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ndb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方法

将82例拟行剖宫产的孕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行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行硬膜外麻醉。评价两组麻醉效果、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麻醉优良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80%(χ2=5.325,P<0.05);观察组感觉阻滞平面固定(T1)、手术开始(T2)、胎儿娩出(T3)、手术结束(T4)时平均动脉压(MA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3.893、3.934、3.991、2.231,均P<0.05);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Bromage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t=14.425、15.791、4.655,均P<0.05);观察组仰卧位综合征发生率26.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8%(χ2=7.405,P<0.05)。

结论

相比硬膜外麻醉,剖宫术中腰硬联合麻醉起效快、麻醉维持时间长,麻醉效果明确,但在血流动力学方面相对不稳定,仰卧位综合征发生率明显高。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突发性聋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将160例突发性聋患者进行纯音听阈测定听力损失,分型进行治疗,同时治疗前和治疗中每隔一天检测血常规中性粒细胞水平,按治疗前中性粒细胞水平分为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记录两组患者中性粒细胞水平变化,对患者进行预后评估。结果突发性聋患者分型治疗后其总有效率为70.64%,治疗前有72例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水平偏高,并且其随着治疗的进行逐渐降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