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旅游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大量的外国游人来到我国进行旅游,因此,我国旅游行业需要大批量的英语人才。高职院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摇篮,所以,必须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为旅游行业输送大批量的高素质人才,从而促进旅游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旅游行业 高职英语教育 旅游专业
我国地处亚欧大陆,地域广阔,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因此,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旅游资源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在我国旅游业逐步发展的过程中,也或多或少的呈现出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典型的就是我国旅游服务水平的国际化程度偏低,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英语人才的紧缺。因此,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途径,高职院校应当在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培养模式,培养出更多的英语水平较高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我国旅游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高职院校旅游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
高职院校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校,所以,高职院校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一方面要帮助学生获得文凭,另一方面还要培养学生获得一定的技能,但是,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教学的过程中都没有体现出这一特色,存在很多问题。笔者根据长期的实践研究,认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高职院校应当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但是在现实的英语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的教师往往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课堂上仅仅是记下了英语的语法词汇,但是却没有获得必要的课堂锻炼机会,导致英语实践水平普遍较低。
2.评估方式过于单一。传统英语教学的考核模式大多数以试卷为主,教师定期或不定期的将理论知识以试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这样就会是学生陷入一种错误的意识中,似乎英语的学习仅仅是依靠语法和单词就可以了,所以,这种考核模式是难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的。
3.教师水平偏低。旅游英语教学的实用性非常强,所以,对英语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一方面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另一方面还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是,事与愿违,高职院校的绝大多数英语教师对旅游专业的相关知识并不了解,而旅游专业教师的英语水平还普遍较低,在这种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的旅游英语水平就不容乐观。
二、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旅游英语水平的途径
1.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理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应用于实践当中去的,所以高职院校的旅游专业的英语教学应当在立足实践的基础上进行英语理论教学。通常情况下,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来实现的,这三个方面分别是课堂实践、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首先,课堂实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听、说、读、写、译为教学目标,也就是说教学的最终目标应当落实到实践当中。学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在上课之前利用多媒体设备搜索相关资料,在课堂上运用英语进行讨论等等,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校内实践,学生可以组成多种多样的学习兴趣小组,在小组中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一方面能够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达到相互交流与沟通的目的,可谓是一举多得。最后,校外实践。学校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学生到旅行社进行实习,让学生能够切实了解旅行社的相关运作流程,使学生能够对英语的重要性有所了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2.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旅游英语的教学工作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迅速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例如学校可以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加强英语教师对旅游专业知识的了解,与此同时也进一步加强其他教师英语水平的提高。又如可以鼓励教师到旅行社去参加实训,这样能够使教师对行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现状有一个切实的了解。
3.创新多种教学手段。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网络技术已经逐步渗透到各个领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职院校的教学领域也不例外。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课堂中,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以此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设立多种评估手段。利用考试这种方式去检验教学效果虽然比较客观,但是过于简单、方式过于单调,难以调查出学生对英语的表达能力和综合的语言素质。旅游专业的应用性很强,所以,我们应当设立多种评估手段,多角度去考察学生的实际能力,例如可以在笔试考试中加大听力考试的比重,或是在口语考试中加大模拟情景考试的成分,教师也可以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对教学现状设定一定的障碍,以此来考察学生的综合的实践能力。
三、结语
旅游專业的英语教学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因此,我们必须加大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教学的比重,只有这样,英语教学水平才能够得到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着重培养实际的应用能力,这样学生在短短的几年在校时间里,既能够提高英语交际能力,又能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邹照兰.从旅游业的发展探讨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01:114-116.
【基金项目】此文系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与本土旅游文化融合的探索与实践——以随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课题编号:2014B500)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旅游行业 高职英语教育 旅游专业
我国地处亚欧大陆,地域广阔,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因此,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旅游资源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在我国旅游业逐步发展的过程中,也或多或少的呈现出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典型的就是我国旅游服务水平的国际化程度偏低,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英语人才的紧缺。因此,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途径,高职院校应当在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培养模式,培养出更多的英语水平较高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我国旅游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高职院校旅游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
高职院校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校,所以,高职院校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一方面要帮助学生获得文凭,另一方面还要培养学生获得一定的技能,但是,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教学的过程中都没有体现出这一特色,存在很多问题。笔者根据长期的实践研究,认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高职院校应当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但是在现实的英语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的教师往往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课堂上仅仅是记下了英语的语法词汇,但是却没有获得必要的课堂锻炼机会,导致英语实践水平普遍较低。
2.评估方式过于单一。传统英语教学的考核模式大多数以试卷为主,教师定期或不定期的将理论知识以试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这样就会是学生陷入一种错误的意识中,似乎英语的学习仅仅是依靠语法和单词就可以了,所以,这种考核模式是难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的。
3.教师水平偏低。旅游英语教学的实用性非常强,所以,对英语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一方面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另一方面还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是,事与愿违,高职院校的绝大多数英语教师对旅游专业的相关知识并不了解,而旅游专业教师的英语水平还普遍较低,在这种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的旅游英语水平就不容乐观。
二、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旅游英语水平的途径
1.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理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应用于实践当中去的,所以高职院校的旅游专业的英语教学应当在立足实践的基础上进行英语理论教学。通常情况下,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来实现的,这三个方面分别是课堂实践、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首先,课堂实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听、说、读、写、译为教学目标,也就是说教学的最终目标应当落实到实践当中。学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在上课之前利用多媒体设备搜索相关资料,在课堂上运用英语进行讨论等等,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校内实践,学生可以组成多种多样的学习兴趣小组,在小组中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一方面能够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达到相互交流与沟通的目的,可谓是一举多得。最后,校外实践。学校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学生到旅行社进行实习,让学生能够切实了解旅行社的相关运作流程,使学生能够对英语的重要性有所了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2.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旅游英语的教学工作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迅速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例如学校可以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加强英语教师对旅游专业知识的了解,与此同时也进一步加强其他教师英语水平的提高。又如可以鼓励教师到旅行社去参加实训,这样能够使教师对行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现状有一个切实的了解。
3.创新多种教学手段。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网络技术已经逐步渗透到各个领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职院校的教学领域也不例外。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课堂中,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以此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设立多种评估手段。利用考试这种方式去检验教学效果虽然比较客观,但是过于简单、方式过于单调,难以调查出学生对英语的表达能力和综合的语言素质。旅游专业的应用性很强,所以,我们应当设立多种评估手段,多角度去考察学生的实际能力,例如可以在笔试考试中加大听力考试的比重,或是在口语考试中加大模拟情景考试的成分,教师也可以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对教学现状设定一定的障碍,以此来考察学生的综合的实践能力。
三、结语
旅游專业的英语教学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因此,我们必须加大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教学的比重,只有这样,英语教学水平才能够得到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着重培养实际的应用能力,这样学生在短短的几年在校时间里,既能够提高英语交际能力,又能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邹照兰.从旅游业的发展探讨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01:114-116.
【基金项目】此文系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与本土旅游文化融合的探索与实践——以随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课题编号:2014B500)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