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合成双分子膜分子激发态能量转移的研究

来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ra_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全合成双分子膜内的分子激发态能量转移行为,给体为囊泡双亲分子上的联苯生色基,受体是通过静电相互作用结合在囊泡表面上的荧光黄阴离子.荧光黄猝灭联苯的荧光强度符合Sern-Volmer猝灭定律.探讨了囊泡在能量转移过程中的组织作用、转移效率与机制.通过研究由静电作用结合在囊泡表面上的荧光黄给体和四苯基卟啉受体间的能量转移,改善了光的输出,扩展了光波的覆盖范围.全合成双分子膜是能量转移的有效介质和良好的膜模拟剂. The energetic transfer behavior of the molecular excited states in a fully synthesized bilayer membrane was investigated. The donor was a biphenyl chromophore on the vesicle amphiphile. The receptor was a fluorescent yellow anion that bound to the vesicle surface through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s. Fluorescence yellow quenching biphenyl fluorescence intensity in line with the law of Sern-Volmer quenching. The effect of vesicles on the energy transfer process, the efficiency and mechanism of the transfer were discussed. By studying the electrostatic transfer of energy between the fluorescent yellow donor and the tetraphenylporphyrin acceptor bound to the vesicle surface, the light output is improved and the light wave coverage is extended. Fully synthetic bilayer membranes are effective mediators of energy transfer and good membrane mimics.
其他文献
刚制备的多孔硅与金属盐溶液接触会产生金属离子在多孔硅表面的吸附现象.实验显示这一现象只发生在新鲜的多孔硅表面,而存放一月以后的样品不具备此性质.文中把这一现象归因
螺萘并吡喃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光致变色化合物,因可用作光敏、光信息和光记录材料,而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其中对螺苯并吡喃和螺嗪两类化合物的开环机理有较多的文献报道
不对称羰基化可产生多种手性分子,而这些手性分子是合成药物和农药等重要前体[1].光学活性的α-芳基丙酸类如S-布洛芬和萘普生是很重要的非麻醉性镇痛消炎药.以不对称氢甲酰化反应和氢
本文采用恒沸腾水解法制备了颗粒度均一的亚微米晶ZrO2 (Y2O3)粉体,并以其为增韧相,在高温(1350℃)超高压(5GPa)条件下制备ZrO2 (Y2O3)+SiC+金刚石的聚晶烧结体(PCD).用XRD、
光引发剂在微乳液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是微乳液光引发聚合反应引发机理研究的关键之一.利用紫外吸收光谱对不同环境中的光引发剂进行考察,但由于其吸收光谱没有明显的变化,因而未能
化学弛豫动力学是研究快速反应的一种重要手段[1],特别适合于研究复杂的生物化学体系[2].若某一反应体系在固定的外界条件下先期达到平衡,然后给该体系一个外(或内)参量跃变的扰动,使体系
用半经验的AM1,PM3及ab initio方法对C_(60)NH两种异构体的结构及光谱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具有开环结构的C_(60)NH的5/6异构体稳定性要高于具有闭环结构的6/6异构体.计
本文报道了用Bridgman法生长的优质大尺寸Cr∶LiCAF晶体及其闪光灯泵浦性能研究。晶体尺寸达10×120mm和20×100mm,光学质量优良。用氙灯泵浦4×70mm的Cr∶LiCAF激光棒,在注入能量为137J时,获得了1.84J的能量输出,测得晶体的斜
将气相色谱-红外光谱(GC-FTIR)联用技术首次应用于水泥石硅烷化产物的结构分析.将气相色谱分离的低聚物组分用Fourier红外光谱进行结构定性分析,确定出对应的硅烷化产物的具
本文评述了水溶性膦配体的合成及以水溶性过渡金属膦络合物为催化剂的两相催化体系的研究和开发概况,着重介绍了两相体系在烯烃氢甲酰化、不饱和化合物的加氢及催化不对称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