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新?扶大?扶软

来源 :计算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ng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个资质认证的旺季,在系统集成三四级资质的认证机构——北京信息化协会,采访协会秘书长段红的时间被安排在下班以后。
  在系统集成一、二、三级和监理资质申报暂停一年多时间以后,新的资质评定条件于2012年5月出台。需要申请新资质的集成商等了一年多时间,不少企业在政策出台的第一时间递交资料,申请资质。
  既要按照旧标准给该换证的企业换证,又要按照新标准接受申请新资质的企业递交的材料,在这个新旧政策交替的过渡期,系统集成认证机构就显得格外忙碌。
  等了一年多的系统集成商们都能够如愿以偿地拿到自己想要的证书吗?新的评定条件对入门级企业降低了准入门槛,但对高等级资质提高了要求。一二级资质的门槛有了较大提高,原本的一二级资质系统集成商中将有部分会被降级,要想更上层楼谈何容易!
  是谁动了系统集成商的证书?系统集成行业经过12年的发展,企业和市场的规模都增长了数倍,再用12年前的标准来衡量今天的企业,一定是不科学、不合理的。时光荏苒,标准的制定也在与时俱进。随着集成资质新标准的出台,在这个红红火火办资质的季节里,为生计奔忙的集成商们,又平添了几丝忧虑、几许揣测、几分憧憬??
  扶新:入门门槛降低
  在北京云华软件有限公司的会议室里,有整整一面墙的架子上陈列了各种证书,其中不乏双软认证、ISO 9001质量体系认证、软件产品登记证书。云华软件总经理张志成将每张证书的申请过程和所证明的能力一一为记者讲述。面对已经获取的一系列证书,张志成并不满足,目前,他最希望的是这些证书里能有一张系统集成资质认定的证书。
  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工作办公室发布了《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资质等级评定条件(2012年修定版)》( 工信计资[2012]6号)和《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单位资质等级评定条件(2012年修定版)》(工信计资[2012]8号)。张志成研究了新的政策标准。新标准对入门企业的门槛降低了,他认为云华软件已经达到了四级资质的条件。6月29日第一批申请资质的企业将被按照新标准受理申请。张志成已经开始准备资料,打算申请四级资质。
  北京云华软件有限公司是2011年11月成立的。农业信息化是云华软件的主要业务领域。虽然公司刚成立7个月时间,但张志成和他的同事已经在农业信息化领域积累了多年经验,半年多的时间,云华软件承接了好几个农业信息化的软件开发项目。
  在农业信息化领域,有一些农产品质量监管的项目,需要追溯农产品来源的信息,要用到物联网、RFID的技术。这类项目是云华软件所擅长的,但是云华软件却无法承接。原因是云华软件没有系统集成资质证书。物联网项目涉及到软件、物联网硬件设备和网络设备的整合,招标方一般要求乙方有系统集成资质。但是云华软件刚刚成立,按照老的系统集成资质认定标准,申请最初级的四级资质还要求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合同额指标。这对一个初创企业来说,是在短时间内很难实现的指标。这类项目云华软件就只能放弃了。
  “老标准太关注合同金额和企业人数了,这不利于初创企业的成长,容易让小企业陷入一种死循环。因为没有合同额,所以没有资质;又因为没有资质,没法参与一些项目投标,企业就没法成长。但是,很多创业型企业都是由有多年从业经验的创业者成立的,他们并不缺乏项目经验和专业技术能力,但是却被资质挡在了门外。”张志成无可奈何地说。
  看到出台的新标准,张志成异常兴奋。新标准对四级资质的合同额标准取消了,硬指标只有两名项目经理和15名技术人员的要求。这两项指标云华软件已经能够达到了。
  “如果只有双软认证,我们可以承接一些软件开发的项目,但是软件、硬件捆绑的项目就需要有系统集成资质了,我们目前还不能接。我们有能力、也很希望去做的物联网项目多半就是软硬结合的。同时,政府和国企招标还是很看重系统集成资质的,农业信息化的项目很多是政府招标的,如果能申请到四级资质,这对我们公司的发展非常有好处。新的系统集成资质评定标准非常好,我想这与国家扶持小微企业的政策有关吧。”张志成不无欣慰地说。
  从云华软件的例子不难看出,新的系统集成资质认定标准解决了老标准中入门级资质需要业绩的矛盾。对系统集成四级资质和监理丙级(暂定)资质,在保留设备环境、管理体系、人员数量、人员资质等评定条件基础上,取消企业成立年限、业绩等条件,解决了初创企业没有业绩难以取得资质的难题。这对扶持高科技小微企业发展是很好的政策倾斜。
  扶大:高级资质标准提高
  陈艳是一家二级资质系统集成商的市场经理,最近她又接手了公司的资质认证工作,公司的系统集成二级资质证书3年有效期满,需要申请换证。查看了新的标准,陈艳发现二级资质的标准提高了不少。比如,在老标准里,对二级资质企业要求:企业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上;近3年完成计算机信息系统工程项目总值1.5亿元以上;新标准则要求:注册资本不少于2000万元;近3年的系统集成收入总额不少于2.5亿元。
  陈艳所在的企业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仅这一项就被挡在了二级资质的门槛之外。再查看其他标准,营业额和项目管理人员的人数也不符合要求,企业面临被降级的风险。经过与公司领导切磋,陈艳采取的办法是尽量早地在6月初提交了换证申请资料,希望能按照老标准换二级资质证书,而不是等到新政施行之后按照新标准被降级。
  陈艳还咨询了一家声称可以帮助换证的咨询公司,这家咨询公司说自己有评委专家资源,收取中介费15万~16万元。公司领导不同意花这笔钱,陈艳就只能等评审机构的意见了。
  在很多招标项目中,甲方对乙方的要求通常是:有CMM认证或者系统集成资质。通过CMM认证需要的周期长、费用高(加上咨询费要在30万元以上),所以做国内项目的集成商更愿意去申请系统集成资质。但是如果要花上15万~16万元的咨询费,那申请系统集成资质的费用就显得过于昂贵了。
  即使一二级资质标准门槛提高,有一些大型集成商还是显得信心满满。华胜天成市场总监唐北雁表示,现在市场上的一级资质集成企业数量太多了,水平也参差不齐。一、二级标准门槛的提高,说明国家强化了IT企业在产业链中的等级划分的决心。这对整个产业来讲,既打造了优胜劣汰的竞争局面,又有助于整个产业形成良性的发展循环。一级企业数量的减少,首先对于华胜天成开拓高端用户是有益处的,将对高端市场的恶性价格战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那些以低价取胜或以搅乱市场为目的的集成商将被用户设立的资质门槛挡在门外,这是政府部门对一级资质企业的保护;其次,资质的强化有助于华胜天成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品牌认知;再次,新标准也是对华胜天成的一种鞭策,华胜天成将竭尽可能地提升公司整体素质。   新标准除了对一二级集成商提高了业绩的要求,还加大了对企业能力的考核,比如人员规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收入比例、利润水平、核心优势和特色、技术实力等内容。这对促进企业重视自身能力建设,加大对研发和核心技术的投入,促进企业做大做强,起到了政策引导的作用。
  扶软:政策向软件服务业倾斜
  新条件加大了对从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务企业的支持,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在系统集成企业的收入总额、项目总额、大项目额度等要求方面,新条件对从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务为主的企业给予一定政策倾斜,引导传统集成企业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转型。
  以一级资质认定标准为例:在业绩方面,新标准要求企业近3年的系统集成收入总额不少于5亿元(或不少于4亿元且近3年完成的系统集成项目总额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费总额所占比例不低于80%);近3年至少完成4个合同额不少于1500万元的系统集成项目,或所完成合同额不少于1000万元的系统集成项目总额不少于6000万元,或所完成合同额不少于500万元的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项目总额不少于3000万元。这两项要求均对软件、服务业企业给出了区别于硬件集成的特殊政策优惠。
  另外,新标准还要求一级资质企业必须有经过登记的自主开发软件产品不少于20个。这对企业的软实力提出了明确的量化要求。
  新标准向软件企业倾斜受到软件企业欢迎,但是相当多的软件企业认为,政策倾斜的力度还不够大。
  北京数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数字化城管、电子政务的企业,软件业务占企业营业收入的80%。近两年随着上市融资的成功,数字政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每年的收入增长都在30%以上。数字政通目前只有三级系统集成资质。“我们的主要业务是核心软件,集成的项目基本上轮不到我们做,因为我们的资质一直比较弱。资质申请重新开启之后我们会去申请二级资质。有了二级资质,我们才能做一些省级的项目。” 数字政通副总裁邱鲁闽说:“现在系统集成更多要向行业应用倾斜,向软件、服务业渗透。新标准增加了对自主知识产权软件产品、项目经理人数的考核,我觉得这是有必要的。因为这都是对软件公司软实力的考核。但不论新标准还是旧标准,其实主要的考核指标还是收入规模,另外还有对人数和办公场地的考核,追求的还是‘规模大’。那是不是规模大的企业就一定是好企业呢?一家一万人的企业一年交纳1000万元,另外一家企业100人一年交纳一百万元,这两家企业哪一家的前景更好一些呢?真正的软件企业产品和项目的复制性是很强的,需要的人数未必很多。而且软件项目的合同金额也不是很大。从规模上讲,软件企业和以硬件集成为主的集成商是很难用相同的标准或者是区别不大的标准去衡量、比较的。我觉得政府在引导和支持这些所谓的龙头企业时,要看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它是不是真正的龙头企业,不能只看企业规模。”
  云华软件总经理张志成也希望未来系统集成认定可以有两套完全不同的标准,分别针对两类企业,一类是主要做集成的企业,另一类是软件为主的企业。
  中联集团中国区总裁奎建生则认为应该对软件企业有一些软指标的考核。比如,一定时间内有多少个用户,有多少个成功案例,有多少工程师拿到认证等等。“系统集成行业是靠人、靠客户、靠知识著作权、靠行业积累来发展的,而不是凭借资产规模。”
  新增:运维能力评定
  高伟达是一家有一级资质的集成商。高伟达在银行业有多年的系统运维经验和积累。新标准出台之后,高伟达已经开始着手办理一项新的能力评定——系统运行维护能力的评定。
  新标准当中新增了对系统集成商运维能力的评定,这不是一项新增的资质,而是在系统集成综合能力基础上进行的一项细化能力的考核。
  运维是集成服务当中的独立环节,是在信息系统交付之后维护其正常运营所做的支持工作。前些年有些系统运维费用是打包在新建项目里的,近年来单独的运维项目招标已经越来越多。现在系统运维市场增速很快,2011年北京市系统运维的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新建系统。
  新增运维能力评定,让用户选择乙方的时候多了一项参考。系统集成资质是对集成商全面能力的评定,但是集成商在哪个方面更专业就无法衡量了。增加了运维能力的评定,用户对集成商专业能力的了解能更充分。
  现在集成市场同质化竞争严重,不同能力的评定对于遏制同质化竞争、拼价格有所帮助。
  高伟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技术服务部总经理郑佑平认为,系统运维能力评定是对集成商能力的一种肯定,即使高伟达做了多年系统运维,已经在客户群中树立了好的口碑,但专业认证机构的认定结果还是会对高伟达的业务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鼓励:监理企业做大
  太极肯思捷信息系统咨询有限公司原本是太极旗下的监理企业。由于与主营的系统集成业务有冲突,同时经营业绩也不令人满意,2011年营业收入486.23万元、亏损151.83万元,2012年初,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对其股权进行了转让。
  像太极肯思捷一样经营不佳的监理企业数量并不少。目前,国内有系统集成监理资质的企业有270多家,其中甲乙级资质90多家。虽然集成市场规模已经很大了,但是监理市场并不大,监理企业的业务量也不饱和。只有约1/10的项目设置监理。很多项目即使设置了监理,也是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实质性的监督作用。
  监理企业吃不饱,生存问题还有待解决。已经有的监理企业水平参差不齐。新的资质标准,对监理企业进行扶持,从政策上鼓励监理企业做大,新标准对监理企业的业绩要求,除了算实施阶段监理业务收入,还可以把前期咨询、后期测试评估的业务算进去。以前是不能这么做的。不过新标准还是保留了监理业务收入的最低额度要求。
  过去如果咨询的营业收入大过监理业务是不能给监理资质的。现在咨询业务做得再大也没关系,不设上限,这样就能促进监理企业产业链做长、做大,鼓励监理企业向规划咨询、测试评估等新业务方向发展。
  此次制定的新标准减少了定性条件,增加了量化条件,并使量化条件成为判断企业能力的主要依据。减少了资质认定过程中需人为判定的因素,使资质认定更加客观、公正。新标准还增加了企业信誉的考核类别,目的是解决部分企业忽视知识产权保护、不正当竞争、不诚实守信等突出问题。新标准把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放在了更突出的位置,通过对条件种类和具体条款的调整,努力做到扶大、扶优、扶强,为我国软件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中的骨干和龙头企业的健康发展营造更良好的外部环境。
其他文献
本报综合报道 11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在京签署《加快推进广东省工业绿色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共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出席签约仪式,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和广东省省长朱小丹代表双方签字。  此次双方共同签署《加快推进广东省工业绿色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是支持广东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助于巩固提高广东省在工业发展上的优势地位,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根据双方签署的协
网络流量正在持续增长。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从1990年以来,网络流量的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0%。有预测称, 2010年~2015年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将增长26倍,到2015年,每秒钟将有100万分钟的视频内容跨网络传送,同时连接到IP网络的设备数量将是2015年全球人口数量的两倍。  与此同时,用户对无线网络的依赖度以及对视频内容的消费需求也是“水涨船高”,这给既有的802.11a/b/g/n网络带来
日前,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极股份)总裁刘淮松首次将云计算、物联网、智慧城市定位为公司战略性创新工作重点,这标志着太极股份将从项目牵引逐步转向战略引导。“中国处于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时期,太极参与过的很多项目,其实都是智慧城市的某个构成部分。”刘淮松分析说,客户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从单个项目的实施转向对信息系统全生命周期的关注。  物联网应用平台、云计算等都属于智慧城市所必须的新一代信息基
城市里,有人头疼脑热却不想去医院排队,有人过度医疗却不自知;村庄里,很多人在为慢性病的日常监测而苦恼,很多人还在因生病而要走几十里山路进城就医??  作为“智慧城市”的组成部分,医疗信息化在提高诊疗效率、降低病人看病成本方面有显著“疗效”。而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医疗中的应用,可以有效预防疾病,并让患者随时随地获得准确治疗,然而它的实施推广过程却也并不容易。  新医改新主张  北京,不分节假日各
在网上,总是流传着手机用户与客服对话的故事。真正的客服是什么样子?  2012年5.17世界电信日的主题是“信息通信与女性”。国际电信联盟在关注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之后,把目光转向了半边天,这与这个行业服务性分不开。作为行业媒体从业者,我们应该也为她们做点什么。  5月7日下午,记者来到山东电信10000客服呼叫中心,和10000客服美女零距离接触,倾听了这些“随叫随到,骂不还口”的姑娘们的幕后
来自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到6月,国内约有780万台计算机遭到了来自其他国家2.79万个IP地址的攻击。  “目前,国内大多数的服务器操作系统均为国外企业开发,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用户缺乏对底层技术的了解,且操作系统安全漏洞也只能依赖于厂商发布补丁,这给国家安全埋下了相当大的隐患。”椒图科技常务副总经理李科表示,“对于个人用户而言,通过打补丁即可消除一般的安全问题,但
由于管理落后,以往很多养老公寓采取“人海战术”,即人盯人的策略,时时刻刻盯着老人的行为。由于这种落后的管理方式,一不留神,老人自己溜出大门,从而发生走失现象。汇晨老年公寓(下称汇晨)总经理赵军却不为这样的情况担心,因为在汇晨,由于采用信息化手段,可在护理区和自理区定位老人,从而有效保障了他们的安全。  “养老在国内的观念还有待改善,并非传统所说无家可归的老人才进养老院。”赵军介绍说,从一开始,汇晨
6月21日,方正国际引进摩根大通股权投资、与埃森哲达成战略合作、与苏州工业园区合作开发区域卫生信息系统项目签约仪式在苏州举行。此次,方正国际不仅获得了数量可观的资金,更引入了国际先进管理经验与IT咨询领域的商业能力。    隶属于方正信息产业集团的方正国际是一家IT服务企业,今年4月初,方正国际完成了对旗下医疗卫生和金融两大核心业务的整合,初步形成面向媒体、金融、医疗卫生、公安与地理信息、智能交通
随着处理器技术不断提高,现在的低功耗处理器都已多核化,而微服务器打开了后台技术新一波的创新通道,为低成本、高自动化的云计算系统架构开启了新的发展方向。    进入2011年,微服务器的进展令人瞩目。  微服务器(Micro Server)是一种比刀片服务器处理器密度更高、能耗更低的新型服务器系统。  早在2009年上半年,戴尔公司就宣布了第一种微服务器系统XS11-VX8。这个系统在3U机箱上,装
蛐蛐儿是一款采用仿生学技术,利用声音实现文件快速传输的移动应用。“这不是一款简单的应用,而是一个有着广阔前景的新传输方式。” 该应用的开发商、北京苹果派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朱连兴在采访中激动地说。  作为中国最早做iOS应用开发团队的一批人,朱连兴经历了移动App领域的大起大落,通过对蛐蛐儿的研发与推广他总结出了自己的关于移动互联创业的技术研发与盈利方法。  围绕技术找点子  之所以叫蛐蛐儿,是因为