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章节教学分析陈莉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luo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是一门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科学,人们日常讨论的各类经济问题都与数学有着必要的联系,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以及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数学学科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仅是初中各大学校一门必修的课程,也是学生应对中考、高考的一门重要学科。在北师大版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数学的函数思想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而二次函数的知识也一直是初中老师教学中的重点,更是一大难点,如何让学生学好二次函数,是初中老师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二次函数;多媒体教学
  
  函数是北师大版本初中教材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通过函数的学习,其思维能力能得到一定的提升。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渐渐成了教师们教学的重要任务。初中生的二次函数章节知识与高中的数学知识又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对这章的掌握情况直接影响到了以后的数学能力。而二次函数内容相对比较抽象,涉及的知识点以及相关的概念也相对较多,使得学生很难理解,因此,初中生在学习二次函数这章节的内容时很容易产生恐惧心理,久而久之就影响了课堂效率,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是难上加难。教师们如何打破学生恐惧心理,让学生喜欢二次函数,学好二次函数,并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困难,进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初中老师值得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下面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以下相关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 调动学生学习二次函数的积极性
  二次函数本身属于难点,学生不易理解,这就需要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有效的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挖掘他们所想,他们所需,把二次函数课堂变得生动形象,注满活力,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在学习中享受乐趣,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二次函数的课堂教学质量。比如在讲授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这小节内容时,包含的知识点有描点画函数图像,根据对图像的认识理解二次函数性质,教师们就可以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下抛物线的知识点,让学生通过自己动脑探寻生活中的函数现象,进而激发他们学习热情,比如球的轨迹就如一个抛物线,加深理解。
  也可采取温故知新的方法,通过让学生回忆一次函数知识,引发他们的思考,可以设置一个问题,“同学们,还记得咱们之前学过的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它们的图像特征吗,谁可以回答下老师?”让学生踊跃回答问题,调动积极性,通过回忆、思考之前学过的函数知识,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习二次函数知识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加深学生对二次函数的理解
  通过对北师大版本二次函数章节的研读,发现其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而且大多数知识点较为抽象,如果老师仅仅采取口述的方式讲解,老师在上边讲解,学生在下边听,学生很容易走神,不跟随老师的思路,而且二次函数本身又比较抽象,难度大,通过讲解方式同学们更不容易理解,更难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了。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手段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引起他们学习函数的兴趣,而且能够打破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般亲身体验二次函数中的奥秘,更加容易的理解二次函数相关概念以及所涉及知识点。
  比如,教师们在讲解二次函数的性质这小节内容时,教师们可以先通过多媒体软件播放学生在举行运动会时扔铅球的视频,通过视频播放引出所涉及的二次函数知识。同学们都知道扔铅球既有高度,又有水平的距离,那么我们把扔铅球的水平距离设为x,垂直的高度设为y,那么你们能够利用二者之间的联系计算出学生所扔出铅球的距离吗?通过这一问题的设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教师们在讲解时要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x值变化时,y值也在变化,也就是y是x的二次函数。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明白这个等式所表达的是一个变化的关系,并不是一个恒等式,一个未知数的变化会影响另一个未知数的变化,让同学们在头脑中把一个方程式转化为函数关系,这样他们对函数性质就有了一定的认识。
  三、 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课堂提问是课堂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优质高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及数学函数的兴趣,而且能为课堂增添几分乐趣,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创造,活跃课堂气氛,有效的学习课堂知识。很多老师在数学课堂上过于依赖数学教材,而脱离了生活中的实际,要知道,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而很多初中生则认为函数在生活中根本没太多的用处,进而忽视了对该内容的学习,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课堂提问,活跃气氛,调动其积极性,进而锻炼其解题能力。比如拿大家都常见的窗户来说,窗户透光的最大面积就是典型的二次函数问题,老师就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向同学们进行提问,引发他们自主学习,分析数学与我们生活中现象的相关联系,真正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感受到二次函数的重要作用。
  四、 采用图形结合方法,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进行二次函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可以通过教学情境的設置来教学生运用图形来学习二次函数,理解相关的概念。因为图形具有直观性,学生可以通过直观的图形表达来分析所表达的二次函数,将不同的图形进行比较,观察不同,了解二次函数不同变化。教师可以在同一个坐标系里画出两个函数图像,一个开口向上,一个开口向下,让学生观察两个函数的不同特点及相同点,得出相关的结论。两函数的相同点就是都与坐标为原点,也都是抛物线等,得出的不同结论就是开口问题,抛物线运行方向问题等等。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图形的对称性在画的时候一定要体现,在教学前老师告诉学生相关概念,让学生根据其特点先自己动手画图,在画图中老师进行相关的引导,对其错误加以纠正,这样既锻炼了动手能力,也加深了对抛物线的理解。老师也可以出一个题目,引导学生巧用图形来解答相关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图形意识,在画图过程中锻炼其思维能力。   五、 创设情境,引入新的知识点
  数学源于生活,通过生活中情境的创设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更好的进入学习状态,比如教师在讲授北师大版本2.4关于二次函数应用这小节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长方形的菜园,如何用20米的篱笆进行设计才能使得菜园的面积足够大。这个情景创设的目的就是通过学生熟悉的长方形,引出所学知识点,让学生了解函数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了解解决最大面积的一般思路,这样通过熟悉的情境介绍,可以引发学生学习函数的兴趣,明白函数的具体应用。
  六、 建立模块式习题库,巩固学生所学函数知识
  习题库的建立有助于学生所学函数知识的巩固,帮助学生吸收课堂内容,受传统教育的束缚,大部分习题都以课后的题海战术为主,既没有考虑到题量的多少,也没有考虑题型的合理,更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理解程度,只是一味地做题,学生往往会增重课业负担,本来掌握的扎实的知识点还得重复做题,而相对不熟悉的知识点却没有练习到,这样反而不利于知识点的巩固。因此,教师们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建立模块式的习题库,模块也需要分好几种,比如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根据函数类型分,根据章节小节内容分,根据不同的题型分等等,根据理解能力就可以设置题的难易程度,第一部分基础题,第二部分强化题,第三部分通关题,这样一步步地从易到难,既可以挑战学生的水平,激发他们的潜力,学生在做基础题时也就很容易作对,做的还熟练,这样在做题的过程中他们就会有成就感,也愿意继续去做。按小节内容分步骤练习,包括二次函数性质,二次函数的图像,二次函数的应用等等好多个小模块,比如学生这小节掌握的扎实,他们可不用再练习,而那些掌握不牢固的知识点就可以着重练习,这样既节约时间,又可以有针对性的练习,巩固,提高自己解题能力,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在练习习题库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设置通关奖励,这样更能激发他们去学习的动力。
  七、 教师在充分发挥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下进行有效的引导
  现在的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才是自身学习的主体,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章节的教学也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提高他们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充当着引导者,是学生学习中的指路明灯,因此,教师既要充分鼓励学生,鼓励他们自主学习,还要实行有效的监督,监督其学习的进度,对于不主动学习的学生要注意进行适当引导,充分利用课堂调动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的积极性,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互动,共同学习,提升自己。
  教师可以创设一个问题,让学生进行相应的课堂讨论,通过课堂的讨论让其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树立自己课堂主人公的意识,积极投身到自身的学习中来。比如一个例题,已知三角形ABC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其中AC=AB=20厘米,BC=24厘米,要是在三角形上截出一个矩形的零件DEFG,边FE在BC上,点G在AC上,点D在AB上,怎样使矩形的面积最大?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怎样在三角形里剪出一個最大面积的矩形来,让他们根据自己所想画出相应的图形,在画的过程中老师教会他们具体的方法,让他们根据方法自己展开联想,充分发挥自我,参与课堂中来,真正掌握二次函数相关知识。
  八、 总结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应用为课堂教学迎来了新的契机。由于初中数学中二次函数的内容及知识点较为复杂,有些概念抽象难以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将烦琐而复杂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形象具体的知识,让学生灵活的运用函数的思想,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真正的学以致用,掌握知识。
  在数学函数这章教学中,教师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他们的理解能力,制定适当的教学方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他们课堂主体的地位,真正参与到课堂的函数学习中来,通过函数思想的学习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提升自身学习数学的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猛.二次函数应用的教学探究[J].中国教育周育,2017(8).
  [2]王婷.信息化环境下的数学教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
  陈莉,甘肃省兰州市,兰州市第八十六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将文化理解纳入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当中,希望通过音乐教学,加强学生文化体验、拓宽学生文化认知、提高学生文化认同。音乐鉴赏课是高中音乐教学的重点模块,本文以音乐鉴赏课《高山流水志家国》一课为例,分析高中音乐鉴赏中文化理解的体现,将研究重点放在如何在音乐鉴赏课中提高学生文化理解上,以文化浸润促进高中生全面成长。  关键词:音乐鉴赏;文化理解;《高山流水志家国》  一、 引言  音
摘要:中学阶段的诗歌教学表现出多样性,而知识理解与能力考核的重点始终是古典诗歌。另一方面,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阅读教学体系在系统性指引下得以发展。因此,教师需在教学中进行诗歌集整本书的阅读教学,用古典文化进行渲染,从《李太白集》《李白诗集》这类作品上展开,促使学生贴近理解诗歌艺术,在学习中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蕴养出个人的文化修养与气质。在把整本书教学理念落实的前提下,学生能够对
摘要:文章主要以智慧教室环境下初中数学复习课个性化教学思考为重点进行阐述,首先分析初中数学复习课现状,其次通过知识导图,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上课之前预测,完成信息收集、科学分组,课中信息实时反馈、课后全面反馈,个性化推送辅导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智慧教室环境下初中数学复习课个性化教学相关对策,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智慧教室;初中数学;复习课;个性教学  一、 引言  智慧教室作
摘 要: 道德与法治课是初中生必须学习的科目,可提高初中生的道德素质,可培养初中生遵守法律的意识,对初中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在新课改深入进行的当下,应用微课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可有效激发初中生参与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热情,可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从微课的特点、应用的意义、应用策略等方面出发,探究了微课在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  关键词: 微课;初中道德与法治;微课特点;应用
摘 要:在关注学生能力与素养的大背景下,育人为本成了教育的根本目的。过程教育,智慧思维始终是主旋律。笔者践行初中数学作业的布置与反馈的研究,以初中数学为研究对象,开展深入、有效、创新的作业布置与反馈实践活动,结合具体案例揭示在此过程中如何展开过程性教育,激发学生的思维动力,真正让数学素养生根发芽,效果显著。以期借文抛砖引玉,与同仁交流。  关键词:过程教育;思维实践;作业布置;作业反馈     
摘 要:在全国课改的背景下,“问题解决”教学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问题解决教学以问题为中心,教师为指导,新课标为方向,提倡积极自主性和探究性,以学生为中心原则下的学习方法。学生的创新性的多元能力和新的发展思维是“问题解决”教学激发的方面。“问题解决”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探究、发展的平台,是新形势下教学中的一种优秀模式。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发展思维  一、 新课
摘 要: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育不能仅仅的依赖课上教学的有限时间,而是应当在班级中、校园内构建出阅读的文化,创建出学生彼此之间阅读交流的空间,帮助学生发现阅读的魅力,进而帮助学生们实现从“阅读”向“悦读”的变化,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文章分析了课外阅读的意义,探讨了当下课外阅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教学实际给出了提升初中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
摘 要: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大业,目前我国也在全面落实教育改革政策,通过创新教学方式、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师资力量建设等多个方面建设现代化课堂。数学科目是小学教学的难点科目,需要学生具备图形理解能力、数字计算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性格特点、智力水平等多个方面都有所不同,对此,小学阶段的教学工作者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断完善教学计划。本文立足于新课程改革背景,结合小学阶段数学
摘 要: 通过对《小田鼠弗雷德里克》的细读与讨论,我们知道故事里的小田鼠都是可爱的。我们的孩子中有许多的“弗雷德里克”,我们不能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给别人压力。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教师而言,通过文本的阅读与感悟让孩子感受到来自教师理解、尊重、帮助是最大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 小学语文;人文关怀教育;《小田鼠弗雷德里克》  部编
摘 要:小学课程中开设体育课不仅增强学生的身体素养,还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但从目前小学体育课程来看,小学体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很容易忽略教学主旨,教学手段十分单调,使学生逐渐失去对体育课的兴趣。而课堂缺乏活力,制约了小学生好动、活泼的天性,对他们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随着教育的发展,小学体育教学不断改革,教学手段不断创新,在课程中加入民间游戏的教学方法,它不仅受到学生喜爱,还能辅助教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