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资产证券化发展报告

来源 :债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l2003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规模继续稳步增长,对盘活存量资产、服务实体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梳理回顾了2021年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监管政策、运行及创新情况,针对市场发展创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绿色ABS制度体系、推动基础资产信息穿透式披露、提升二级市场流动性、防范过度证券化等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十四五”规划提出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2021年9月,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的通知》(银保监办发?〔2021〕95号),决定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旨在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养老金融改革发展.12月,四家试点机构首批养老理财产品成功面世,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以下简称“理财登记中心”)全力配合做好养老理财试点工作.
期刊
自2020年以来,我国债券市场开放取得一系列新成效,主要表现为境外投资者占比大幅提升、外债期限结构和币种构成得到优化以及国债安全资产属性逐步显现.下一步债券市场开放主要面临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冲击等压力.应利用好疫情防控窗口期,把握债券市场开放的主导权和主动权,进一步完善以国债为核心的人民币产品体系,丰富市场风险管理工具,并构建与债券市场高水平开放相适应的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管理体制.
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债券交易市场及世界第二大债券市场.随着金融开放政策措施的陆续发布,境外机构投资中国银行间市场的便利性不断提升.展望未来,预计人民币国际化与中国债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空间广阔,境外投资者可投资产品范围将进一步扩大,绿色经济将带来新机遇,汇丰中国愿与金融基础设施服务机构密切合作,更好地为境外机构提供服务.
对照国际组织关于金融基础设施的原则,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建立了直接持有、一级托管账户体系,实现了券款对付结算和全额实时逐笔结算处理,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立足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债券市场应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运行效率.在债券市场开放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应当更加关注风险,坚持账户本土化,坚决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指引下,我国绿色债券市场迎来快速发展.2021年,国内债券市场贴标绿债规模达6400多亿元,成为全球绿色债券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绿色债券市场健康发展,未来可从多方面着手:推动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的标准化和数字化,完善绿色债券发行的激励机制和政策保障,以及提升绿色债券的投资热情和动力等.
债券登记托管法律制度是债券市场运行的基本法律制度,对其法理基础的清晰认识,是建立健全债券登记托管法律制度和业务框架的前提条件.债券登记方面,鉴于债券权利是一种复合型权利,本文认为其包含了持有债券的权利和债券所代表的权利义务关系.结合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和国际经验,本文建议:一是将证券法中证券概念范畴扩展至所有债券类型;二是在证券法等立法中明确债券登记确权的基本规则;三是在相关立法中明确债券登记机构具有唯一性.债券托管方面,本文认为在我国现行债券托管关系中,中央托管机构与发行人、投资者分别构成委托法律关系,而非
本文对上海发挥双循环金融战略链接的内涵及其与上海全球性金融中心建设和人民币国际化中心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分析,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债券市场在构建上海金融战略链接中的基础性作用,并通过对上海相关金融机构的深入调研,提出构建上海双循环金融战略链接的多项对策建议.
本文对蓝色金融的演进趋势和金融工具创新情况进行了总结:一是蓝色金融快速发展推进新金融规则体系的形成;二是蓝色债券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是重要的融资工具;三是应对债务危机,蓝色援助和蓝色债务互换的实践推动了国际债务治理的创新.本文建议:一是重视海洋保护,繁荣蓝色经济,谋划中国蓝色金融;二是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海洋治理与合作,引领国际蓝色金融规则体系;三是发挥中国债券市场优势,发展蓝色债券,提供国际公共品;四是重塑国际债务治理新秩序,为化解国际债务危机贡献“中国策”.
近年来澳门债券市场从无到有,政策框架不断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功能日益增强,为各类发行人和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从投资环节、融资环节到债券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澳门都和内地密切合作.澳门联通国内、国际债券市场优势明显,未来可积极主动与周边市场乃至国际市场互动,以债券市场为抓手,逐步建设成为重要的投融资中心之一,实现经济发展适度多元化的战略目标.
本文选取2013年至2021年期间的开放式中长期纯债基金作为样本,运用风格分析模型进行滚动窗口回归对基金进行风格识别,并通过资产组合分析法和回归模型研究风格漂移对基金业绩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虽然投资风格漂移能提升基金的绝对业绩,但并不能显著提高基金的詹森指数,且与风险调整后的夏普比率是显著负相关的.高风格漂移带来的基金业绩的提高是受风格风险驱动的,频繁的风格漂移也会为基金带来额外的非系统性风险.本文的结论对投资者和基金公司监管具有可资借鉴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