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翼山浅层油藏Ⅰ+Ⅱ油组储层特征

来源 :石油天然气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byo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翼山浅层油藏Ⅰ+Ⅱ油组储层物性平面差异大,油水关系分布受砂体形态、断层、岩性及物性等多重因素控制。南翼山油田Ⅰ+Ⅱ油组储层岩性以泥质灰岩、藻灰岩、泥灰岩为主,泥灰质粉砂岩次之,且发育少量泥晶白云岩和灰岩。Ⅰ+Ⅱ油组埋藏浅,胶结和压实作用较弱,主要发育原生粒间孔,其次发育次生溶蚀扩大孔、次生溶孔以及裂缝(异常高压形成)。喉道类型以缩颈型喉道、点状喉道、片状喉道为主。非均质分析表明层间非均质性较强;层内非均质性受岩性与沉积环境共同影响,颗粒滩非均质性最强,云坪、灰坪、砂坪(半深湖)依次减弱,并随着水体深度增
其他文献
对采自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孤南洼陷9口探井的430块古近系碎屑储集岩标本进行了细致的体积磁化率、频率磁化率和非磁滞磁化率测试,研究了不同含油级别的储集岩磁化率响应规律。
塔中地区礁滩储集体是海相碳酸盐岩重要的储层类型之一,为了系统分析礁滩储集体的时空分布规律,深入研究了塔中地区寒武-奥陶系礁滩储集体的地质特征,通过综合分析露头剖面、
塔河油田三叠系为碎屑岩主力产油层系,随着勘探开发节奏的加快,低幅度构造勘探已经过去,薄储层预测成为难题.基于工区实际地质模型正演指导的多参数岩性反演综合了多种测井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