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工程质量的标准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城市建筑的质量水平,好的质量的工程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巩固了今后的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成长发展空间。工程质量问题,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社会问题,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创社会满意工程,要做到科学组织、严格管理、精心施工,并且实施工程质量责任到人,施工质量层层把关的政策,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及规范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合格。
关键词:建筑工程 质量 控制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有很多,我们必须务实 每一个步骤,每一条规范规则,以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1施工前
施工前的研究和决策阶段要完成保值高效的工程,就要对有关的设计方面、经济方面、技术方面等等,诸多的影响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然后做出最合适的施工方案。投资方可以按照有关的法律规定,和委托方进行工程施工可行性的研究并根据双方的协商签订设计合同,建立完善的施工措施和体系。在协商完成之后,需要对项目的决策进行一个科学的分析,做到优选建设的方案,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对于项目的决策则需要对整个市场需求进行趋势的分析,在可靠的分析数据基础上,对各个方案进行比较,优选经济效益高,风险成本低的方案,有利于顺利完成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工作。
1)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在掌握地质灾害现状基础上,确定地质灾害的防治目标、防治原则,根据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及发育特点对防治工作进行总体部署,制定可行的措施,通过规划的作用,规范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
2) 做好建设地点的地质水文勘测。设计前期的地质水文勘测,对于工程的设计而言十分重要。建设地点的地质条件、水文状况必须搞清。此项工作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专业部门和专业人员承担,并以其勘测结果做严格的审核。向设计部门提供准确翔实的数据,确保设计基础数据准确无误。
3)做好施工图的审核工作。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从初步设计阶段到正式出具施工图,应由多个专业的人员按设计程序进行。由于施工单位急于开工,使设计部门忽视了施工图的审核,造成分阶段出图,致使各专业的设计图纸互相矛盾,不能“交圈”,影响了设计质量;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施工图的审核工作。各专业的图纸完成之后,必须由主设人员召集各专业设计人员进行严格的审核,最大限度地把问题和不足消灭在出图之前,进而提高设计质量。
4)加强对工程施工方案的审查
相关部门首先要对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方案進行全面的审核和检查,确定无误之后再将其作为施工单位施工的依据,施工方案一经选定,施工单位就要据此认真考虑施工工序、施工方法及相关技术举措等,要坚决避免施工单位报一套计划,实际施工时又是另一套计划情况的发生,确保使施工真正依据施工方案的规划有条不紊的进行。
5)做好施工技术准备
在工程开始动工之前,项目技术部要切实履行好自身职责,做好相关技术层面的准备,比如图纸会审、施工工艺编制、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编排等各类准备工作,充足的技术准备工作,可以为后期顺利施工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可以为工程质量管理的成功增加有效砝码。
6)做好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材料的质量对工程质量所产生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因此严把材料质量关是至关重要的,鉴于当前材料市场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工程采购人员在开展采购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货比三家,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材料进行购买,此外还要保证材料规格、型号、与设计的统一和一致,对于工程中使用量较大的水泥、砂、石等,不仅要做好质量上的把关,还要对材料使用方法配合比例进行试验证明,确定合格之后方可投入使用,在材料通过检查进入施工现场之后,还要注意对其进行分类堆放,对于易碎、易潮、易污染的材料,还要特别加以注意和保护,以此避免材料出现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坏。
2施工中
施工过程阶段工程质量, 从根本上讲主要取决于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施工企业在组建项目班子时, 必须设专职质量检查员, 不得兼职。质检员必须持证上岗, 而且应具备相关工种的专业知识。质检员应按照建筑工程建设项目拟定的工程质量等级,在施工的各个环节过程监督检查, 各专业工种要实行质量交接制度, 建立 “三检” 制, 即自检、互检、交接检。上道工序不达标准, 不能进行下道工序。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质量监控系统, 以保证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达到预定标准。严格工序间交接检查, 重要工序, 如隐蔽工程作业, 需按有关质量验收标准检查验收, 否则不准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如基础工程中,对开挖好的基槽、基坑, 未经工程地质鉴定和量测标高、尺寸, 不得浇注垫层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工程中, 完成模板后,未经检查, 不得绑扎纲筋, 未经检查验收, 不得浇注混凝土。重要工程部位, 必要时应组织试验和技术复核。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 对完成的分项分部程, 按组织相应的质量评定标准方法, 进行检查验收。在一定物质条件下, 人是决定因素。要对施工人员经常性地进行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的教育, 牢固树立对国家和用户负责的责任观念, 建立以质量和效益为主要指标的考核体系, 建立切实体现按劳分配原则和政治与经济相统一的激励机制, 激励全体人员对承建工程的责任感, 在实现优质工程中, 牢固占领建筑市场, 使企业得以生存和不断发展。
1)项目部周质量分析会议、纠正、预防的制定和实施同公司的月检工作及质量、分析会有机结合,落实所制定的质量保证措施。 项目质安员对上月所进行的质量控制进行总结汇报,并仔细填报各分项工程质量的检验评估情况,上报质安科,由质安科拟定抽查复核项目后,在月上旬同其它有关职能部门一起开展公司月检工作。 对于各项隐蔽工程,要及时按照验收制度及工种中间验收制度做好验收检查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在开出整改通知后限时整改。 所检查的记录有追溯性,能及时找到负责人,可追溯至质安员→施工员→施工班组,并与工资相联系,做到与经济挂钩。综合质安和贯标工作检查及整改等情况,结合主管部门质量管理信息及培训精神以及质量通病的防治情况,公司召开月质量管理、分析会议,明确下月质量工作方向。会后以会议纪要形式在公司内通报;项目部应在项目经理组织下,根据公司会议有关精神,结合本项目质量工作情况,召开项目质量分析会,实施有关规定,从而落实工程质量保证措施,保证质量的合格性。
2)加强工程实物质量验收标准。
在工程进行过程中,要求施工员对工程的实物质量负责,质安员对工程的验收质量负责。因此,都应对作业班组的施工操作过程,包括操作方法,作业流程,在详细的交底后进行实施情况的检查和监督。要求项目部要密切配合,在质安科、生产技术科上要求必须有专人进行日常巡查,在对质量通病的防治处理意见和一些细部的做法上各方面人员应达成一致,确保及时消除隐患。 工程进入土建粗装修阶段后,为了进行质量控制,样板间应按规定设置,并且在经过质安科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开工。对分项工程的验收,按样板间实物工程质量水平的要求验收分项工程,并对其进行检查、监督。 做好建筑工程的质量验收。建筑工程的质量验收应分为工程整体验收和分部验收。整体验收是在分部验收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工程竣工后工程质量认定的重要内容。分部工程验收是在分项工程质量检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做好分项工程的质量检验最为重要,用分项保分部,用分部保整体,最终达到整体质量等级的目标。
总结:加强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措施有很多,具体我们可以从工程施工前对工程的质量进行控制;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工程的质量进行控制;工程完工后对整个工程进行质量检测。
参考文献
[1]朱勇,对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探究,江苏商报·建筑界,[J]2013(15):34
[2]魏军,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质量保障体系研究,科技创新与应用,[J]2013(17):233
[3]梁振广,赵岳臣, 谈如何做好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J]2013(3):6-7
关键词:建筑工程 质量 控制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有很多,我们必须务实 每一个步骤,每一条规范规则,以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1施工前
施工前的研究和决策阶段要完成保值高效的工程,就要对有关的设计方面、经济方面、技术方面等等,诸多的影响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然后做出最合适的施工方案。投资方可以按照有关的法律规定,和委托方进行工程施工可行性的研究并根据双方的协商签订设计合同,建立完善的施工措施和体系。在协商完成之后,需要对项目的决策进行一个科学的分析,做到优选建设的方案,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对于项目的决策则需要对整个市场需求进行趋势的分析,在可靠的分析数据基础上,对各个方案进行比较,优选经济效益高,风险成本低的方案,有利于顺利完成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工作。
1)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在掌握地质灾害现状基础上,确定地质灾害的防治目标、防治原则,根据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及发育特点对防治工作进行总体部署,制定可行的措施,通过规划的作用,规范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
2) 做好建设地点的地质水文勘测。设计前期的地质水文勘测,对于工程的设计而言十分重要。建设地点的地质条件、水文状况必须搞清。此项工作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专业部门和专业人员承担,并以其勘测结果做严格的审核。向设计部门提供准确翔实的数据,确保设计基础数据准确无误。
3)做好施工图的审核工作。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从初步设计阶段到正式出具施工图,应由多个专业的人员按设计程序进行。由于施工单位急于开工,使设计部门忽视了施工图的审核,造成分阶段出图,致使各专业的设计图纸互相矛盾,不能“交圈”,影响了设计质量;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施工图的审核工作。各专业的图纸完成之后,必须由主设人员召集各专业设计人员进行严格的审核,最大限度地把问题和不足消灭在出图之前,进而提高设计质量。
4)加强对工程施工方案的审查
相关部门首先要对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方案進行全面的审核和检查,确定无误之后再将其作为施工单位施工的依据,施工方案一经选定,施工单位就要据此认真考虑施工工序、施工方法及相关技术举措等,要坚决避免施工单位报一套计划,实际施工时又是另一套计划情况的发生,确保使施工真正依据施工方案的规划有条不紊的进行。
5)做好施工技术准备
在工程开始动工之前,项目技术部要切实履行好自身职责,做好相关技术层面的准备,比如图纸会审、施工工艺编制、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编排等各类准备工作,充足的技术准备工作,可以为后期顺利施工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可以为工程质量管理的成功增加有效砝码。
6)做好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材料的质量对工程质量所产生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因此严把材料质量关是至关重要的,鉴于当前材料市场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工程采购人员在开展采购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货比三家,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材料进行购买,此外还要保证材料规格、型号、与设计的统一和一致,对于工程中使用量较大的水泥、砂、石等,不仅要做好质量上的把关,还要对材料使用方法配合比例进行试验证明,确定合格之后方可投入使用,在材料通过检查进入施工现场之后,还要注意对其进行分类堆放,对于易碎、易潮、易污染的材料,还要特别加以注意和保护,以此避免材料出现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坏。
2施工中
施工过程阶段工程质量, 从根本上讲主要取决于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施工企业在组建项目班子时, 必须设专职质量检查员, 不得兼职。质检员必须持证上岗, 而且应具备相关工种的专业知识。质检员应按照建筑工程建设项目拟定的工程质量等级,在施工的各个环节过程监督检查, 各专业工种要实行质量交接制度, 建立 “三检” 制, 即自检、互检、交接检。上道工序不达标准, 不能进行下道工序。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质量监控系统, 以保证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达到预定标准。严格工序间交接检查, 重要工序, 如隐蔽工程作业, 需按有关质量验收标准检查验收, 否则不准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如基础工程中,对开挖好的基槽、基坑, 未经工程地质鉴定和量测标高、尺寸, 不得浇注垫层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工程中, 完成模板后,未经检查, 不得绑扎纲筋, 未经检查验收, 不得浇注混凝土。重要工程部位, 必要时应组织试验和技术复核。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 对完成的分项分部程, 按组织相应的质量评定标准方法, 进行检查验收。在一定物质条件下, 人是决定因素。要对施工人员经常性地进行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的教育, 牢固树立对国家和用户负责的责任观念, 建立以质量和效益为主要指标的考核体系, 建立切实体现按劳分配原则和政治与经济相统一的激励机制, 激励全体人员对承建工程的责任感, 在实现优质工程中, 牢固占领建筑市场, 使企业得以生存和不断发展。
1)项目部周质量分析会议、纠正、预防的制定和实施同公司的月检工作及质量、分析会有机结合,落实所制定的质量保证措施。 项目质安员对上月所进行的质量控制进行总结汇报,并仔细填报各分项工程质量的检验评估情况,上报质安科,由质安科拟定抽查复核项目后,在月上旬同其它有关职能部门一起开展公司月检工作。 对于各项隐蔽工程,要及时按照验收制度及工种中间验收制度做好验收检查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在开出整改通知后限时整改。 所检查的记录有追溯性,能及时找到负责人,可追溯至质安员→施工员→施工班组,并与工资相联系,做到与经济挂钩。综合质安和贯标工作检查及整改等情况,结合主管部门质量管理信息及培训精神以及质量通病的防治情况,公司召开月质量管理、分析会议,明确下月质量工作方向。会后以会议纪要形式在公司内通报;项目部应在项目经理组织下,根据公司会议有关精神,结合本项目质量工作情况,召开项目质量分析会,实施有关规定,从而落实工程质量保证措施,保证质量的合格性。
2)加强工程实物质量验收标准。
在工程进行过程中,要求施工员对工程的实物质量负责,质安员对工程的验收质量负责。因此,都应对作业班组的施工操作过程,包括操作方法,作业流程,在详细的交底后进行实施情况的检查和监督。要求项目部要密切配合,在质安科、生产技术科上要求必须有专人进行日常巡查,在对质量通病的防治处理意见和一些细部的做法上各方面人员应达成一致,确保及时消除隐患。 工程进入土建粗装修阶段后,为了进行质量控制,样板间应按规定设置,并且在经过质安科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开工。对分项工程的验收,按样板间实物工程质量水平的要求验收分项工程,并对其进行检查、监督。 做好建筑工程的质量验收。建筑工程的质量验收应分为工程整体验收和分部验收。整体验收是在分部验收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工程竣工后工程质量认定的重要内容。分部工程验收是在分项工程质量检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做好分项工程的质量检验最为重要,用分项保分部,用分部保整体,最终达到整体质量等级的目标。
总结:加强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措施有很多,具体我们可以从工程施工前对工程的质量进行控制;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工程的质量进行控制;工程完工后对整个工程进行质量检测。
参考文献
[1]朱勇,对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探究,江苏商报·建筑界,[J]2013(15):34
[2]魏军,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质量保障体系研究,科技创新与应用,[J]2013(17):233
[3]梁振广,赵岳臣, 谈如何做好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J]2013(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