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在黄热病毒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j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灵敏、特异的套式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快速检测黄热病毒方法.方法参照黄热病毒标准株D17序列设计套式引物,并检索国际基因序列数据库初步验证其特异性,随后对镁离子、dNTP及引物浓度,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稳定、特异的套式RT-PCR快速检测黄热病毒方法,并以同属于黄病毒科的登革病毒1~4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为对照,验证其特异性.结果外引物扩增可获得404 bp左右的特异性扩增片断,阴性对照毒株未见设计大小的扩增片断,但可见非特异性片断;内引物扩增可获得349 bp左右片断,阴性对照无扩增条带.结论套式RT-PCR可快速、灵敏、特异的检测黄热病毒。

其他文献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年第2期178页刊登了"细菌感染患者246例血培养阳性结果分析"一文,提出几点意见供大家商榷:
期刊
心血管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是工业化发达国家的主要疾病和死亡原因.在我国,冠状动脉疾病和脑血管病也已成为城市人群的主要疾病和死亡原因之一.每年有数十万的患者因胸痛被送入医院,还有更多因其他症状入院的患者也有潜在心肌缺血的预兆.对出现胸痛或其他症状,疑为急性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进行诊断是一项费时、耗资而且颇有难度的工作.由于心脏疾病的早期症状不典型而对患者造成的危害极大,因此,如果恰当地应
期刊
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1997年版推出了关于酵母菌的液体培养基稀释法(全量法与微量法)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案M27-A .该方案准确性高、重复性好,实验室间结果的一致性可以与抗细菌的药物敏感试验相媲美.之后,NCCLS 1998年版又提出了关于产孢丝状真菌的抗真菌药敏试验倡导方案M38-P.该方案包括微量液基稀释法与多量液体培养基稀释法,适用于曲霉菌、镰刀菌、波氏霉菌等丝状真菌
期刊
目的 建立基因扫描(GeneScan)技术鉴定ABO血型基因型的方法.方法根据O1基因在261位G缺失而非O1基因无缺失,B基因第803位核苷酸与A基因不同的特点,设计4对引物,分别在上游引物5′端标记荧光基团,PCR-SSP扩增后,用基因扫描技术鉴定ABO血型基因型.结果 129例样本用GeneScan技术鉴定的ABO血型结果与血清学结果完全符合,A、B、O基因频率分别为0.198、0.159、
期刊
目的 探讨巨核细胞脱核和胞核胞质连体分离形态及其意义.方法用光镜观察4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难治性贫血(RA)、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M2)和急性红白血病(M6)初诊患者的血片、骨髓涂片和骨髓切片中巨核细胞形态特征.结果 4例骨髓象均观察到多种病态巨核细胞,其中PMF和M6多为撕拉分离状的淋巴样病态巨核细胞;RA和M2多为脱核的或胞核胞质分离状的病态巨核细胞,胞体大,部分胞核远离母体,有的残
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引物(PCR-SSP)技术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分型中被广泛使用.然而,分型过程中常出现"空白基因"而影响整个结果的可靠性.对此,目前多采用DNA测序以确定各等位基因纯合子或存在新突变或结合PCR-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方法进行确认[1].我们用PCR-SSP对109名广西巴马县壮族长寿老人和71名对照组进行HLA-DQA1座位基因分型,发现了33个HL
期刊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社区感染和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具耐多药特征已是临床抗感染化疗的难题之一。
期刊
由于广谱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静脉置管的广泛使用,使得真菌的机会感染大大地增加.传统的鉴定真菌的方法主要是依据形态学的观察和碳水化合物的同化试验,以后在此基础上又发展了商品化的鉴定系统[1,2],主要有法国Biomerieux公司的API20C、ATB、ID32C、VITEK1的YBC卡、VITEK 2 的ID-YST卡、美国REMEL公司的RapID 真菌鉴定系统以及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来鉴定酵母样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