的生活状态。作者在批判当时男权文化主导的社会不公时,也赋予了女性观察和言说的权力,从而帮助女性获得自我意识与话语权。通过运用女性主义叙事学相关理论,从叙述视角和叙述声音两个方面探讨阿特伍德对女性主体意识以及话语权威的建构可知:阿特伍德
刘勰在《文心雕龙·乐府》篇中提到:“《桂华》杂曲,丽而不经,《赤雁》群篇,靡而非典,河间荐雅而罕御,故汲黯致讥于《天马》也。”其中,《桂华》是西汉《安世房中歌》中的一节。举全文如下:  冯冯翼翼,承天之则。吾易久远,烛明四极。慈惠所爱,美若休德。杳杳冥冥,克绰永福。  《赤雁》即《象载瑜》,是汉初时用于祭祀之歌—《郊祀歌》中的第十八章,其内容亦是以歌颂祥瑞为主。针对刘勰对《桂华》《赤雁》的批判,周
我一直以为我的母亲很傻。  小时候我很调皮,总喜欢跟母亲作对,总觉得母亲很愚昧、落后,觉得她很傻,甚至在心里看不起她。  以前,只有我们一家人在村里是姓易的,算是外姓人,加上父亲长期在外工作,母亲难免要受一些人的欺负。隔壁李姨,一而再,再而三地占用我们家的菜地,最后弄得我们几乎没有出入的通道了。我的母亲终于发火了,与李姨吵了一次惊天动地的大架,从那之后,两家人互不说话。  有一天,李姨四岁的女儿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