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亲爱的树洞:
你还记得你读书时候的事儿吗?坐在教室最后座的男生,上课的时候把教科书往桌子上一摊,“吧嗒”一声脑袋就趴上面了,下课铃一响又像个弹簧似的弹离桌面。他们是最令老师头疼的“特困生”。如果那时候你是挂在老师嘴边的“优等生”,一定对他们嗤之以鼻吧。真不巧,我也认识这么一个“特困生”。然而我的烦恼,完全不是他造成的。只是,有些事儿,哎……我慢慢说给你听吧。
暂且叫他西瓜吧,他最喜欢吃西瓜,用这个做化名我想他也不会有什么想法的。其实叫什么也无所谓吧,反正是个代号。但是你不知道,西瓜很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那小子要是知道我给他取个难听的名字非找我理论不可。不过,或许,以前会,现在不会了吧。该从何说起呢,以前的我们,现在的我们,实在是一笔难以理清的账。
我和西瓜的交情可以从穿开裆裤算起。据双方父母回忆,那个时候我们俩就互相看不顺眼,每晚上院子里乘凉大伙儿聚一块儿的时候,总能看到我俩推推攘攘。一直到读书的时候,院子里还只有我们两个男娃,整一女儿国,其阴盛阳衰的境地惨不忍睹。后来的事实证明,西瓜绝对是个当政客的主儿,如果好好学习将来说不定能当大官。
记得一天晚上,长得明显比我高出一个头的西瓜把我从纳凉的庭院拉出来,递给我一纸书信(如果能勉强称为书信的话)。直到现在我依然记得那些用铅笔写得歪歪扭扭的大字,似乎是说一山不能容二虎,以后他就是这小院的霸主,我应该归顺他之类。那个时候我只知道每天晚上准时守着电视看动画片,哪里知道识字不多的西瓜已经把他爸那些破皮儿的武侠小说翻遍了。
好吧,我承认我一早儿就被西瓜给比下去了,无论是个头还是在班上的威望他都把我远远甩在了后头。好在即便如此,我们俩还是铁哥们儿,小学的时候西瓜自创了一个“木头帮”,自封为帮主,还提拔我这个矮个头儿为副帮主。我自然是战战兢兢,虽然整个帮内就十来个人,但论个儿我是最矮的。好在西瓜说服了其他弟兄,说武侠里一代大侠张三丰个儿也不高,我也很有点他的影子。这句话让我信心倍增,连腰杆也挺直了,我敢保证,上幼儿园得到老师奖励的第一朵小红花时也没这么兴奋哩。
直到我们一起升入初中,这种境地突然间就扭转了。我无法分辨是哪一天哪个午后,空气中的哪个分子突然发生了变异,总之我和西瓜的地位,倏忽间就转换了。入学报到的第一天,我们俩捏着录取通知书和成绩单来到班主任的办公室,我能隐隐感觉到班主任看我的眼神,是赞许的,鼓励的,因为我的成绩单很直观地告诉老师,我是个好学生。
果然,第一次班会上班主任就举荐我做了班长,连座位也是坐在中间靠前的黄金地段。按现在的话说,那地儿,寸土寸金啦。唯一遗憾的是,西瓜被安排到教室里最后一排,靠近墙角边放卫生工具的地儿,我每次走过去鼻子里都有股怪味儿。我也曾经跟西瓜说过,要不我打个小报告,让班主任把他调到中央去。但是你知道的,西瓜的个性,“江湖之人,是从来不向朝廷谄媚的。”
我还能说什么呢7我想,或许换个老师,或者等西瓜把成绩提高了,事儿没准就有转机了。其实说实话,我一点儿也不喜欢那个初中的班主任,整个一势利眼。班上所有的同学都被他贴上了标签,成绩好的就是优等生,享受好座位等一切特权,成绩不好的如西瓜等人只有挨着卫生工具的命,家里有钱的送个礼儿吧,问题自然就好解决得多了。不过在我们那小县城,老师的地位可了不得了,我这想法要么就在肚子里烂掉,要么就只能和西瓜一起吧嗒发几句牢骚。
然而第一次当上班长的我心里的感觉自然就大不一样了,即使个头矮点儿,也觉得比别人高了半截。或许是初中整个平台的转变吧,我渐渐从一个不善言辞的、害羞的男生,变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优等生。而西瓜,这个从小认字儿比我早比我多的人,在教室里安于一隅,也变得越发沉默了。渐渐地,我们的性格竟像是彼此交换了似的,我猜不透他心里怎么想的,每天即使一起回家也是相对无言的时候居多。
后来呢,后来我不说你也知道吧。中考的时候,我如愿以偿考上了市区最好的高中,而西瓜,靠着他爸的关系勉强留在市里一所普通高中。有时候想想人的际遇真的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西瓜的爸爸妈妈都是银行职员,住小区里面积最大的复式楼:西瓜长得比我高大帅气,小时候聪明伶俐人缘也比我更好些。我一直觉得,能够跟在西瓜后头混个副帮主就已经很满足了,两个人的境遇,却在初中整个儿颠倒过来了。有时候我甚至有一种负罪感,好像他的一切都是我造成的,这种负罪感直到我高二的时候,重新遇到他变得更加强烈。
西瓜自初中毕业就搬了家,有人说是他爸爸升职了,也有人说西瓜中考太差他爸爸觉得脸上无光就搬走了。总之,那个暑假西瓜就走了,没有告诉我搬去哪里,只留下电话号码。再次遇见却是两年以后了。
高二,市重点高中,我依然是品学兼优的优等生,依然坐教室的黄金地段,唯一不同的是,我真的开始和教室后面的“特困生”们保持距离了。没有人知道,我曾经还是“木头帮”的副帮主呢。那是一次学校组织的“三下乡”活动,我们一行六十人到邻近的镇上参观铁器制造厂。你猜我在那儿见到谁了,是西瓜,戴着头盔,穿着脏兮兮的制服,铁器撞击的电火花映在他深褐色的瞳孔里,我看到他紧锁的眉头,是这个年纪不该有的沧桑。
我几乎不敢与他相认,但是我百分百肯定那就是他。下意识的,我竟然躲到另一个铁棚里去了。并不是十白有这样的朋友被同学耻笑,只是,一向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看法的西瓜,一定不想让我看到这样的他吧。后来经过打听才知道,他爸爸贪污公款,家里罚了很多钱,连市区的房子也被银行抵押了。西瓜成绩一向不好,加上家里发生这样的事情,就毅然辍了学打工挣钱。我知道他是想替爸爸把欠款还清,他虽然没有什么大的人生信条,却保留着最单纯的侠义之心。
这个事情我心里久久不能忘怀。我想,如果那时候被贴上“优等生”标签,当了班长,坐在教室黄金地段的人不是我,是西瓜,那事情又会变成怎样呢?政治书上说,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但没有形成独立价值观的少年们,还是需要正确的指引、信任和关怀的啊。不管怎样,希望老师们都不要给学生贴标签了!
你还记得你读书时候的事儿吗?坐在教室最后座的男生,上课的时候把教科书往桌子上一摊,“吧嗒”一声脑袋就趴上面了,下课铃一响又像个弹簧似的弹离桌面。他们是最令老师头疼的“特困生”。如果那时候你是挂在老师嘴边的“优等生”,一定对他们嗤之以鼻吧。真不巧,我也认识这么一个“特困生”。然而我的烦恼,完全不是他造成的。只是,有些事儿,哎……我慢慢说给你听吧。
暂且叫他西瓜吧,他最喜欢吃西瓜,用这个做化名我想他也不会有什么想法的。其实叫什么也无所谓吧,反正是个代号。但是你不知道,西瓜很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那小子要是知道我给他取个难听的名字非找我理论不可。不过,或许,以前会,现在不会了吧。该从何说起呢,以前的我们,现在的我们,实在是一笔难以理清的账。
我和西瓜的交情可以从穿开裆裤算起。据双方父母回忆,那个时候我们俩就互相看不顺眼,每晚上院子里乘凉大伙儿聚一块儿的时候,总能看到我俩推推攘攘。一直到读书的时候,院子里还只有我们两个男娃,整一女儿国,其阴盛阳衰的境地惨不忍睹。后来的事实证明,西瓜绝对是个当政客的主儿,如果好好学习将来说不定能当大官。
记得一天晚上,长得明显比我高出一个头的西瓜把我从纳凉的庭院拉出来,递给我一纸书信(如果能勉强称为书信的话)。直到现在我依然记得那些用铅笔写得歪歪扭扭的大字,似乎是说一山不能容二虎,以后他就是这小院的霸主,我应该归顺他之类。那个时候我只知道每天晚上准时守着电视看动画片,哪里知道识字不多的西瓜已经把他爸那些破皮儿的武侠小说翻遍了。
好吧,我承认我一早儿就被西瓜给比下去了,无论是个头还是在班上的威望他都把我远远甩在了后头。好在即便如此,我们俩还是铁哥们儿,小学的时候西瓜自创了一个“木头帮”,自封为帮主,还提拔我这个矮个头儿为副帮主。我自然是战战兢兢,虽然整个帮内就十来个人,但论个儿我是最矮的。好在西瓜说服了其他弟兄,说武侠里一代大侠张三丰个儿也不高,我也很有点他的影子。这句话让我信心倍增,连腰杆也挺直了,我敢保证,上幼儿园得到老师奖励的第一朵小红花时也没这么兴奋哩。
直到我们一起升入初中,这种境地突然间就扭转了。我无法分辨是哪一天哪个午后,空气中的哪个分子突然发生了变异,总之我和西瓜的地位,倏忽间就转换了。入学报到的第一天,我们俩捏着录取通知书和成绩单来到班主任的办公室,我能隐隐感觉到班主任看我的眼神,是赞许的,鼓励的,因为我的成绩单很直观地告诉老师,我是个好学生。
果然,第一次班会上班主任就举荐我做了班长,连座位也是坐在中间靠前的黄金地段。按现在的话说,那地儿,寸土寸金啦。唯一遗憾的是,西瓜被安排到教室里最后一排,靠近墙角边放卫生工具的地儿,我每次走过去鼻子里都有股怪味儿。我也曾经跟西瓜说过,要不我打个小报告,让班主任把他调到中央去。但是你知道的,西瓜的个性,“江湖之人,是从来不向朝廷谄媚的。”
我还能说什么呢7我想,或许换个老师,或者等西瓜把成绩提高了,事儿没准就有转机了。其实说实话,我一点儿也不喜欢那个初中的班主任,整个一势利眼。班上所有的同学都被他贴上了标签,成绩好的就是优等生,享受好座位等一切特权,成绩不好的如西瓜等人只有挨着卫生工具的命,家里有钱的送个礼儿吧,问题自然就好解决得多了。不过在我们那小县城,老师的地位可了不得了,我这想法要么就在肚子里烂掉,要么就只能和西瓜一起吧嗒发几句牢骚。
然而第一次当上班长的我心里的感觉自然就大不一样了,即使个头矮点儿,也觉得比别人高了半截。或许是初中整个平台的转变吧,我渐渐从一个不善言辞的、害羞的男生,变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优等生。而西瓜,这个从小认字儿比我早比我多的人,在教室里安于一隅,也变得越发沉默了。渐渐地,我们的性格竟像是彼此交换了似的,我猜不透他心里怎么想的,每天即使一起回家也是相对无言的时候居多。
后来呢,后来我不说你也知道吧。中考的时候,我如愿以偿考上了市区最好的高中,而西瓜,靠着他爸的关系勉强留在市里一所普通高中。有时候想想人的际遇真的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西瓜的爸爸妈妈都是银行职员,住小区里面积最大的复式楼:西瓜长得比我高大帅气,小时候聪明伶俐人缘也比我更好些。我一直觉得,能够跟在西瓜后头混个副帮主就已经很满足了,两个人的境遇,却在初中整个儿颠倒过来了。有时候我甚至有一种负罪感,好像他的一切都是我造成的,这种负罪感直到我高二的时候,重新遇到他变得更加强烈。
西瓜自初中毕业就搬了家,有人说是他爸爸升职了,也有人说西瓜中考太差他爸爸觉得脸上无光就搬走了。总之,那个暑假西瓜就走了,没有告诉我搬去哪里,只留下电话号码。再次遇见却是两年以后了。
高二,市重点高中,我依然是品学兼优的优等生,依然坐教室的黄金地段,唯一不同的是,我真的开始和教室后面的“特困生”们保持距离了。没有人知道,我曾经还是“木头帮”的副帮主呢。那是一次学校组织的“三下乡”活动,我们一行六十人到邻近的镇上参观铁器制造厂。你猜我在那儿见到谁了,是西瓜,戴着头盔,穿着脏兮兮的制服,铁器撞击的电火花映在他深褐色的瞳孔里,我看到他紧锁的眉头,是这个年纪不该有的沧桑。
我几乎不敢与他相认,但是我百分百肯定那就是他。下意识的,我竟然躲到另一个铁棚里去了。并不是十白有这样的朋友被同学耻笑,只是,一向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看法的西瓜,一定不想让我看到这样的他吧。后来经过打听才知道,他爸爸贪污公款,家里罚了很多钱,连市区的房子也被银行抵押了。西瓜成绩一向不好,加上家里发生这样的事情,就毅然辍了学打工挣钱。我知道他是想替爸爸把欠款还清,他虽然没有什么大的人生信条,却保留着最单纯的侠义之心。
这个事情我心里久久不能忘怀。我想,如果那时候被贴上“优等生”标签,当了班长,坐在教室黄金地段的人不是我,是西瓜,那事情又会变成怎样呢?政治书上说,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但没有形成独立价值观的少年们,还是需要正确的指引、信任和关怀的啊。不管怎样,希望老师们都不要给学生贴标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