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和普通企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不同,虽然有着一定的联系,但工作模式和工作意义有很大的区别,目前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存在一定问题,本文对相关问题进行研讨,提出解决策略,目的是提高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质量。
关键词:科研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策略
一、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内容
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是指转制过程中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确保科研事业工作活动合理有序的进行,加强资金预算管理工作。在此过程中,需要对科研事业的单位的经济活动作详细了解,这样才能准确的进行资金核算,采用科学的手段预测财务管理工作内容,分析监控单位各部门的经济活动,实现财务管理的管理价值。
另外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价值管理的重要组成部门,相对于普通企业,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有着更严格的财务管理要求,两者工作目标不同就造成管理方式出现差异。企业追求的是经济效益,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是对科研活动提供资金保障。因此企业通常采用资源化以及价值链条的管理方式,而事业单位以预算掌控作为财务管理的首选工作方式。
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经济市场环境也有所改变,这就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环境造成一定冲击,导致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出现一定管理问题。例如在工作活动上缺乏变通性,以及财务管理工作体系跟不上事业单位的发展方向等。所以对科研事业单位转制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工作模式的改革是很有必要的。
二、科研事业单位中常见的财务管理问题
1.财务管理工作体制不健全。建立合适的财务管理工作体系才能保证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符合工作要求。健全财务管理体系是科研事业单位优化管理制度的重要方式。目前,我国科研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的工作环节认识不够深刻,导致财务管理体系没有及时被完善,先进的财务管理技术没有得到有效应用,这样就造成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效率逐降低降低,审核精确度和工作结算效率都受到影响。另外财务管理部门与其它工作部门也需要进行工作沟通交流,协调各部门的财务管理结算方式,清晰工作责任,端正财务人员的工作态度,达到提升财务管理效果的目的。
2.科研预算的保障机制不健全。保障科研资金是科研事业单位进行财务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在这类财务管理工作内容中,一些财务管理工作安排没有得到有效落实,这样就导致部分财务管理理念没有被有效应用。
目前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机制大多沿用传统的工作模式,导致预算项目的管理工作出现一定的工作局限性,对单位内部资金使用状况了解不够细致,没有很好的发挥出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职能。
3.成本控制管理工作不到位。成本控制管理是科研事业单位的重要工作管理方向,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致使管理过程中出现一定的科研资金浪费现象。经济环境变化导致在管理过程中出现一定的不利因素,另外就是成本意识模糊的管理工作现象,造成科研资金浪费严重,没有很好的制定阶段性资金使用计划,导致科研事业单位“上半年挥霍无数,下办年节衣缩食”的现象出现,这样就会造成科研事业单位部门科研项目使用资金受限,违背事业单位的科研发展原则。
4.信息化集成系统的管理水平有限。财务管理的信息化需求不断提高,不少事业单位引进会计电算化系统提升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合理应用计算机,将信息集成程度进行提升,做出更准确的财务数据分析。目前事业单位的信息化集成工作水平有限,难以发挥出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全部功能,这样就影响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三、提升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几点建议
1.健全科研单位财务管理发展体系。分析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特点,提升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首先需要清晰工作责任内容安排,落实财务管理的工作职责,通过健全财务管理体系将科研事业单位的工作安排贯彻到底。财务部门对每一笔资金的使用动向进行合理掌控,对资金的使用状况进行监督和反馈,保证项目资金的运营方式合理有序,减少资金浪费现象出现的可能性,各科室的工作人员规范工作管理职责以及相关的业务范围,保证财务资金使用的透明化,避免假公济私的财务管理现象出现。
2.建立资金预算编制。建立完善的科研预算管理机制,增强科研预算的财务管理水平。实际检验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标准,保证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方式顺利进行。在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事业单位需要结合工作实际,对工作编制进行完善,规划预算编制项目的开支范围,对各部门的資金使用状况进行规范,保证资金预算的合理性。建立合适资金预算管理体系,科研事业单位需要严格执行管理制度,保证相关条例的实际应用效果。
3.提升资金管理使用的利用率。提升科研事业单位的资金集中管理利用率,对资金的分散管理和集中管理利弊做出分析。提高部门工作利用率,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保证财务资金使用价值以及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进展。结合单位的“事业性”管理特征,对资金进行集中处理,发挥资金的实际效用,将科研事业单位的工作安排完全落实,保证财务管理的合理性和公开性。
四、结语
对于科研事业单位来说,科研工作必不可少,它是科学技术创造与检测的摇篮,提供科研服务时,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对科研事业单位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工作可以提升科研单位的科研工作水平,保证科研活动更顺畅的进行,切实保障科研事业单位发展的资金需求。
参考文献:
[1]曹兴胜. 科研事业单位转制后财务管理问题探讨[J]. 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2016,(01):89-90. [2017-08-11].
[2]何国蓉. 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策略探讨[J]. 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10):70. [2017-08-11].
关键词:科研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策略
一、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内容
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是指转制过程中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确保科研事业工作活动合理有序的进行,加强资金预算管理工作。在此过程中,需要对科研事业的单位的经济活动作详细了解,这样才能准确的进行资金核算,采用科学的手段预测财务管理工作内容,分析监控单位各部门的经济活动,实现财务管理的管理价值。
另外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价值管理的重要组成部门,相对于普通企业,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有着更严格的财务管理要求,两者工作目标不同就造成管理方式出现差异。企业追求的是经济效益,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是对科研活动提供资金保障。因此企业通常采用资源化以及价值链条的管理方式,而事业单位以预算掌控作为财务管理的首选工作方式。
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经济市场环境也有所改变,这就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环境造成一定冲击,导致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出现一定管理问题。例如在工作活动上缺乏变通性,以及财务管理工作体系跟不上事业单位的发展方向等。所以对科研事业单位转制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工作模式的改革是很有必要的。
二、科研事业单位中常见的财务管理问题
1.财务管理工作体制不健全。建立合适的财务管理工作体系才能保证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符合工作要求。健全财务管理体系是科研事业单位优化管理制度的重要方式。目前,我国科研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的工作环节认识不够深刻,导致财务管理体系没有及时被完善,先进的财务管理技术没有得到有效应用,这样就造成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效率逐降低降低,审核精确度和工作结算效率都受到影响。另外财务管理部门与其它工作部门也需要进行工作沟通交流,协调各部门的财务管理结算方式,清晰工作责任,端正财务人员的工作态度,达到提升财务管理效果的目的。
2.科研预算的保障机制不健全。保障科研资金是科研事业单位进行财务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在这类财务管理工作内容中,一些财务管理工作安排没有得到有效落实,这样就导致部分财务管理理念没有被有效应用。
目前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机制大多沿用传统的工作模式,导致预算项目的管理工作出现一定的工作局限性,对单位内部资金使用状况了解不够细致,没有很好的发挥出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职能。
3.成本控制管理工作不到位。成本控制管理是科研事业单位的重要工作管理方向,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致使管理过程中出现一定的科研资金浪费现象。经济环境变化导致在管理过程中出现一定的不利因素,另外就是成本意识模糊的管理工作现象,造成科研资金浪费严重,没有很好的制定阶段性资金使用计划,导致科研事业单位“上半年挥霍无数,下办年节衣缩食”的现象出现,这样就会造成科研事业单位部门科研项目使用资金受限,违背事业单位的科研发展原则。
4.信息化集成系统的管理水平有限。财务管理的信息化需求不断提高,不少事业单位引进会计电算化系统提升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合理应用计算机,将信息集成程度进行提升,做出更准确的财务数据分析。目前事业单位的信息化集成工作水平有限,难以发挥出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全部功能,这样就影响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三、提升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几点建议
1.健全科研单位财务管理发展体系。分析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特点,提升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首先需要清晰工作责任内容安排,落实财务管理的工作职责,通过健全财务管理体系将科研事业单位的工作安排贯彻到底。财务部门对每一笔资金的使用动向进行合理掌控,对资金的使用状况进行监督和反馈,保证项目资金的运营方式合理有序,减少资金浪费现象出现的可能性,各科室的工作人员规范工作管理职责以及相关的业务范围,保证财务资金使用的透明化,避免假公济私的财务管理现象出现。
2.建立资金预算编制。建立完善的科研预算管理机制,增强科研预算的财务管理水平。实际检验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标准,保证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方式顺利进行。在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事业单位需要结合工作实际,对工作编制进行完善,规划预算编制项目的开支范围,对各部门的資金使用状况进行规范,保证资金预算的合理性。建立合适资金预算管理体系,科研事业单位需要严格执行管理制度,保证相关条例的实际应用效果。
3.提升资金管理使用的利用率。提升科研事业单位的资金集中管理利用率,对资金的分散管理和集中管理利弊做出分析。提高部门工作利用率,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保证财务资金使用价值以及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进展。结合单位的“事业性”管理特征,对资金进行集中处理,发挥资金的实际效用,将科研事业单位的工作安排完全落实,保证财务管理的合理性和公开性。
四、结语
对于科研事业单位来说,科研工作必不可少,它是科学技术创造与检测的摇篮,提供科研服务时,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对科研事业单位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工作可以提升科研单位的科研工作水平,保证科研活动更顺畅的进行,切实保障科研事业单位发展的资金需求。
参考文献:
[1]曹兴胜. 科研事业单位转制后财务管理问题探讨[J]. 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2016,(01):89-90. [2017-08-11].
[2]何国蓉. 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策略探讨[J]. 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10):70. [2017-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