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升特殊学生数学课堂参与积极性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dhbrth565657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过程是提升学生认知水平,发展学生能力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应当双向互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效果。然而,由于特殊学生生理上的缺陷,加上一些其他因素,在数学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参与积极性非常低。这种情况下,教学过程就成为了教师的单向传输过程,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在本文中,笔者根据自己在特殊教育中所做的一些尝试,就如何提升特殊学生数学课堂参与积极性阐述自己的几点拙见。
  ◆关键词:特殊学生;数学课堂;参与积极性
  一、前言
  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参与积极性低是特殊教育数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数学教师的教学难度。由于心理、生理等各个方面的缺陷,特殊学生的思维发展受到阻碍,尤其是思维拓展、思维推理等方面,明显低于正常儿童。而数学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性推理有较高的要求,教师应当立足实际,根据实际学情解决这一问题,以此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
  二、利用现代化技术上创设可视化情境,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
  特殊学生对新鲜的事物通常比较感兴趣,然而,由于生理、心理上等各个方面的缺陷,让特殊学生接受的外来事物十分有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对这种情形加以改变。多媒体教学集声音、画面等多种文本形式于一体,将静态的画面与动态的画面有机结合起来,可以充分调动特殊学生的视觉感官。一般来说,聋哑学生虽然耳朵等感官比较迟钝,但是视觉十分敏锐。对学生视觉感官进行调动,可以提升其数学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到“加减混合运算”这节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数学式子以动态化的视频形式展现出来,比如小猴子吃桃子:画面中,一个小猴子手里拎着一篮子的桃子,一共有5个,它又从树上摘下来3个,然后坐在地上吃了2个。摘桃子的画面用“+”显示出来,而小猴子吃完桃子只剩下桃核的时候用“-”显示出来。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混合运算并且掌握了计算方法,从而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多媒体教学相较于板书教学更加多变、形象、有趣、生动,教师可以根据特殊学生的喜好给学生展示他們喜欢的角色,如凶猛的老虎、可爱的兔子、聪明的喜羊羊、笨笨的熊大熊二等,这种动静结合的画面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
  三、联系实际生活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
  生活是数学赖以发展和生存的源泉,数学教材中的知识均是从实际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将数学知识还原到实际生活之中,可以将数学从枯燥的、抽象的形式中有效解放出来,实现数学教学高效化。对特殊学生而言,实际生活具有熟悉感,亲切感。所以,数学教师应当联系实际生活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给学生营造熟悉的、亲切的教学氛围,以此降低学生的排斥感,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例如,在讲解“长方形”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就地取材,以教室里的长方形物体为教具对学生进行教学,如黑板、门窗、课桌面等。譬如,教师以黑板为例,带领学生一起研究长方形的特征。通过对黑板的观察和探讨,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黑板的上边和下边是一样长的,左边和右边是一样长的。在研究完长方形的边长之后,教师再带领学生对黑板的四个角进行研究,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黑板每两条相邻的边之间形成的夹角是90°。在这样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学生不仅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而且轻轻松松掌握了教师传授的知识点,不仅知道了什么是长方形,还知道了长方形有哪些特征。
  四、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
  特殊学生普遍活泼好动,虽然他们听觉等存在缺陷,但是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引导聋哑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掌握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实践能力,还能将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例如,在讲解“长方体特征”这节知识点的时候,数学教师可以提前给学生准备若干个包装盒,如粉笔盒、鞋盒等,然后在课堂上将这些包装盒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观察并触摸这些包装盒,根据自己在前面学习到的有关于长方形的特征试着自己去总结长方体的特征。这个实践过程将特殊学生的手语表达、思维、观察、操作等结合在一起,可以让特殊学生全身心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从而获得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
  五、结论
  综上所述,在特殊教育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应当根据特殊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愉快的、轻松的学习环境,以此刺激特殊学生学习数学的兴奋点,引导特殊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董永彬.从兴趣着手,推进聋哑小学数学教育发展[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20):139.
  [2]车丽娜,许红梅.城镇聋哑儿童数学学习困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山西农经,2017(07):79-80.
  [3]王静贤.浅谈教师如何提高聋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科技创新导报,2014(06):151.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生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政治认同是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种情感和意识的归属感,是形成和发展其政治素质的认识基础。高中生的政治认同是其思想政治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其特殊的年龄阶段和身心发育阶段,受各种主客观因素及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和发展。关注高中生的政治认同就是关注他们自身政治素质的完善和提高,关
◆摘 要:物理对于人们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务必培养高中学生对于物理的自学能力。以此为背景,本文主要针对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各位学生所具备的自学能力现状做出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提高方法,以期达到提高物理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自学能力;策略  自学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依靠自身所获得科学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十分迎合当前新课改背景下,对于各位中学生
◆摘 要:本文基于中学化学教学,从实用主义角度,总结分析杜威实用主义在中学化学教学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实用主义;化学教学;具体体现  有“20世纪教育理论和思想的巨人”美誉之称的杜威,使美国在19世纪末盛行一种教育思想——实用主义,它以庞大的教育思想体系为载体以及对传统教育的批判在教育领域得到普遍认同,影响颇深,因此,杜威被后人称之实用主义大师。  1问题的来源  通过分析杜威实用主义,结合
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动力。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人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推动人们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当学生对学习感到有兴趣的时候,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当他们满怀兴趣地学习时,就能掌握快,记得牢,效果好。而数学是抽象性和概括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极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从而削弱乃至丧失学习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学
期刊
◆摘 要:通过研究,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学习在研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学生个人特色的方式,也是学生持续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初步得出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中的现代特征成分,以及与个体因素、教师教学方式的关联,摸索出了一些有效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途径和方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转型;探究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