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角色焦虑的表征与纾解路径

来源 :教师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nan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工智能使教育教学形态发生革命性变革,传统教师角色因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受到冲击,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角色焦虑成为制约智能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教师角色焦虑的概念界定,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角色焦虑的具体表征为:知识飞速更新与教师自身发展滞缓引发的专业素养焦虑,智能教育场域的无界化与教师谋求稳定引发的职业前景焦虑,智能教育期望与教师主体诉求冲突引发的伦理焦虑.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角色焦虑的纾解路径:一是厘清智能教育场域下教师的知识诉求,构建校本化教师信息素养培育体系;二是建构教师技术领导者身份,坚守教师在智能教育场域中的职业优势;三是精确诊断与满足教师的智能教育诉求,关注基于证据的焦虑消解机制设计.
其他文献
数学的魅力就在于其与社会进步的紧密关联度,产生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但这也代表着数学学习需要一定的逻辑以及思维能力.因此对于认识水平受限的幼儿而言,认识和了解数学必须依靠生活中的数学元素,在实际生活中感知数学基本概念.本文基于幼儿的认知特征,对现在普遍存在的生活化教学在幼儿教学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寻生活化教学在幼儿数学教学中运用的有效措施.
及时有效的教师教学能力评价对于提升教师工作动力、专业水平,促进其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传统的教师教学能力评价在目的、工具、方式、方法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为教师教学能力评价范式的重构带来了新契机.人工智能驱动下的教师教学能力测评范式将在测评目的、测评方法、测评工具、测评方式等方面发生重大变革,进而从根本上促使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从单一维度的片面评价向基于多维度多模态数据的全面评价转变,从封闭的片断式评价向开放的跨时空持续性评价转变,从规模化的粗糙评价向个性化的全员精准评价转变,从
德育教育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以及提高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这直接关乎学生未来成长与发展.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要以身作则,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德育教育工作顺利展开.新时期对德育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班主任要结合实际状况完善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真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有用的栋梁之材.
公开课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当前,公开课中教师的讲与评存在着重点演而疏于真、重点练而流于表、过度精而异于常、重点批而忽视学等问题.评课是公开课实施中的重要环节,对公开课的定位和走向有重要影响.评课应倡导相互学习借鉴,促进深入交流理解,鼓励平实的课堂教学,评课内容应重点指向教学经验.从知识基础、教学方法、教学目标达成以及教学有效性等方面深入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公开课科学评课的基本前提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