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

来源 :理论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hly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几年,陕南绿色产业的发展较快。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要加快陕南绿色产业发展,必须适当限制当地工矿业发展,协调处理好绿色产业和工矿业的矛盾;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给绿色产业以较大的发展空间;用足用活“退耕还林”政策。挖掘绿色产业发展的潜力;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发展绿色产业的资金问题;鼓励土地适当集中,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尽快建立健全市场保障体系和生产经营组织体系等。
  [关键词]陕南;绿色产业;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12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08)03-0075-04
  
  发展绿色产业已成为陕南地区经济增长点,也是陕南实现突破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陕西省“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陕南要充分发挥自然环境优美、生物资源和水资源丰富的优势,以建设绿色产业基地为重点,突破发展”的战略部署,2006年9月陕西省委、省政府又出台了《关于陕南突破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以绿色产业为主攻方向,依托山水,立足富民,产业推进,多元发展。
  针对于此。2006年秋,我们对陕南三市的绿色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在调查中,我们分别与陕南各市县有关管理部门座谈,了解情况,并深入到绿色产业现场和田间地头进行实地考察。通过这次调研,基本上摸清了陕南绿色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在这次调研的基础上,对有关情况进行分析,并相应地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一、陕南绿色产业发展现状
  
  陕南地处秦巴山区中心地带,生态资源及环境优势明显,气候湿润,江河密度较大,森林植被繁茂,野生动植物和中药材种类较多,农业具有亚热带特征,以种植水稻、蔬菜、药材为主,出产茶叶及各种林产品,古文化遗址与山水休闲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绿色产业的先天优势和巨大的开发潜力。但过去几十年间的“绿产”(指“绿色产业”,以下同)发展。主要靠市场这只“无形手”来推进,加之山区的信息传播速度慢,经济交往中的沟通、学习、互动能力相对偏弱,因而发展步子很慢,产业的地域优势和规模优势无法形成,并导致市场调节机制和市场优势难以生成。在缺乏经济投入和开放有限的困难条件下,这些年陕南经济社会发展与关中、陕北差距不断拉大。面积占全省34%、人口占23%的陕南三市,2005年,GDP总量仅占全省12.4%,地方财政收入仅占全省4.5%,“十五”发展速度比全省低3个百分点,人均GDP和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53%和19.6%,城镇居民收入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78%,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省的86%。省委、省政府确定“以建设绿色产业基地为重点。实现陕南突破发展”的战略部署后,陕南三市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伸出了用政府调控、推动来发展“绿产”的“有形之手”,采取有力措施,落实这一战略部署。
  为了推动绿色产业发展,不少市县专门成立了绿色产业领导机构,有的市县将绿产发展落实到有关管理部门,同时,三市都把绿色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绿产”兴市、兴县成为陕南各市县一致的战略口号。各市县还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加强引导,在财力上予以扶持(如汉中市每年拿出650万元专门扶持绿产)。由于“两只手”同时推动,特别是“有形之手”的参与,陕南“绿产”在近几年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成绩喜人。
  汉中市的“绿产”发展以“猪、药、茶、菜”四大主导产业和旅游业为重点,商洛市以药业、特色种植业、果业、畜牧业、生态旅游业为主导产业,而安康市的“绿产”则以畜牧业、特色种植业为主。“绿产”的发展几乎遍及陕南所有县,也涉及到“绿产”的大部分产业及种类。其中,汉中的西乡、商洛的山阳、柞水、安康的旬阳和平利等县在绿色产业的发展中都比较突出,也形成了各自的特色。2005年,陕南由于“绿产”的拉动,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为23.4%,比关中、陕北分别高13.1和15.1个百分点。“十五”时期,陕南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生态农业获得长足发展。在粮食生产走出多年徘徊局面的同时,畜牧业、林特产、油料、蔬菜、水果、药材、茶叶等绿色产业获得较快发展。2005年,油料产量23.13万吨。比2000年增长46.2%;肉类产量49.62万吨,增长48.3%;茶叶产量1.14万吨,增长85.8%;水果产量765.7万吨,增长55.1%;蔬菜产量869.9万吨,增长56.1%。此外,“十五”期间,中药材加工和绿色食品业以及旅游业等绿色产业也获得长足发展。2005年,食品工业增加值达到12.6亿元,年均增长21.3%;医药工业增加值5.05亿元,年均增长24.5%。旅游业发展势态良好。陕南各地利用特有文化历史优势和秀丽山水风光,打造了一系列特色旅游产品,推进了旅游产业发展。汉中旅游总收入31.42亿元,年均增长14.9%;安康旅游总收入4.16亿元,年均增长18.8%;商洛旅游收入5.23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
  
  二、陕南绿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陕南“绿产”尽管发展势头良好,成绩显著,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制约发展的因素仍然较多,甚至有些问题和制约因素是很难化解和协调的。带有普遍性和全局性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发展“绿产”与发展工矿业存在矛盾。绿色产业本身是针对“工矿业”这一非绿色产业而提出的产业概念,这二者是很难协调发展的,发展工矿业势必影响绿色产业的发展。陕南之所以可以发展“绿产”,是因为自然环境好。受工业污染较小;而如果发展工矿业,势必使“绿产”发展受到环境影响。
  目前,陕南一些市、县都把“生态立县”、“工业强县”、“矿业兴县”作为战略发展口号,其实这是自相矛盾的提法。第一个战略有利于“绿产”发展,但后两者与前者是冲突的,也与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陕南“绿产”发展,实现陕南突破发展的战略相抵触。当然,陕南的矿产资源的确很丰富,矿业发展也给陕南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矿业和建材业在陕南各市县经济发展中所占比重都不低,所以限制这些产业的发展。势必会影响他们的经济增长指数。这是一个矛盾,这个矛盾很难解决,但如果不解决,陕南绿色产业发展和绿色品牌建设问题恐怕隐患难消。
  
  2、产业结构的建构存在矛盾。省委、省政府关于陕南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实现突破发展的战略思想,是要求陕南以“绿产”作为突破口,带动陕南整体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这实际上是强调“绿产”在陕南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和优先地位,要求陕南各市县提高“绿产”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和发展质量。但陕南各市县政府似乎对此尚未形成统一和清醒的认识,他们虽然也很重视“绿产”发展,但尚没有上升到上述高度。
  第一,从产业结构建设来看。发达地区靠二、三次产业实 现经济崛起的示范效应,使各地政府在观念上都形成这样的共识:只有靠二、三次产业才能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于是。陕南各市县政府在实际指导思想上都强调提高工业和三产占比,都强调走工业化道路,都要压缩农业的占比。那么,在这种战略导向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必然对第一产业从资金、人力及其他资源上形成挤占和更大的环境影响。当第一产业被压缩得占比很小的时候,“绿产”作为第一产业中的一部分,其发展的空间自然也就很小了。
  第二,从第一产业内部结构上看,也存在着矛盾。狭义的绿色产业是指传统农业之外的特色产业,如中药材种植、茶叶种植、蚕桑生产、特色蔬菜种植及果业、畜牧业、林业等。但目前,从中央到地方,“稳粮”战略似乎又是不可动摇的。这样,当第一产业本身已被压缩,而在大农业内部又受到传统农业一统地位的压迫,绿产发展便只能在夹缝中生存和发展。
  第三,从绿色产业自身产业结构来看,也存在着结构趋同、特色不鲜明等问题。从上述陕南各市县发展“绿产”的情况很容易看出,他们发展“绿产”的方向基本都集中在药、茶、果、猪等几个领域,这虽也符合他们的区情,也可以搞出点名堂,但如果要做大做强,恐怕很难。
  
  3、绿色产品开发存在一些政策性障碍。在绿色产业发展及绿色产品开发中存在一些政策性障碍,这一点不可忽视。如林业,目前林业的收益主要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不显著。这除了历史原因和林木结构性原因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林副产品开发不够。但林、副产品开发又面临着一些政策性障碍。如香菇、木耳等菌类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要用到灌木和乔木作为菌料,而这与山林绿化存在一定矛盾,使这类产业的发展受到约束。前不久,商洛市给各县分配木材间伐指标,结果各县都表示不要,因为怕失控,受到责任追究。可见。现在的“封山育林”和“天保工程”也面临“一放就乱,一统就死”的困惑。实际工作中,各县管理层宁愿统“死”也不愿放“乱”。这也是绿产发展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4、总体规模小,龙头企业少。产业链尚未形成,品牌建设滞后。陕南绿色产业起步较晚,加之陕南本身经济基础薄弱,因而绿色产业的总体发展水平较低。产业发展总体表现为:开发规模小,经营分散,抗风险能力不强,市场导向性差,产业整体发展步子慢;龙头企业相对偏少。实力较弱,辐射带动能力有限;产业链没有形成。产业链的延伸意识相对落后。多数绿产主要局限于原料的种植和生产,不重视产品加工、产品系列和产业链的延伸,某些加工也仅仅局限于简单的初加工或粗加工,缺乏下游的深加工、精加工系列;品牌建设滞后,品牌营销力度不足。由于总体规模较小,经营分散,以及品牌意识淡薄等原因,很多品质优异,特色鲜明的产品,其品牌影响并不大,特别是在外地没有形成影响。导致销售绩效不佳。销售的不畅反过来制约了绿色产品的快速发展。
  
  5、绿色产业发展资金缺口大。资金短缺是陕南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而棘手的问题。农民发展“绿产”缺资金、贷款难;龙头企业融资难、渠道窄,这也是制约绿色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6、发展绿色产业的人力资源匮乏。陕南“绿产”发展缺乏相关技术人才、营销人才、研发创新人才和产业经营的带头人。陕南外出打工的劳动力占比相当高,约在40%左右,且多为素质相对较高的青壮年。致使发展“绿产”所需的人力资源出现空挡,难以为继。
  
  7、服务和组织体系有待健全。目前,陕南“绿产”发展的市场营销体系、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市场信息体系、标准化技术培训、推广体系以及基地、产品的认定、认证体系等,都尚在构建、完善过程中;农民协会和各种专业组织、经济合作组织以及中介服务组织等也尚在发展、成熟过程中。这些体系和组织的完善、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建设的过程,而这些又是发展“绿产”很重要的机制保障。
  
  三、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合理解决绿色产业与工矿业发展的矛盾问题。陕南“绿产”发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其与工矿业发展的矛盾。从陕南的资源特点和实际情况考虑,可适当限制工矿业的发展。中庸的办法是:尽可能在“绿产”基地附近不开矿,不设建材场,不办工厂;或是把“绿产”基地建在远离污染源的地方。同时。注意工业、矿业、建材业的环保工作,对其实行严格的环保认证,督促其采取有力的“三废”排放处理措施。当然,对造纸、化工等严重污染型企业恐怕更应当严格限制。我们不能贪图小利而影响了“绿产”发展的全局战略。在工业发展上,应当多鼓励发展那些无污染特别是能带动、促进“绿产”发展的涉农、带绿的加工型企业。在设计产业发展模式时,还应注意运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努力形成资源二次形成或循环利用的节约型、环保型产业发展模式。
  
  2、协调解决好产业结构的矛盾。关于“绿产”发展面临的产业结构矛盾其实也不难化解,因为本质上是一个认识问题。我们认为:
  第一,不能过分强调工业强县、矿业兴县之类的观念,不必刻意追求产业结构中的第二产业的占比问题。工业兴县、强县和走工业化道路未必适合每一市县、每一地区的实情。西方许多发达地区崛起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发展农业特别是绿色(特色)产业照样可以振兴一方经济。对于陕南这样的以污染较少、生态条件较好为区域优势的山区,尤其不能丢掉优势而发展并无优势的工业。工业的发展应仅以促进、带动绿色工业(如绿色医药、绿色水电、绿色饮品、果品、食品加工等)为主导,现有的国防工业和其他地方工业应控制在现有规模上,并要加大环保监管力度。
  第二,在大农业内部,也不必过分强调“稳粮”战略。陕南是个号称“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典型山区,90%的国土是山地,发展传统农业毫无优势,过分强调“稳粮”。不但会与“退耕还林”、保护自然生态战略相冲突(山南地区除了汉江平原、丹江川道等个别河川平原地区,多数传统农业种植都在山地、山坡地和河旁地上进行。这是不利于水土保持和自然生态保护的。)且由于土地的陡峭、崎岖、狭小,使用现代化机械和施肥、灌溉、耕作等作业都很难进行,成本高而效益不佳;同时,还必然挤占有限的土地资源,使“绿产”这一优势、特色、高效的产业失去发展空间。现在是商品经济时代,不自产粮而购粮吃是很正常的现象。而且,如今越是发达的地区,粮食商品化程度就越高。时代发展的趋势是区域分工更明确、更细致,谁也不可能自给自足;而自给自足必然意味着落后和贫穷。所以,陕南既然没有种粮的优势,而有发展特色农业和其他绿色产业的优势,就完全可以放弃“稳粮”思路。况且“稳粮”是一个国家战略,是国家出于粮食安全考虑而提出的全局战略观念。并不要求每一市县都去“稳粮”,各市县完全可以根据市情、县情发展适合自己的经济。也只有这样,各地区才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全国形成优势互补的经济格局。   第三,在发展“绿产”时,应该注重特色,走规模化、专业化之路。目前,陕南三市各县都发展“绿产”,成绩固然显著,但因为特色不鲜明,经济总量不大,尚未真正形成大气候。以目前的发展水平,要想以此带动陕南经济的突破性发展,显然是不可能的。这除了要在上述两方面重新认识、定位和调整结构外,还需要在特色化、专业化、规模化上下大功夫。
  各市、县应该认真研究区情,找准切入点和突破点,打造自己的特色。现代化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运行规律和经验告诉我们,区域经济必须以规模化、特色化求生存、求发展,如果一个县、乡,什么都经营,规模势必上不去,专业不突出、特色不鲜明,也不利于品牌影响力及经济效益的提升。要树立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经营理念,专攻一两种品牌。并努力把规模做大、做强,这样,才能产生聚集效应、规模效应和产业优势及区域优势,在市场上也才能占据制高点,同时,市场服务体系和组织体系也才能跟着发展起来,形成“绿产”的良性循环。
  
  3、科学处理“退耕还林”与发展“绿产”的关系。林业本来是绿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退耕还林”也是国策,而且处于秦巴山区的陕南各市县,山林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90%,森林覆盖率也高达50%~70%。但奇怪的是,各市县在发展“绿产”时反而大都没有把林业列为发展重点。在我们关于“绿产”调研时的座谈和书面材料中,各市县讲“绿产”都很少提及林果业之外的林业。起初我们很不理解,但考虑到如下情况也便理解了:林业毕竟见效慢,且多数林木覆盖主要是灌木,而乔木的间伐又受到严格限制。加之目前正在搞“天保工程”和“封山育林”工程,林业的经济收益微乎其微。
  这里要讨论的是,“退耕还林”还出来的土地在陕南的许多情况下都用来发展绿色产业,这到底是否合适?这涉及到如何科学处理“退耕还林”与发展“绿产”的关系问题,很值得探讨。按理说,国家《退耕还林条例》中明确规定是用退耕之地来种树木,“还林”一词本身也说得很清楚。故此,如果利用“退耕还林”还出的地搞其他“绿产”似乎是不合适的。但是,目前陕南一些市县的做法可以说是“打擦边球”,介于合适的边缘。他们发展绿产很多是利用退耕退下来的地,除了种植果树外,还种茶树、桑树和木本药材。但这些都可以归人经济林范围,没有违反有关政策规定。而且,他们发展的这些“绿产”品种都是多年生,无需频繁耕作的树种。不易造成水土流失和其他生态环境危害。所以应当是在可发展的范围内。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和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针对陕南贫穷落后的现状和林木以生态林为主的具体实际,我们应该允许他们在“退耕还林”上做些变通。所还之“林”,只要是绿色经营,只要是木本,不危害生态环境,就可以算是“还林”之举。
  
  4、构架健全产业链。壮大龙头企业。健全的产业链是产业健康发展的保障,因此,在绿色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应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构建绿色产业产供销一体化的完整的产业链,其中尤其要特别注重产品的加工和销售环节以及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的建设。全国各地及陕南本地“绿产”发展的经验都证明,龙头企业对于绿产发展至关重要。他们一头连着农户,一头连着市场;他们既消化绿色种植业的产品,刺激了生产,分担了农民风险。也延长了产业链,使绿色产业得以健康、稳定地发展。因此,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为了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各级政府应当给予税收、政策和融资等方面的倾斜和帮扶,要把他们真正视为“绿产”发展的“龙头”,而不能仅仅当作税源。
  
  5、切实解决“绿产”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短缺问题。资金短缺是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问题。通过银行融资往往很困难,而其他融资渠道少而狭窄。建议省政府和当地政府用财政贴息、项目资助和其他方式给予从事“绿产”的农户和龙头企业予以帮扶,也可以鼓励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利用股份合作制来解决生产资金问题,还可以利用政策杠杆充分调动私人投资和外来投资的积极性。
  目前陕南各市县一方面资金短缺,另一方面当地金融机构很高的存贷款余额却无用武之地,甚至被投往发达地区,这是由资本的逐利性和风险意识所决定的。在政府不能干预银行业经营的市场经济时代,我们只有顺应和利用市场经济规律,运用经济杠杆来达到留住资金、利用资金的目的。比如,是否可以争取有关金融监管部门特批。许可“绿产”龙头企业发行企业债券或向社会募股;支持龙头企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进行股份制改造等。在目前社会资金十分充足,存款利息很低的情况下,只要投资风险不高,投资收益预期高于存款利息,是完全可以吸引到大量资金的。当然,项目论证要科学,监管要有力,以确保资金安全。农村金融以往在这方面有过教训,我们要汲取教训。但也不能因噎废食。
  
  6、采取积极的土地流转改革措施。建议各市县政府采取积极的土地流转改革措施,鼓励土地集中,促进“绿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山区自然条件决定了陕南农村土地少而分散,而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经营永远无法实现农业现代化。我们认为,应当鼓励土地适当集中,向“绿产”种植大户集中,向“绿产”经营能手集中,也可以考虑以产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方式集体经营。过去经营传统农业。种粮、种菜可以搞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但经营现代化的特色农业、绿色产业不能不集中经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生产和经营,有利于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经营、相对成本会因此降低,产品质量也可以得到保障,在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上也会获得一定优势。现在倡导的“公司 农户”或“公司 基地 农户”的模式。自然可以继续推行,但在龙头企业较少,辐射带头能力欠佳的情况下,实行土地集中经营,应当是个不错的选择。
  实行土地集中,一是要制定好土地流转政策,二是要切实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出路,这两者可以一并考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失去土地并不意味着没饭吃。相反,死守那几亩地却永远翻不了身,这是被几千年历史证明了的。为了不产生后患。关键是在土地流转时充分尊重土地出让者的意愿,给予其可以接受的补偿,并以逐年补偿为主,而不宜采用一次性补偿,防止有些人尽快花光用完,断了生活来源,造成社会问题。当然,单靠这一点补偿还不行,还要引导、鼓励他们从事其他谋生之道。
  
  7、尽快建立健全市场保障体系和组织体系。目前,陕南农村仍以分散的小农经济为主,个体实力和抗风险能力都较弱,加之观念落后,思想保守,信息不灵,缺乏创新和冒险精神,他们求稳怕险,看重眼前利益,宁愿继续经营传统农业或外出打工,也不敢去经营收益较高但同时风险也高的特色产业。对此我们不能用行政命令,靠教育引导也太慢,只能在市场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组织体系建设上下工夫。在这些体系的建设中,尤其要重视农业的组织体系建设,通过引导、扶持、帮助,使农民以协会、行会、专业合作组织等方式尽快在发展绿产上组织起来;其次是尽快完善市场营销体系、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标准化技术培训推广体系以及绿产基地的认证体系。这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政府能做的事情。政府做好了这些事情,农民的后顾之忧没有了,农民被组织起来了,绿色产业的发展和农民致富才会步入迅速发展的快车道。
  
  [责任编辑:孙 巍]
其他文献
幼儿与其生活环境中丰富多彩的各种社会人文资源,有着息息相关的天然联系,每个幼儿身上或多或少地被打上地域文化的烙印。幼儿的学习主要是依靠与周围客观事物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周围这些丰富的社会人文资源是幼儿活动的基础。要让幼儿在与这些环境资源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幼儿园可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充分挖掘本地人文环境资源,采用多样化的活动,鼓励幼儿通过亲近社会、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等方式学习探索,把资
我园地处聚宝山,园所依山而建,秋季满山的落叶色彩缤纷,幼儿在散步时与教师收集了大量树叶,带回班级后筛选、清洁、压平、分类,将自然物与美工区活动相结合,凸显与自然资源的相互作用。这种随季节变化生成的活动既鲜活真实,又紧贴着幼儿的兴趣和经验。一、围绕自然,紧贴教材,创作灵感的诞生  秋季是聚宝山景色最美的时节,山中植物多样、色彩缤纷,基于幼儿的兴趣,大班开展了主题活动“好玩的树叶”。教师以幼儿最喜爱的
摘要:作为产业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集体谈判和民主参与虽然在目标、运行方式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别,但是,西方国家的历史实践表明,两者同时也存在紧密的联系。民主参与既与集体谈判形成竞争,同时也严重依赖集体谈判。在制度安排上,民主参与更像是集体谈判的一种补充机制。与之相较,我国的集体协商与民主参与趋同化特征明显,尤其是集体协商的“去对抗性”不仅使自身难以摆脱形式化的泥潭,也使得民主参与的真正落实缺乏有效的
STEAM教育是科学、技术、艺术、工程和数学相融合的教育,STEAM教育理念打破常规的学科界限,让幼儿在“做中学”的动手操作过程中学习并灵活运用各种学科以及跨学科的知识。基于此,教师对幼儿园大班的科学实验有了新思考和认知。本文以微实验“造雪”为例,依据幼儿的兴趣架构科学主题网络图,借助“图表”促进主动操作探索的过程,寻找“策略”提升主题活动开展的有效性,逐渐使主题性“微实验”班本化,进一步培养幼儿
江苏省句容市文昌路幼儿园位于句容城北区域,于2016年4月开始兴建,2017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幼儿园占地面积7888平方米,建筑面积5688平方米,户外场地面积6166平方米,绿化面积2327平方米,计划开办4轨12个班级。我园目前已招收4个小班,4个中班,现有298名幼儿,38名教职工。  我园以“知文昌礼”为办园理念,以“自主、创新、互动、探究”为办园目标,充分整合幼儿园、社区、家长资源,运
[摘要]在世界范围内,文化生产力发展区分为现代与后现代两个形态,后者主要体现为信息经济、知识经济、体验经济以及注意力经济这样几种形式;当前中国文化生产力发展的基本理念设计,应以“科技创造”为基础、以“人文创意”为前锋;其发展模式则体现为以“信息经济”为下位驱动,以“创意经济”为上位牵引。这样一种“梯级推进”模式。  [关键词]文化生产力;创意经济;后现代;后现代经济模式  [中图分类号]F014.
摘 要:行政法律体系有完全不同于民事法律体系、刑事法律体系的特殊面相。行政法渊源的复杂性决定了我国行政法律体系构成要素的独特性。应该以《立法法》第8、9条为标准,区分绝对法律保留、相对法律保留和不属法律保留的事项,并以此为标准构建和判断我国行政法律体系的建设情况。在此标准下,我国行政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属于法律保留的行政事务基本上有法律予以规范,其他事项也大都已经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和规章。
一、教研背景  笔者在学习新西兰的“学习故事”和江苏省“课程游戏化建设”课程改革的过程之中,充分感知并领略到了“幼儿是积极、主动、自信、有能力的学习者”这样一种比较科学的教育观,于是将教学案例研究的视角聚焦于“基于儿童立场的教育”——从儿童出发,围绕儿童展开,促进儿童的发展。在此理念认知下,笔者选择了大班音乐活动“小木匠和油漆匠”作为教学案例的研究样本,希望能够在“一课三研”的教研过程之中,边实践
摘 要:延安时期,在促进党员保持党性纯洁方面,中共建党纪念文本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党中央依据不断变化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对于怎样做一个合格党员从多方面提出了要求,针对违反党性的种种表现及其危害,提出了增强党性锻炼的多种具体途径和办法。其中一些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认识结论,是党建史上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认真梳理其中的主要思想和观点,对于当前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工作,具有十分重
深度学习是个体感知觉、思维、情感、意志、价值观全方位投入的活动,既注重幼儿的个体经验发展,又注重社会价值与意义的建构。深度学习关注幼儿学习内容、学习环境和与他人的互动,更关注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思维的锻炼和能力的提升。“骑小车”游戏是我园幼儿户外体育自主游戏中的新事物,教师观察幼儿游戏情节的发展,关注游戏中出现的困难,解读幼儿的内心需要,通过提供适宜的材料、场地支持,在游戏中促进幼儿的综合能力、经验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