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模式应用探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labing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探讨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与“分层探究”模式的构建,旨在为落实素质教育精神、构建有效课堂献计献策。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小组合作 分层探究 教学模式
  新时期的初中数学教学充满了挑战,其中,在教与学的双向关系构建中,“教”所占的比重已不能再与“学”平衡,更重要的,是教师应打造一种“四两拨千斤”的主导教育模式,用小的点拨换取学生大的收获。而这就需要教师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探究性学习是初中数学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教学模式,它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让学生不断探索数学的奥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但在传统教学中,探究性学习通常都是个体行为,与小组合作相比,这显然会降低学生的探究效率。因此,以“小组合作”和“分层探究”为主导,创新探究性学习,是打造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
  1.合理划分小组,为合作交流奠基
  能力是衡量学生发展的“标尺”,在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过程中,了解学生的优缺点、掌握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并记录备案,以学生的能力为依据,合理对学生进行分组,确立课堂教学的“三层次、三要求”,是打造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重要前提。
  第一,采集学生信息是客观掌握学生思想言行动态水平的重要举措,在实践中,采集学生信息的渠道有很多,教师需重点关注各渠道的来源、构成和准确性,以期获取真实、准确的学生信息,为小组合作学习奠基。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同样一个问题,不同学生可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而在这些答案中,有些是错误的,有些则是正确的。此时,教师需将学生回答问题的频率和准确程度记录下来,最后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学生对错答案的百分比,以此了解学生的差异水平。在此基础上,要找出学生错误答案产生的原因,是思维障碍还是相异构想,要通过学生的反馈准确把握,最终确立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
  第二,以准确的学生信息为依据,对学生进行分组。此时,教师对学生的能力已有较清晰的认识,因此,按能力划分,将学生划为优秀、中等和下等三个等级,最后按照一个小组内配置一名优秀学生、两名中等学生和数名一般学生的方式成立学习小组。
  第三,结合按高、中、低三个等级划分的学生层次,制定一般、较高和更高三个要求等级,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自主选择,突出个人能力和勤奋程度,避免将学习方法强加给学生。
  如“一次函数解析式”一课:
  学困生:①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2,-5),(-1,-1),求函数解析式;②加油站有存油30t,每天消耗4t,求y(单位:升)关于时间x(单位:时)的函数解析式。
  中等生:①已知y=(m-1)x■-2mx 4是y关于x一次函数,求m的值和函数解析式;②一次函数y=kx b,当-1≤x≤2时相应的函数的取值范围是-1≤y≤5,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优等生:①已知直线y=x 3分别与x轴,y轴交于A,B两点,过原点的直线m与线段AB交于点C,把△AOB的面积分为1:2两部分,求直线m的解析式;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点坐标是(4,0),P是第一象限内直线x y=6上的点,已知P(x,y),求△AOP的面积S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
  2.合作探究,收获精彩
  合作探究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组织模式,这种探究模式的优点在于,它消除了个体探究身单力薄的弊病,利用团队的力量共同解决一道题,使学困生从中有所收获,让他们通过借鉴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全面提高学习成绩。而对于优等生来说,合作探究也为他们表现自己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借助团队力量,为他们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课堂教学中,合作探究不能是一个系统的课题,因为那会大量占用课堂时间。在合作探究学习的组织安排上,教师可将教学内容化整为零,利用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将每一个问题都视作一个小课题引导学生探究。从而让学生对学习方法掌握得更熟练,让他们的数学思维更活跃。教师要注重通过“链状变式”的方式将相关的知识、方法与技巧,顺畅而自然地联系在一起,进行有序延伸,然后引导学生学会整理和归纳,从而把握住数学方法与数学思维的精髓所在。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解法时,出示题1:解方程“(x-2)=5”,并归纳以下问题:解该方程你用到了什么样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依据是来自于哪部分知识?题2:解方程“x 12x 36=5”,并归纳:解该方程用了什么方法?结合自己的经验与体会说一说是如何发现配方法的?将配方法推导过程简单描述,并将其中注意事项与关键步骤进行重点说明。题3:选择适当方法解下列方程:“①x-7x-18=0;②x(5x 4)=5x 4;③(x 8)(x 1)=-12;④5(x 1)-7x=0”,并归纳:以上方程都用到了哪些方法?谈一谈因式分解法的应用经验?一元二次方程有怎样的一般形式?怎样在公式法运用时发现方程无实数解?
  一旦学生养成了解题完成之后进行归纳的习惯,知识在他们的脑海中就会自动以体系模式呈现,在不断的方法与应用之间的转换中,学生学会了如何归纳出与问题相对应的方法、技巧与模型,这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和合作探究一脉相承,都有着积极的教育意义。因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善于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组织教学,让学生在一个“大家庭”的氛围中快乐学习,快速成长,从而消除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其他文献
计算机科学知识与数学学科知识之间可以说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几十年来,与计算机同步发展的计算数学包括数值计算、符号演算、计算机图形学等已有巨大进展,这些进展反过来又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对教学方式的影响不断加深,以及在社会上的广泛应用,数学教育对人的数学素养的要求,已经从单纯能进行纸笔运算,提高到能有效、恰当地使用技术,能数学化地深入思考问题、简化概括过程和解决问题,以及能在几何与
该文概括介绍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系统和网上重要的文献信息系统的建设与服务现状。深入阐述了中科院“九五”期间文献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目标和内容。提出了对当前文献信
高中数学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中生有着从幼稚走向成熟的特殊性。在心理方面,学生已具备耐心听课的能力。在生理方面,学生有着充沛的精力。此时,教师应该明确提问的主要目的并非用于吸引学生认真听课,而是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让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课堂提问重要性由此可见,但我们在实际过程中并没有重视提问的重要性,或者说并没有掌握关于课堂提问中的学问。对大部分教师而言,如何对学生提问则成了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数学无处不在。”苏科版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以这样一段话引导“我们”师生一起开启“与数学同行”的新篇章。新课程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强调学生带着数学的眼光观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且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真实地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体会数学的应
摘 要: 发展学生数学语言能力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初中数学教师要努力优化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指导学生“咬文嚼字”,帮助学生透彻理解数学语言的要义;要遵循“扶放结合”的原则,教给学生运用的“拐杖”,提高数学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数学语言 培养策略  一、引言  数学语言是一种由数学符号、数学术语和经过改造的自然语言组成的科学语言,是一种抽象的符号
提出了一种用于测量瞬态气体浓度的新方法.该方法可有效地抑制测量时的各种背景扩散性气体及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实现对瞬态气体浓度的定量线性检测. A new method for measuri
面对现代物业小区的多项费用(煤、水、电、采暖、物业、有线电视以及停车费等)的综合收取,物业综合收费管理系统采用物业IC卡、巡检通讯技术以及强制计量手段有效、可靠地解决了
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富有创造力的人才。它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创造性思维的两个基本方面是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其中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内容。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的思维由封闭状态逐步到开放状态,如果一味地重视分析和解决问题,不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长此以往,学生必将形成思维定势,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产生较大的消极作用。  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摘 要: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能够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更好地体现数学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探究式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数学概念教学 探究式教学  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规律,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丰富数学经验,提高思维水平,在数学应用题教学中要注意把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举一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