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真大师的眼泪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dujian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继平:日本九州大学文学博士,现为日本公立福冈女子大学教授。著有《异文化夹缝中的郭沫若》、《中国现代文学与九州》、《创造社作家研究》、《神秘的日本文化心理》等;译著有《日本文学百家》、《日本现代诗歌选》、《东方的忧郁》、《当我们的眼睛相遇的时候》等。
  当时日本朝廷为了鼓励发展佛教,竟规定任何人只要愿意削发为僧,即可免征税。于是大批农民纷纷撂下锄头,遁入庙门“合理避税”……圣武天皇绝顶聪明,想出一条妙计,即到大唐聘一“资深”和尚来日主持“授戒”。同时他宣布,只有经过正规“授戒”,才被认可为正式和尚。而这位“资深”大唐和尚,就是鉴真大师。
  国人到了日本关西,有两个地方总是要去的:一是京都岚山,再就是奈良唐招提寺。岚山就在京都市内,春秋两季游客熙攘,车马喧阗,春赏樱花漫天飞舞,秋看红叶遍山尽染。相比之下,奈良沉浸在某种神秘的安详氛围之中。奈良因为是古都,在参天古树林构成的深绿色板块里,掩映着几十座名寺古刹,气势最为宏大的东大寺和最古老的法隆寺都在那里。而唐招提寺坐落在偏离市中心的五条町,虽然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但总给人几分冷清的感觉。
  国人去唐招提寺不是为了看稀奇,为的是凭吊躺在那里的同胞鉴真大师。我第一次去唐招提寺还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记得当时从南大门进去兜了一圈之后,心里直纳闷:大名鼎鼎的唐招提寺怎么如此寒碜?一个和尚影子不见,而且还这么破旧!
  古都奈良的千年佛寺
  近年重游唐招提寺,记忆中那座破旧的寺庙,经过耗时十载的大规模拆修,已恢复了古代奈良佛教鼎盛期的建筑风貌。就审美情趣而言,日本人似有其独特之处。日本的佛寺维修,都要尽最大可能保留原寺的本色。同样是琉璃瓦,黄、绿、蓝三色调得相当柔和。
  唐招提寺亦如此,色彩新而不艳,格调简而不俗;于熙攘的游人之中,偶见几个身着黄衣、表情和蔼的和尚。主殿金堂、殿顶的天平之甍、讲堂、经藏、宝藏、鼓楼、御影堂以及鉴真墓等一切如故,但我觉得寺内的氛围变了。时逢唐招提寺每年一度纪念祖师鉴真的“开山忌”,我在御影堂有幸瞻仰到了平时秘藏不宣的鉴真坐像的真容。
  日本古代的佛寺等级严格,专供天皇祈愿的“敕愿寺”除外,以下分为官寺和私寺两大类。官寺说白了就是“国立佛寺”,属于国有资产;而私寺则属于个人所有,不享受国家财政拨款。唐招提寺由我国唐代高僧鉴真创建于公元759年,该寺占地来自天武天皇之子新田部亲王的慷慨馈赠。所谓“招提寺”,意即在佛身边修行的私人道场。了解到古代日本佛教的国情之后,方知当年在官寺密集的奈良,鉴真大师筹建的唐招提寺地位并不怎么样。
  关于鉴真当年历经艰难到东瀛授戒传经这段史实,从古至今在中日两国民间广为流传,可谓有口皆碑。但实际上,在光环背后,还隐藏着一段让人心寒的故事插曲。
  鉴真偷渡做“博导”
  鉴真原为扬州大明寺住持。简单说来,当年他是接受日本圣武天皇之邀东渡的,若按现在的规矩,该拿访问学者签证。当时东渡日本有两大困难,其一是大海阻隔;其二是违反大唐限制出国的禁令。为了克服第一个困难,从公元743年第一次东渡,到公元754年最终抵达奈良的11个春秋里,鉴真5次东渡均告失败,第六次掩人耳目乘上日本遣唐使团的大船,以偷渡的形式到达奈良时,已双目失明。鉴真5次东渡失败后,都被强行“护送”回大明寺,没被问罪,这点完全是唐玄宗出于对人才的爱惜。若换个朝代,长几个脑袋也是不够砍的。
  日本遣唐使之前早有遣隋使,相传是圣德太子制定了以中国为师的政策。派遣到大唐的名曰“使节”,实皆为高才学僧。大批日本僧人学成归国,用带回国的大唐文化促进了日本国的发展。然而,为何当时日本非要大唐高僧鉴真亲临日本不可呢?这一点在我国鲜为人知。
  要破解这个谜,首先必须搞清“戒”和“律”。所谓“戒”,即和尚发誓遵守佛门清规,管好自己;而“律”,则指和尚之间的相互监督和约束。“戒”也罢,“律”也罢,如果仅靠诵经“自修”就能达目的倒也罢了,问题是佛门教义严格规定必须循规蹈矩,否则就属于左道旁门。换言之,必须当着具有特定“授戒”资格的佛门大师之面起誓才管用。从大师的角度讲,主持这种仪式叫“授戒”,而举行仪式的场所,则被称为“戒坛”。
  佛教传入日本以后,首先在王公贵族中间传开,然后迅速向民间普及。刚开始也没个规矩,上自天皇下至百姓,某日心血来潮,撇下手里的工作入寺便可当和尚,等哪天当腻了,随时可以回家重操旧业。其实,愿否出家为僧纯属个人爱好,本无可厚非,但问题是当时日本朝廷为了鼓励发展佛教,竟规定任何人只要愿意削发为僧,即可免征税。政策一出台,天下骚然。大批农民纷纷撂下锄头、剃光头,进寺庙吼着要当和尚,其用心昭然若揭——“合理避税”。由于寺庙方面也没个限制条款,不接收还不行。这种乱,首先危及到了日本朝廷——征不到税,朝廷如何维持?要确保税收,只有一条路,即抬高佛门门槛,让大批百姓进不来,只有老老实实地种地纳税!
  圣武天皇绝顶聪明,想出一条妙计,即到大唐聘一“资深”和尚来日主持“授戒”。同时他宣布,只有经过正规“授戒”的,才被认可为正式和尚。而这位“资深”大唐和尚,最终选中的就是名震江淮的“授戒大师”鉴真。换种易懂的说法,日本当时想靠授“博士学位”来控制“博士”的数量。而本国尚无“博导”,于是西渡唐土,请来了鉴真做“博导”第一人。
  公元754年2月,66岁且双目失明的鉴真大师抵达日本都城奈良,受到了顶级待遇:首先,他被孝谦天皇任命为“大僧都”,统掌全日本僧佛事务;接下来住持东大寺,并于寺内设立“戒坛院”。直至公元758年离任,先后为圣武、孝谦两位天皇为首的430名“准和尚”正式授戒,让日本国有史以来有了第一批持有“僧籍”的和尚。
  晚年的鉴真与唐招提寺
  对日本佛教的发展而言,鉴真东渡委实功不可没。而对当时的日本国来说,还得到了另一种“实惠”,即国家税收的大幅度增加。然而,当日本有了名正言顺的和尚,几年之后,其中的佼佼者爬上“授戒师”宝座之后,便开始冷落祖师爷鉴真了——从责怪鉴真记不准确佛经的内容开始,发展到诽谤鉴真作为授戒大师“徒有虚名”。最终导致朝廷解除了鉴真的所有职务,并责令其迁出东大寺。如此看来,“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弹弓藏”并非中国之专利。
  听闻鉴真大师被赶出了东大寺,天性善良的新田部亲王实在于心不忍,便将自己的一处私邸连地皮一同慷慨地赠与了鉴真。在这块地皮上,鉴真建起了“唐招提寺”。从此,唐僧鉴真算是有了自己的归宿。
  鉴真在唐招提寺做了4年的住持,最终于公元763年5月6日圆寂。弟子们似乎预感到恩师生命之烛即将燃尽,在大师圆寂两个月前赶制了大师的木雕像。这座被定为日本国宝的坐像,1250多年来一直被安放在唐招提寺中的开山御影堂内。江户时代的俳句大师松尾芭蕉瞻仰后,留下了这样的传世名句:
  “鉴真大师啊,我真想摘一枚堂前的嫩叶,亲手拭去您眼角的清泪!”
  鉴真大师虽非凡人,但毕竟也是人。眼泪乃人之感情变化所致。松尾芭蕉看到坐像上的眼泪,有人说是鉴真晚年的懊悔,而我想,这也许是大师人生末了无力落叶归根的思乡之泪。
其他文献
辛亥革命后,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为取得西方列强的承认与支持,在中明确承认西方列强与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对此,历来的评价是:表现了我国
编辑老师:您好多年来,贵刊一直是我们教学的良师益友,现有一个问题求教于贵刊高中上册121页载:……一个学生撕下衣襟,咬破中指,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教学中有学生问:血书
近一段时间 ,笔者结合《鲁迅书信考释》、《读鲁迅书信札记》等书籍读鲁迅书信 ,发觉其中有几处不尽完善的地方 ,现按时间顺序撮录并略加考证如下。一、  2 5 0 31 5 致梁
目的:探究布氏菌病患者血清抗体测定与细菌学检验对布氏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9月-2018年12月期间临床收治的布氏菌病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血清抗体测定
目前,在混凝土梁桥结构加固过程中,人们主要是应用粘贴碳纤维加固技术对一些承载能力不足的桥梁进行加固处理。通过对碳纤维材料的基本特性和粘贴碳纤维加固技术的内容进行了
创业服务中心,又叫企业孵化器,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末,是为创业者提供基础设施和共性服务的组织或机构.我国的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是借鉴国外企业孵化器的成功经验基础上,结
19世纪中期和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各国人民分别掀起了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分别被称为“亚洲革命风暴”和“亚洲的觉醒”。这两次运动
1943年召开的开罗会议和随后发表的《开罗宣言》是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争取民族独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根本性转折的关头,美国总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肺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本院被初诊为肺结节的90例患者进行研究,并根据不同扫描方式对其进行分组,接
现代社会优胜劣汰,部分中小企业主因为自身的思想过于陈旧而且素质不高,导致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出现了财务管理控制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是这些中小企业无法发展甚至消失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