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意识的培养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ne11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人类所特有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想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少不了创新精神。创新一般包含着三个重要的方面:更新、创造新事物和改变,而教学方面的创新主要包含教学理念的更新、创造新的教法以及改变传统教育模式等。
  长期以来,我国在数学教育方面,家长以及老师往往会走入“数学学得越难越好”这一误区,这也是被应试教育逼迫所致,于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拓展、创新意识培养难免被忽视,造成一些学生对数学产生抵触情绪和畏惧心理。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地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及能力,是目前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更新教育观念是教师教学的关键
  从当前教育情况来看,许多教师的思想仍然被传统教育观念所束缚,教师在三尺讲台上,运用自己的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学生授课,展现知识传播者的形象,但实际上,教师表现自己的舞台并不只局限于讲台这一块狭小的空间,单向的知识灌输,学生接受领会知识的效率也极其低下。何不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转变教法,让课堂开出和谐之花?
  例如在课堂上,笔者选择转换角色的方式,让孩子们当回“小老师”,而老师只需鼓励学生大胆走上讲台,声音洪亮、仪态大方地为在座的同学们授课,或是谈谈自己的学习方法。由于他们做惯了学生,对于老师这一职业往往充满着崇敬,十分乐于角色转换,这样的新鲜体验也让同学们产生极大的关注与兴趣,同样这也是打破“师生有别,冰火两重天”关系的好方法。
  类似的教学理念创新还有许多,需要教师们不断地探索与发现,并关注小学生的创新教育问题,才能为学生们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一般在课前的备课中,笔者都会留意一些与数学学习息息相关、学生又十分感兴趣的内容以激发学生好奇心,愉快地开启新课程的学习之旅,如:“巧猜数学谜”、“数学故事会”、“趣味游戏玩转数学”等方式,目的都是创设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发散性创新思维的情境,有助于学生很快地产生求知欲,快速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如:老师:今天我们先让同学们通过一个谜语猜一猜,本节课我们要学的内容,好不好?
  一听猜谜语,孩子们立马炸开了锅,纷纷踊跃参与。揭示谜题:七天七夜(打一数学名词)在座的同学们热烈地讨论,有的学生尝试着翻书,希望在书中能寻找到相关答案,课堂的激情一下子被点燃,五花八门的答案也随之而来,有的孩子说答案是“一周”,有的孩子答道“周期”,最后正确的答案被班级里的一名“调皮分子”回答了出来,答案是“周长”。
  老师:“七天七夜”是一个星期的时间,所以大家联想到了“一周”与“周期”,这很正常,但与本次的学习内容相关又是数学名词的只有“周长”了,其实谜语意指一周的时间长度,即“周长”,我们应该给回答正确的同学掌声,并鼓励自己,在下一次数学小活动中积极地去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
  教师以这样的方式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课堂环境,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不再拘泥于课本中的理论知识,思维就能向各个方面发散。
  三、拓展思维,探索新法
  数学是帮助学生锻炼思维,培养数学思维的学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单方面传授知识远比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十章《圆》中,教师可以在上一堂课结束前给学生布置课后任务——动手画圆,让学生充分地利用课下时间,在下节课中比一比,谁画圆的方法多,谁的方法好。果然在课堂中,一些孩子拿来了碟片,用起了透明胶、圆规等辅助工具,课堂中,笔者看到了学生认真地态度,感到十分欣慰,最后,教师还需教给学生如果要想准确地画圆,离不开圆规,并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圆规。
  在潜移默化之中,孩子们逐渐明白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有许多,需要我们不断钻研创新寻求真知。此外,教师在讲解应用题时,可以尝试性地改变题目所给条件,出其不意地训练让学生得到充分提升,或是让学生自己设计应用题,目的都是从多角度、全方位地去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
  四、适当引导,提高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及创新能力的锻炼范围极广,在小学数学教育阶段主要包括:逆向思维的锻炼和多角度思考问题,这两种能力的锻炼有助于打开学生思维之门,因为一旦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不管数学学习之路上的拦路虎多么凶猛,学生都不会感到畏惧,而是成为越战越勇的小英雄。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中,所谓的倒推也可以理解成“倒过来想”或“还原”等,在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中有利于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同时符合小学生求知欲强、探索心重的心理,这样学生自然而然跟着老师的脚步,投身到学习与探究的怀抱之中。
  总之,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当今教育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重点。教师只有在不断地教学实践中,通过更新自我教学观念,为学生创设情境,营造出师生和谐的课堂气氛,鼓励质疑发散的思维方式,才能为社会培育出更多的创新人才。
  【作者单位:淮安市棉花庄镇大兴九年制学校江苏】
其他文献
晚饭后,我当了一回“洗碗工”。  我先把碗放进盆里“泡澡”。我用手摸了下碗,感觉滑溜溜的,像摸到一条泥鳅(qiū)。哦,差点忘加“沐浴露”了!我倒上“沐浴露”,仔细给各个碗全身涂抹了个遍,然后耐心地挨个给它们冲了“冷水澡”。迎着流动的水,碗儿在水中欢呼雀跃着。经过我的巧手打扮,现在,每只碗都干干净净、亮堂堂的,像镜子一样。最后,我把它们整整齐齐地排到了碗架上。
我的眼睛看东西有点模糊,你等一下陪我到校门口那家眼镜店去检查一下吧。
一元一次不等式是中学数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各地中考的命题热点. 从2011年各地中考题可以看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考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例1 (四川凉山州)下列不等式变形正确的是( )  A. 由a>b,得ac>bc  B. 由a>b,得-2ab,得-a>-b  D. 由a>b,得a-2b的两边同时乘以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所以选项B一定成立
自20世纪90年代初各地开始推行企业改制后,工人回家创业成了大多数人的出路。原江苏省武进市钢丝厂质检员陈芳就是在这样的下岗浪潮里成了首批下岗职工。  陈芳回忆说,下岗后一家四口仅靠丈夫的微薄收入难以维系生活,吃肉成了最大的奢侈。日子过到这般地步,陈芳不服输的性格和闯劲告诉她这不是她要的生活。为了生计,陈芳白天到别人家做临时工,晚上出去抓黄鳝,虽是如此,收入也只能让这个家庭在温饱线上挣扎。有一年,陈
来自湖南邵阳的读者田明问:我一直以来被一个问题困扰:我的学习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平时也乐于帮助其他同学解决学习上的问题。可“死党”说我这样做很傻,耽误自己的时间不说,还帮助了“竞争对手”!请问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有过同样遭遇的小米说:曾经我也碰到过同样的问题,那时我的班主任是这样告诉我的:“一个人的才智高于别人,他不是最优秀的。最优秀的人,往往是那些具有合作能力、分享能力的人!”事实证明,与别人
一年一度的动物速算比赛开始了,三年级的小猕猴皮皮获得了中年级组的冠军,被授予了"2009速算之星"的称号.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香稻新品种冀香粳2号在2015年全国优良食味粳稻品评中荣获二等奖,并于2017年通过了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常规晚熟浓香型粳稻品种,全生育期175天左右。平均株高118厘米,穗长17.9厘米,每穗粒数129粒,结实率90.3%,千粒重28.1克。叶色浓绿,叶片内卷、直立上冲,分蘖力中等,灌浆速度快,活棵成熟,不早衰。植株及大米有浓郁的茉莉花香。糙米率83%,精米
前几天学了“毫米”和“分米”后,大家都觉得长度单位有意思。从毫米、厘米、分米到米,正好是10个小一点的长度就能变成长一点的长度。你看,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可真有规律。  可是,昨天又学了一个新的单位叫“千米”,比米长多了。我们都说“一千米就是1000米”,可是1000米到底多长呢?我们谁也说不上来,于是,苏老师今天用早会的时间,带我们到体育场上走了走。  苏老师说:
同学叶打来电话,说明天起转行做学生了,明天下午启程前往广东教育学院。  在做了母亲之后,在双胞胎女儿满周岁后,叶鼓起勇气参加了2007年成人高考,一举考上脱产班,成为春季本科生中的一员。  我笑着问她,学费贵吗?这两年不会手头紧吧?  她轻笑答,不贵,我签了十年的合同,带薪去读。接着叹了口气,像我这样,还能走到哪儿去呢?不过是找个机会改变中师出身罢了,弟弟妹妹都读大学了,现在我也读大学去。  我打
今天,我正悠闲地趴在桌子上写作业,突然听到背后一声尖叫:“坐好!”我吓得手一抖,在本子上画了一条长长的“飞机线”。我抬头一看,妈妈已气势汹汹地站在我面前。妈妈大声说:“有你这样写作业的吗?你变个驼背老太太、戴副熊猫镜就开心是吧?”妈妈狠狠地瞪着我,那样子就像一只发怒的老虎。  唉,以后再不敢这样了,免得“老虎”又发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