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童话故事

来源 :新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cl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夜了,劳累一天的人们进入了梦香。可在村庄之外的不远处,总能传来歌声。那歌声是从田间传来的,那歌声是从村庄外的小树林传来的。歌唱者是村庄里的一个小青年。小青年梦想成为歌唱家。他想用唱歌的方式走出小村庄,到城市生活,改变生活处境,实现更美好的人生与未来。
  这是地处大兴安岭脚下一个极为普通的小村庄。这里交通闭塞,信息不畅,人们的思想守旧。人们过惯了脸朝黑土背朝天的日子,也就这么年复一年的度着日月。当小青年每天都练习唱歌时,村里人不理解,接受不了,嘲笑他是在白日做梦。
  小青年的家人不但不支持他,反而认为他是在做丢失家人脸面的事情,让家人在村里抬不起头来。家人坚决反对小青年练习唱歌。
  小青年面对来自家人与乡亲们的指责,不屑一顾,就这么日复一日的坚持着。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思想的成熟,小青年渐渐觉着自己不具备唱歌的天生条件,靠自身的努力确实很难能成功,便停止了练习唱歌。可他没有放弃梦想,而想用绘画的方式再试一试,看是否能成功。
  他认为绘画比唱歌更贴近生活,实用性大,发展途径多,更实际一些,也更容易成功。
  小青年之所以选择绘画来成就梦想,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有绘画的兴趣与基础。他在上学时就是班级里的美术课代表,绘画在学校的比赛中还获过奖。于是他又开始绘画的练习了。
  绘画比唱歌更难办了。因为绘画需要笔墨纸砚,这就要花钱去买,不买是不行的。可小村庄里的人们只是靠种地的收入来维持日常生活。这里人均地少,产量又不高,所以收入是极为有限的。家中的花销计划的非常准确,没有多余的钱,这就难住了小青年。
  小青年在冥思苦想后,脑筋一转,决定收集村里的废品到城里去变卖,这样就会有买绘画用的纸钱了。因为小村庄离县城较远,山路崎岖,平时来村里收废品的人都很少。村子里家家都有一些废品有待处理。小青年这一行为解决了村子里处理废品的难题,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但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
  家人这次比上次反对的更为强烈了。家人认为他收废品败坏了门风,不务正业,让人看不起,认为这样下去连媳妇也找不到。可小青年没有听家人的,还是这么做了。
  一开始,他没有收废品的本金,就先收了,记上账,到县城卖废品回来再付给人家。因为都是同村人,知根知底,好说话,也不计较。可小青年是守诚信的,每次从城里卖废品回来,都如数把钱付给村里人。在小青年没有收废品前,偶尔还会有外乡人来收废品,从他收后,外乡人就没有来过。因为他给的价钱比外乡人给的高,村里人都愿意把废品卖给他。
  小青年把挣来的钱用在了买绘画用的材料上,这让家人更为恼火了。唱歌没唱成,又开始绘画了,还为了绘画去收废品,这让家人怎么也想不通。 他经常在树林中、小河边绘画,面对大自然的美景,如醉如痴。他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进步,就鼓起勇气把绘出的画拿到县文化馆请人指导。 这是一个地处边疆的小县城,爱好绘画的人很少,文化馆非常重视对年轻人的艺术培养。当小青年拿着绘画习作来到县文化馆时,年过半百的指导老师给了很高的评价,当然也是为了鼓励他努力画下去,沿着心中的梦想之路走下去。
  这年省群众艺术馆举办了一次绘画短期学习班,县文化馆就推荐小青年去学习了。从省城回来不久,市里举办了一次绘画比赛,小青年参赛的作品获了奖。这让他看到了希望。可这种希望如同急逝的流星一样,在现实生活中很快过去了,生活又平静下来。
  这种平静转眼过去了好几年,小青年也变成了老青年了。他到了成亲的年龄,可没有人给他提亲。因为人们都认为他不务正业,对绘画的执迷过度,有着入魔的地步,怕他担当不起养家的责任。他的家人强行不让他绘画了。这时村里的小学校来了一位实习女大学生。女大学生听说这件事后,觉着好奇,就去看了老青年的画。女大学生是省城人,见识广,认为老青年绘画有一定功底,也有发展,两个人交往密切起来。
  一位是城里来的女大学生,一个是村里连对象都没有的老青年,两人在一起,霎时人们议论纷纷。人们说小伙子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了。暑假过后女大学生离开了小村,回城里去了。村人们认为预言得到了认证。
  因为有了女大学生与老青年的流言,就更没有人给老青年介绍对象了。在人们看来老青年注定要打一辈子光棍了。
  老青年仍然专心绘画,不过他时常去县城参加一些绘画方面的活动。这时改革开放的春天来了,人们的思想得到了升华,开始放弃土地,到城里打工了。有一天老青年收到了女大学生的信,信中让他到省城去。他背起行囊上路了。
  女大学生毕业后,在省城一所中学当教师。她心中一直有老青年绘画的影子,想找机会帮老青年实现梦想。当她得知在学校附近有一家装潢公司正在招聘画师时,就想让老青年来试一下。
  老青年果然被老板相中了。他到城里工作了。他来到省城后,没有停止努力的脚步,在工作中不断完善自己。在他熟悉省城的环境后,自己开了家室内布景工作室,当起了老板。因他为人朴实,工作认真,要价合理,讲诚信,他的工作室业务多,几乎达到了应接不暇的程度。
  女教师在老青年身上发现了城里年轻人没有的踏实,更看到他的质朴,还有那种勤奋,渐渐的两个人相爱了。他们组成了美满幸福的小家庭。
  老青年虽然没有成为歌唱家,也没有成为真正的画家,但他成就了梦想。他用绘画改变了生活,实现了人生中的一个高度。
  当有人问起老青年是如何从贫穷的小山村走到省城时,他认为一个人有了梦想才会成功。如果连梦想都没有,还谈什么成功呢?我们在人生的天空里飞翔之前,首先是要敢想,想才是动力的核心。
其他文献
法庭是老百姓讲理的地方,是定纷止争,打击和惩罚犯罪,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最终场所.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法庭的建设自始
那一年,我14岁,他18岁。他叫宁彬。在一个夏天的黄昏,宁彬站在画室的台阶上,微笑着对我说了一句什么话,黄昏微凉的风吹起了他额前的发,夕阳下他的笑容里有一种儒雅和温和,没有道理的,我爱上了他。  我们生活在这个很小的小镇上,连公交车也没有。我们学画的画室是这个地方唯一一个可以让喜欢画的学生们受一点正规美术训练的地方,是学校里的美术老师开的。宁彬学得很刻苦,对美术的悟性也很高;他文化课不是很好,美术
1  沈家明大我五岁,是哥哥的同学。 认识他,是在我十六岁里某一天的一个早上,彼时我正在房间里练习一支新学到的芭蕾舞,旋转间听到楼下有人喊哥哥的名字,掀开窗帘来看。楼下的男生踩一辆蓝白相间的山地车,倾斜着车子,一只脚踏地,仰头冲着二楼的窗台扬声喊:“苏若松!”  我的视力极好,不仅看清楚他戴的棒球帽的牌子,而且认真的看清了他的五官。他穿了黑色的KAPPA套装,白色跑鞋,仰起的脸上有从树叶间透下来的
文章从西北地区土地资源的概况出发,分析了西北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解决西北地区土地资源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建议.文章从建立土地资源环
公正司法服务大局的新起点rn云南省曲靖中院审判法庭于2002年3月1日破土动工,建筑面积15700平方米,绿化面积1万平方米,建设资金3748万元,2004年3月2日通过终验.在建设过程中,
水工建筑施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落脚点应该是不断创新和完善项目施工管理,但项目与企业间责任不明、关系模糊,激励不够,约束不严,不确定因素过多等因素严重影响着项目施
遇见陈浩那年,我才17岁。一个人在离家很远的烟台上大学,加之自小就因为家庭变故过尽了寄人篱下的日子,独自生活时就特别渴望那种家的温暖。大一下学期,学院里举办舞林大会,同学们一个个都戴着面具上了舞台,我挑的是最笨最没有创意的白雪公主,感觉自己像个丑小鸭。谁知还是有一双大手伸向了我,有人说:公主,能请你跳支舞吗?我抬头一看他《巴黎圣母院》里“卡西莫多”的面具,险些晕倒。谁知到了舞池里,他却有种出人意料
一直以来,对自家的老公还是非常满意的,他可以说是一个既浪漫又实在的好丈夫。  今年,家里发生了一些事情,让我对老公有了更多的了解。今年2月初,公公突然心梗抢救住院了,我们全家回去了,小叔子全家从北京回去了,我目睹了老公家五个孩子对老人的那份孝心(当然也包括姑爷和儿媳及孩子),真很感人,都做的非常细致、耐心、尽心。由于抢救及时,和家人精心地护理,公公身体很快康复出院。住院的费用,老公和我商量,我们家
践行主题矢志不渝铸法魂rn曲靖市下辖7县1市1区,126个乡、镇,556万人口.市中级人民法院下辖9个基层法院,有干警900余人,其中中院机关158人.中院审判法庭于1997年动议建设,200
现代婚姻有着太多的诱惑与无奈.云南省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调查表明,目前离婚主要有几个特点:性别上女方提出的多,年龄上中青年的多,职业上无固定职业和经商者多,文化程度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