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脸红的人,需慎用哪些药

来源 :家庭科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c96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喝酒会脸红的人不容易醉”这句话在酒桌上常被用作劝酒的理由,可事实真是这样吗?其实不然,喝酒会脸红恰恰是不能喝酒的表现。
  为什么有些人一喝酒就会脸红
  其实,喝酒导致脸红,罪魁祸首不是酒精(即乙醇),而是乙醛。在体内,酒精首先经催化变成乙醛,然后在乙醛脱氢酶-2 的作用下进一步分解。如果这种酶的活性出了问题,乙醛无法被及时代谢,大量滞留在体内,导致面部血管扩张,引起脸红,严重时可能对心、脑、肝、肾等器官造成损害。
   此类人群需慎用哪些药物
  喝酒脸红的人,吃药也会受到影响,尤其是以下几类药物,需要特别引起重视。
  1. 硝酸甘油:紧急用药可能无效
  硝酸甘油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供血达到抗心绞痛的目的。此外,也可通过扩张其他动脉、静脉,使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从而减轻心脏的负担。硝酸甘油是抗心绞痛的特效药,是冠心病患者发病时的急救良药。
  但硝酸甘油对于喝酒脸红的患者来说效果却不好,甚至无效。原来乙醛脱氢酶-2 能特异性地代谢硝酸甘油,产生一氧化氮,实现血管扩张,缓解心绞痛。而喝酒脸红者的乙醛脱氢酶-2 活性大多不高。因此,这类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其他藥物,如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或速效救心丸等。
  2. 导致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可能引起剧烈头痛心跳加快
  双硫仑是一种戒酒药物,服药后喝酒会出现恶心、呕吐、恐惧等严重反应,而使酗酒者惧怕喝酒,从而起到戒酒作用。目前临床上的许多药物,其化学结构或作用机理与双硫仑相似,用药前后若喝酒,会发生颜面潮红、心悸、胸闷、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呼吸困难、气促、胸痛、心梗、急性肝损,甚至惊厥及死亡等,这种反应被称为“双硫仑样反应”。
  多种药物可与乙醛脱氢酶-2 结合,抑制酶的活性,使乙醛不能被及时代谢,在体内堆积,出现双硫仑样反应。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有以下几类。
  抗菌药物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哌酮、头孢美唑、头孢唑啉;硝基咪唑类,如甲硝唑、奥硝唑;其他,如呋喃妥因、异烟肼等。
  降血糖药物如甲磺丁脲、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胰岛素等。
  其他药物如华法林等。
  喝酒脸红的人,对可导致双硫仑反应的药物尤其敏感,一般人喝酒后3 天内不宜服用这些药物,而喝酒脸红的人建议5~7 天,甚至更长。
  3. 利尿剂:引起低血压
  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均有扩张血管作用,可增强血管扩张剂的疗效。尤其在应用噻嗪类等利尿降压药时,如果喝酒,可增加患者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可能。喝酒脸红的人代谢乙醛的能力差,更容易发生危险,因此,服用这类药物时应避免喝酒。
  此外,有些药物说明书上注明服药期间要禁酒,当服用这些药时,无论是否容易脸红都不应该喝酒。
其他文献
营养专家建议,湿热天气不妨适当喝些鲤鱼汤,有助于健脾开胃、利水消肿。鲤鱼具有独特的食疗功效,适合咳嗽、肾炎水肿患者食用。鲤鱼汤中可以适当加祛湿的食物一起煲汤,比如陈皮、冬瓜、葱白等。而赤豆鲤鱼汤是一道缓解肾炎水肿的经典食疗方,两者搭配在一起食用,可以增强利水消肿的功效。  赤豆鲤鱼汤  原料:新鲜鲤鱼1条(650克左右),赤豆50克,花生油、料酒、盐少许。  做法:鯉鱼去鳞,内脏;赤豆泡发;铁锅中
期刊
安德烈·纪德,法国著名现代作家,他以其作品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其思想的复杂性,其所处社会背景的特殊性,而成为20世纪初法国文坛的精神领袖。纪德的文风既富于“感官的富丽”
夏季炎热,人体由于水分消耗较多,或工作压力较大,或贪吃辛辣,或熬夜过长等原因,不少人会出现咽喉干痛、口干舌燥、流鼻血等症状,很多患者这时多会自诊为“上火”了。其实,按中医理论,“火”分多种,用药有异。  吃“麻辣”  ——胃肠积热  刘小姐每到夏季就会食欲不振,嘴巴没味道,但她有自己的应对“绝招”——吃川菜解馋。最近她又解了一次馋,没想到第二天就出现腹胀、便秘、口臭,而且嘴唇、脸上还起了疱疹。这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