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核心素养生成的教学策略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xing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制定科学合理核心素养生成战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则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引导者,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小学阶段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它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制订合理的教学方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加学生课堂参与度。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内涵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核心素养的概念在不断发生变化。核心素养是关键素养,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综合素养的核心,它满足了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在具体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在教师设置的合理的教学情境中,学生通过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有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数学的价值,形成与社会发展相符的最基本的数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包括价值观、情感、数学知识、数学学习能力等基本数学素养,同时包含数学分析、数学建模、数学运算、数学交流、数学推理等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成长的连贯性。
  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生成教学战略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占据着主体地位,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数学知识,而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数学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需要正确转换角色,从小学数学课堂的主导者逐渐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要从原来被动地接受数学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同时,小学数学教师要进一步升华数学知识,给予学生正确的学习指导,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学习数学知识,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学习“平移与旋转”这一课时,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复习“轴对称图形”知识。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使用动态的方式向学生展现出图形的移动过程,帮助学生养成直观数学形象思维,让学生主动地探索和研究平移与旋转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不断优化和创新数学教学模式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有效地学习和利用数学概念与数学公式,有利于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形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数学抽象能力,在课堂后期,教师需要全面概括和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并且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和研究数学知识,向班级学生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先举例,然后慢慢地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在举例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在问题中总结出共性,进而得出相应的数学结论。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抽象能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找到快乐,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例如,在学习“认识分数”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些纸片,让学生将纸片分为若干份,并且向学生提问:“每份卡片占你全部卡片的几分之几?”教师鼓励学生自行操作,在卡片的切割过程中,学生对于分数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不断探索和认识分数,进而加深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点的理解。最后得出结论:“分数表示的是部分,分数与整体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这种先引入后总结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快、更全面地接受和理解新的数学知识,增强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三)培养学生数据分析的能力
  小学生可以有效地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数学计算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让学生更加准确、更加全面地分析数据,从数学实例中获取有效的数学知识,把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转化为自己熟悉的数学问题,进而有效地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感知能力,使学生通过表象的数学问题,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培养数学技能,进而提升学生数据分析能力。例如,在学习“三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时,首先,教師可以带领学生复习两位数乘多位数,然后在两位数前加一个“3”变成三位数乘多位数。通过对比,让学生抓住学习的关键,找到规律,懂得用实际经验解决问题,进而提高学生数据分析能力,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三、结语
  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断创新和优化教学方式,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数据分析能力。
  【作者单位:沈阳市大东区上园路第一小学
其他文献
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不仅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主要形式,因此改革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但小学阶段由于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的特殊性,要想真正地落实好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任务,以及小学阶段的德育教学目标,确实给我们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提出了很大的难题:道德与法治课是对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进行教育,是教学生掌“理”,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小学生不容易理解。  道德与法
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现代科学技术得到迅猛发展,人类社会以惊人的速度跨入“信息时代”。各种管理的日趋规范化,导致医院各种档案也急剧增长,因此,档案工作不仅不能削弱,而且应该起
教育的改革使得学生的教育生涯从小学就开始了。学生在小学时期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像语文、美术、数学等科目是小学生必备课程,而小学生培养思维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都是从美术课当中得以锻炼的,但是小学美术在生活化视界下的教学质量却并不高。本文主要探究和分析小学美术在生活化视界中的有效教学策略。  通过想象以及观察的方式,将生活中的美运用美术的形式进行有效表现的过程就是生活化视界。由于生活具有多
高宽课程模式在我国曾被被评为“高瞻课程”“海伊斯科普课程”等。它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建构、解构与重构,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学前教育领域举足轻重的优秀幼儿园课程模式。  近期,有幸拜读了美国著名心理学博士安·S·爱泼斯坦的著作《认识高宽课程模式之学前教育中的主动学习精要》,在书中我体会到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与建大厦一样,学习过程绝不会停止。其一生都在不断地修正结构的某部分,在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