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导入活化课堂

来源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中,课堂导入是一个尤为重要的环节。成功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课堂气氛,增添课堂活力,从而为整堂课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从教学实践体会出发,结合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阐述五种课堂导入方法及导入时的注意点。
  关键词:课堂导入;方法;注意点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24-0211-02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一个好的开头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它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整节课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
  导入环节是计算机基础课堂的关键,这不仅仅是因为“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更重要的是它所具有的独特价值。第一,一个良好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自然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计算机基础课以任务为主要开展形式,要求学生在“实践”、“探究”、“评价”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技术应用;第二,一个良好的导入,可以使学生分散的思维快速集中起来,提高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计算机基础课最普遍的学习方式就是操作,让学生实实在在的从“做”中学,而一个好的课堂导入将是提升职高生实践积极性的外驱力;第三,一个良好的导入,有利于满足学生参与课堂的心理需要。这种“内在心理需要”就是学生参与活动的内驱力,一个巧妙的导入设计将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和主动性,从而产生直接的学习动机。
  1 课堂教学导入方法
  精彩的导入可以为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导入的质量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教学效果。课堂导入要从如何把学生的心理活动保持在教学行为上出发,使与教学无关的活动迅速得到抑制。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我们要特别注意知识的衔接,多角度、多方位设计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充分利用现有知识去创造、去探索,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探讨了以下五种典型的课堂导入方法。
  1.1 直接导入法
  这种方法是指老师不借助其它引导性材料,直接呈现课题,采用这种方法能很快的进入课的主题。比如在学习《获取网络知识》一课时,教参的建议是通过IE7.0的帮助和支持中心,让学生利用IE从网上获取信息的方法和过程。并让学生说说他们头脑中的网络是怎样的。然而,我觉得无须使用该引导性材料,学生对IE的操作肯定已经很熟悉,这节课完全可以尝试使用直接导入法。课始,教师导入:“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获取网络知识》,你们能想到哪些方法?”学生肯定有很多想法,其中有正确的,也有不正确的,直接归纳总结,更能提高课堂效率。
  1.2 情境导入法
  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领悟,从而进入到课的主题中来。这种方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经常采用。如:在教授第二章《认识计算机》时,小明要帮朋友配一台电脑,教师可以继续引导他通过浏览网上IT市场和实物展示丰富多彩的IT产品和计算机配件。接下去,学生就能按照老师的引导来开展本节课的学习了。
  1.3 范例导入法
  我认为,“范例导入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是应用最普遍的一种方法,尤其在计算机基础的office教学中,它能直观、形象地呈现给学生示范作品。学生可以对照范例,跟着老师的操作步骤比较容易地完成上机操作的任务。这样的例子很多,举其中一个。比如教授《图文混排》一课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上课时,教师将一幅制作好的电子小报呈现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怎样完成这张电子小报的制作,在任务驱动下逐步完成教学任务。
  1.4 悬疑导入法
  设计设置疑问的课堂导入也是集中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的一种方法。比如在学习《邮件合并》这一课时,怎样把每个学生的成绩、评语等信息一次性的形成成绩报告单。如果用传统的方式把全校3000人的成绩单做完,需要我们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我们可以直接的展示邮件合并的功能,在导入环节设计上做到“精”和“巧”。可以这样设计:教师问:“同学们,请你们在一节课内帮老师把全校学生的成绩报告单填写好。能不能做到?”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不可能做完。“真的是这样的吗?”学生被这样一问,愣住了。可以说“悬疑导入法”在这里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1.5 游戏导入法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绝大多数学生喜爱的。如果将游戏与教学结合起来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呢?尝试游戏导入法,孩子将会在玩中学到更多。如:《闯关游戏》、《寻宝游戏》、《拼图游戏》、《实物连连看》等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合理地利用游戏这一资源将会大大地提升我们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效果。
  2 课堂教学导入注意点
  我们都深知课堂导入对整节课的重要作用,在教学导入中丝毫不敢马虎。可有时,费尽心思设计的课堂导入却收效甚微。课堂导入有法,但无定法,这就需要我们“对症下药”,设计巧妙合理的课堂导入。根据教学实践体会,本人认为在进行计算机基础课堂导入时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2.1 课堂导入要“准”
  课堂导入要“准”指的是课堂导入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迅速集中精力,饶有兴趣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学习效率。所以说,课堂导入它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或者说它是为我们的课堂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在课堂导入环节的设计上就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不能过分渲染,不分主次,也不能偏离重点,过于牵强,更不能不顾实际,生搬硬套。
  2.2 课堂导入要“精”
  指的是课堂导入是精要的,概括的。举个例子来说。在计算机基础《设置文档格式》一课时,我们可以准备两个word文档,一个是没标题的,一个是写了艺术字标题的。首先呈现第一个文档,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觉得这篇文章少了什么?”学生都能回答是少了标题。师再呈现第二个文档,继续:“是不是有了这个标题,这篇文章就有神多了,就像是给龙画上了眼睛?”“老师告诉你们这个标题是用艺术字做出来的,我们今天这节课就要学习怎样设计艺术字。”这样的导入就把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作了精要的概括。
  2.3 课堂导入要“形”
  心理学家指出:学生的思维以直觉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具体的、直观的、形象的知识往往能易被他们理解、接受和消化。同样,我们在设计计算机基础课堂导入时也要注意它的“形”,即直观性和现象性。
  2.4 課堂导入要“奇”
  “奇”是指课堂导入要有启发性。心理学家指出,学生已获得的知识与将要获得的知识之间存在着联系,并且有一定的差距,而这种差距学生自己又能很快解决时,那么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因此,教师在课堂导入的设计上,就要抓住这一点,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的思维,以利教学。
  2.5 课堂导入要“巧”
  课堂导入的趣味性和艺术性就体现在一个“巧”字上。可以将游戏结合在一起,也可以将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知识结合在一起来巧妙设计课堂导入。
  导入技能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教师精妙的构思,有强烈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计算机基础课堂导入的重要性,努力探讨、挖掘课堂导入的多种呈现方式及其应用。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师,更应该设计好每一堂课,优化导入,活化课堂,使我们的计算机基础课堂成为学生永不枯竭的知识海洋。
其他文献
Documentum文档管理系统在项目文档管理中普遍应用,大多单位内都有办公、财务、人力资源之类的多套系统并行使用。所以,多系统直接的单点登录是必要的考虑。为了实现一次登录
在初中物理测电阻的实验中,除了借用“电压表、电流表”使用“伏安法”测电阻之外,还有很多方法,同样也可以进行电阻的测量。1.只用电压表,不用电流表 方法一:如果只用一只电压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对于各个学科都有了较为系统的教学要求.就初中物理教学而言,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实际运用,都是当前教学的重要任务.然
“翻转课堂”与普通课堂教学区别:普通课堂是教师讲解知识点,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的知识点进行巩固动I练;而“翻转课堂”是学生课前根据导学案学习知识点,而课堂则是学生讨论解决
“ASP.NET课时工作量计算系统”为教务人员学校领导对教师基本信息查询、工作量统计工作开创了新的管理模式,它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平台,大大方便了教务人员的工作,提高了他们的工
目的以10-羟基喜树碱(10-HCPT)为模型药物,研究壳聚糖分子量、棕榈酰基取代度对棕榈酰壳聚糖(P-CS)及半乳糖化棕榈酰壳聚糖(GP-CS)载药胶束包封率的影响。方法以不同分子量和棕榈酰
Visual Basic技术是一种使用非常广泛而且易与掌握的编程语言,尤其是在数据库应用方面具有强大的功能,本文结合本人在计算机语言教学过程中的实际经验,简要介绍Visual Basic数据
双凸极永磁电机的主要特点是结构简单,适合于自动化制造。与双凸极永磁电机设计有关,得到使定位转矩为零的充分条件。鉴于位置传感器的不精确和一种现存的无位置传感器方案的移
伏安法测量电路是初中物理课本的重点知识,特别是连接电路时电源电压的选择,电表(电压表和电流表)量程的选择,由于电路相似性(如以下二组图)很高.学生很容易混淆,为了便于学生牢
DEP-数据执行保护可以保护系统安全,但同时会影响某些程序甚至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在日常的操作中有时候会带来很大麻烦,本文通过对DEP应用及管理,探讨如何利用DEP-数据执行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