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行为护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焦虑和抑郁不良情绪的作用。方法:把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8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按照随机方法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44例,护理组44例患者实施松弛训练及行为护理干预,对照组44例患者只进行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不良情绪改善的情况。结果:护理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不良情绪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情况,对比两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实施松弛训练及行为护理干预有很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抑郁不良情绪,因此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实施松弛训练及行为护理干预值得推广。
【关键词】 探讨行为护理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焦虑和抑郁不良情绪作用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160(2014)02-0159-01 为进一步针对松弛训练及行为护理干预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选取了我院收治的4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同时给予松弛训练及行为护理干预,并与同期进行常规护理的4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进行比较,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不良情绪的改善情况,现资料统计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的患者均为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44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是21例,女性患者是23例,年龄分布主要在19-48岁,平均年龄35.2±3.9岁,其中学历是高中文化程度患者是18例,中专文化程度患者是14例,小学文化程度患者是8例,小学以下患者是4例;对照组44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是23例,女性患者是21例,年龄分布主要在19-48岁,平均年龄34.8±3.2岁,其中学历是高中文化程度患者是19例,中专文化程度患者是15例,小学文化程度患者是7例,小学以下患者是3例。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相比,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都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44例患者只进行常规护理,护理组44例患者实施松弛训练及行为护理干预,下面我简单对松弛训练及行为护理干预进行分析。第一,松弛训练,主要是锻炼肌肉,引导想象、沉思,呼吸松弛[1]。第二,按时疗法,通过护理人员给予患者的一些疾病特征以及护理方法进行解释,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给与患者一定的暗示,通过暗示说法,举出有效地事例,说服患者相信,从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2]。第三,活动日记,引导患者每天都完成自己的病情记录,对于自己的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变化的活动、想法等,自评主观不舒服分数和症状,从而在治疗过程中,不断地改善自己的情绪状况,给予自己鼓励,从而提高其疾病的治疗效果[3]。
在对护理组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需要在前半个月每周都进行五次及五次以上的行为护理,每次护理时长控制在一小时,之后每周进行护理两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不良情绪改善的情况。
1.3消化不良症状评分表
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主要包括,餐后饱胀感、上腹胀痛、灼烧感等[4],其中0分为没有症状,1分为偶尔出现症状,没有明显不适症状,2分为频繁的出现症状,身体稍微出现不适的感觉,3分为繁的出现症状,身体出现不适的感觉,4分为症状比较严重,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正常的生活,必须利用药物进行有效地治疗。
1.4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不良情绪改善的情况。
1.5统计学处理
本次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消化道症状结果对比
通过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消化道症状结果对比,我们发现,护理组护理前后患者的消化道症状都明显改善,对比两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如下表所示:
表一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消化道症状结果对比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不良情绪改善情况结果对比
通过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不良情绪改善情况结果对比,我们发现护理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不良情绪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情况,对比两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下表所示:
表二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不良情绪改善情况结果对比
3讨论
对我院收治的患者随机分组,护理组44例患者实施松弛训练及行为护理干预,对照组44例患者只进行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不良情绪改善的情况,结果发现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实施松弛训练及行为护理干预有很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抑郁不良情绪,患者的消化道症状得到明显改善[5],因此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实施松弛训练及行为护理干预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克敏,黄云花,李宁,黄春玲,左国文.行为护理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1):1925-1927.
[2]洪贵英,文若兰,朱美玉,赖敏贞,廖少玲.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抑郁焦虑心理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03):205-206.
[3]黄云花,黄春玲,王克敏,左国文,石捷.行为护理在女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08):681-682.
[4]黄云花,黄春玲,杨红叶,王克敏,左国文,石捷.行为护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内科,2010,05(05):545-546.
[5]郭艳.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临床疗效的影响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0(44):3406-3408.
【关键词】 探讨行为护理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焦虑和抑郁不良情绪作用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160(2014)02-0159-01 为进一步针对松弛训练及行为护理干预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选取了我院收治的4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同时给予松弛训练及行为护理干预,并与同期进行常规护理的4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进行比较,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不良情绪的改善情况,现资料统计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的患者均为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44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是21例,女性患者是23例,年龄分布主要在19-48岁,平均年龄35.2±3.9岁,其中学历是高中文化程度患者是18例,中专文化程度患者是14例,小学文化程度患者是8例,小学以下患者是4例;对照组44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是23例,女性患者是21例,年龄分布主要在19-48岁,平均年龄34.8±3.2岁,其中学历是高中文化程度患者是19例,中专文化程度患者是15例,小学文化程度患者是7例,小学以下患者是3例。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相比,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都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44例患者只进行常规护理,护理组44例患者实施松弛训练及行为护理干预,下面我简单对松弛训练及行为护理干预进行分析。第一,松弛训练,主要是锻炼肌肉,引导想象、沉思,呼吸松弛[1]。第二,按时疗法,通过护理人员给予患者的一些疾病特征以及护理方法进行解释,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给与患者一定的暗示,通过暗示说法,举出有效地事例,说服患者相信,从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2]。第三,活动日记,引导患者每天都完成自己的病情记录,对于自己的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变化的活动、想法等,自评主观不舒服分数和症状,从而在治疗过程中,不断地改善自己的情绪状况,给予自己鼓励,从而提高其疾病的治疗效果[3]。
在对护理组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需要在前半个月每周都进行五次及五次以上的行为护理,每次护理时长控制在一小时,之后每周进行护理两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不良情绪改善的情况。
1.3消化不良症状评分表
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主要包括,餐后饱胀感、上腹胀痛、灼烧感等[4],其中0分为没有症状,1分为偶尔出现症状,没有明显不适症状,2分为频繁的出现症状,身体稍微出现不适的感觉,3分为繁的出现症状,身体出现不适的感觉,4分为症状比较严重,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正常的生活,必须利用药物进行有效地治疗。
1.4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不良情绪改善的情况。
1.5统计学处理
本次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消化道症状结果对比
通过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消化道症状结果对比,我们发现,护理组护理前后患者的消化道症状都明显改善,对比两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如下表所示:
表一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消化道症状结果对比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不良情绪改善情况结果对比
通过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不良情绪改善情况结果对比,我们发现护理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不良情绪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情况,对比两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下表所示:
表二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不良情绪改善情况结果对比
3讨论
对我院收治的患者随机分组,护理组44例患者实施松弛训练及行为护理干预,对照组44例患者只进行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不良情绪改善的情况,结果发现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实施松弛训练及行为护理干预有很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抑郁不良情绪,患者的消化道症状得到明显改善[5],因此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实施松弛训练及行为护理干预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克敏,黄云花,李宁,黄春玲,左国文.行为护理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1):1925-1927.
[2]洪贵英,文若兰,朱美玉,赖敏贞,廖少玲.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抑郁焦虑心理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03):205-206.
[3]黄云花,黄春玲,王克敏,左国文,石捷.行为护理在女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08):681-682.
[4]黄云花,黄春玲,杨红叶,王克敏,左国文,石捷.行为护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内科,2010,05(05):545-546.
[5]郭艳.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临床疗效的影响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0(44):3406-3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