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自身抗体的实验诊断学研究进展

来源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ndb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AILD)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和Ig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等.AILD患者特点是血清中可检出一种或多种自身抗体阳性,自身抗体检测对于AILD诊断至关重要.本文总结了AILD相关自身抗体的实验诊断学研究进展.
其他文献
《黄帝内经》中有“脾藏意”及“香入脾”理论.以“呆”为关键词,对历代相关的医案进行统计后发现,中医治疗痴呆以调理脾胃的方剂使用最多(29.72%),其次是开窍醒神方剂(21.62%);在使用的192味药物中,频次最高的前10位依序为半夏、甘草、石菖蒲、茯苓、郁金、茯神、远志、当归、栀子、生地黄,其中石菖蒲、郁金、当归也属于古代本草记载的芳香药范畴.临床治疗痴呆一病,调理脾胃及善用芳香药或许是提升疗效的重要环节之一,这也是中医经典理论与临床实践经验相互结合的一个体现.
中医体质的三个关键科学问题即体质可分、体病相关、体质可调.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其内涵和外延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今天我们从中医体质学的三大贡献、三个关键科学问题和三个展望展开论述.rn1 中医体质学的三大贡献rn1.1 为研究人类生命现象及疾病与健康的关系开辟新领域rn1.1.1 从人体个体差异解读生命本质rn古今中外,医学多以疾病为理论框架进行研究,中医体质学从人体生命个体差异角度认识疾病与健康的关系,并通过文献研究、临床观察、流行病学调查、表型研究和微观实证等系列研究解读生命本质.为医学研究开辟了新领域
目的 探究二甲双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临床疗效及其对Ⅰ型干扰素(IFN)诱导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期间收治入院的SLE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联合二甲双胍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24 h尿蛋白定量(UAE)、血肌酐(
正确度评价是定量检测试剂分析性能评估的重要内容.应根据检测试剂的实际情况,参考物质、比较测量程序等的可获得性,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正确度评价,具体方式包括使用参考物质的正确度评价、方法学比对和回收试验.本文借鉴国内外先进理念,结合审评经验,系统阐述了正确度的概念及评价方式,并分析了注册申报资料中相关常见问题,旨在为定量检测试剂的性能评价和注册申报提供参考.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重型的疗效,寻找影响COVID-19重型患者预后的风险预测因子,评价中医药在COVID-19重型患者治疗中的意义并指导临床诊疗方案.方法 利用可解释性机器学习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主院区、光谷院区及中法院区先后收治的共1055例COVID-19重型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中西医结合-中药组(以下简称“中药组”)、中西医结合-中成药组(以下简称“中成药组”)和西药组.西药组仅基于C
目的 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于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选取体检中心参加体检的患者380例,根据其既往史和就诊信息中提示是否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将患者分为对照组(C组,n=305)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G组,n=75).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通过ROC曲线分析Lp-PLA2、hs-CRP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